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一百九十九章 趁虚而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趁虚而入 (第2/2页)

着热水盆的进来的张千“哎哟——”一声,吓了永历一跳,就听张千说道:“乱拉礼法哟,乱啦礼法哟!”

    “怎么了?”永历问道。

    “钱大人怎么可以坐到万岁爷的身边呢,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张千惊慌地说道。

    钱三海一听,冷汗立即流了出来,急忙从凳子上挪开屁~股,跪到地上,慌张地说道:“臣该死,臣该死——”

    永历摆摆手,说道:“张公(永历对张千的称呼),不要小题大做,不就是吃个饭吗?”

    可是张千仍然瞪着钱三海,气急道:“陛下啊——礼法可不能乱!”

    “好,好,来人,替钱爱卿分出一些饭菜,让他在另一张桌子上吃。”永历摆手道。

    这回张千不再言语了,有侍卫过来分出一些稀饭和小菜,然后端到永历对面的一张书案上,钱三海在永历的示意下,走过去做下,战战兢兢吃了早饭。

    其实永历都觉得好笑,心道:封建帝王就是规矩多,不就是吃个饭吗?不过以前除了在自己微服出访的时候,还真没有大臣敢和自己同桌吃饭,当然晋王李定国除外。

    就在永历想着心事,钱三海在那边冷汗直流的时候,有侍卫进来禀报,张迪的探子请求觐见,说是带来了晋王嗣子李嗣兴的消息。

    “李嗣兴!”永历惊呼一声。自从李嗣兴率领两千明军分兵进入大山,绕路江宁以来,永历心里就觉得不踏实,自问这个策略是否正确。一个多月了,李嗣兴进入茫茫大山,一直没有消息传回,这使永历急切的想知道李嗣兴到了那里。

    那个探子被人带进大帐,施礼拜见了永历以后,将自己的身份和所知道的说了一遍。

    原来这个探子是张迪安插在浙江湖州的眼线,就在两天前,湖州城外突然出现了一股打着“大明”旗号的军队,趁着白日中城门未闭,冲进湖州城。因为湖州的清兵大部分被调往杭州,守卫湖州的只是千余老弱绿营,所以那伙明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便占领了湖州。

    这个探子在弄清这股军队确实是明军以后,才走入明军主将的驻地,出示了“锦衣卫”的腰牌后,见到的明军主将,也就是李嗣兴,这才了解到为什么明军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李嗣兴率军进入江西、安徽、江苏三省交界的大山后,一路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寻着山间的小路,向浙江进发。但是因为不熟悉路途,虽然有向导,但是也曾经误入过歧途,耽误了不少时间。

    在离开安徽进入浙江的时候,李嗣兴已经换了第八个向导,可是这个向导说的是浙北方言,把李嗣兴的意思弄错了,竟然将明军带到了浙北湖州。

    李嗣兴率军来到湖州地界以后,本来是想马上北上,寻找明军主力,但得知湖州守卫空虚后,立即改了主意。

    “苏湖熟,天下足”,湖州自古就是江南的一大粮仓,此时湖州就像一座敞开大门的城市,此时不取,何时取?

    打定主意后,李嗣兴率领军队突然出现在城外,趁着城门未关,杀入城内,一举拿下湖州,活捉了湖州知府。

    李嗣兴占领湖州后,正要派人去北方寻找明军主力,却遇见了“锦衣卫”的探子。这个探子就是湖州人,与“锦衣卫”指挥使同知张迪是多年好友,不然也不会被张迪信任。他便自告奋勇提出前往长江沿岸一带寻找大明主力。

    等他到了江宁,却听说大明军队已经打到江宁,正在围城,便寻了过来,对守营的明军用腰牌表明自己的身份,说明了来意,请求拜见明军的主将。

    永历得知了事情经过,觉得应该马上召开御前会议,商议一下,是调李嗣兴北上江宁,还是让他留在湖州就地发展明军势力。

    靳统武、方以智、钱三海、马云、毛八重、干纹等人全部到齐,当他们得知李嗣兴已经到达湖州,距离江宁不过四百里,都显得非常高兴,尤其是靳统武更是兴奋异常。

    对于李嗣兴是否北上与主力会合,靳统武主张马上北上,不过仍有人反对。这次依然是马云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江宁旦夕可下,反而是太湖周围,例如苏州、常州、湖州等府县,依然在清军的手中,可由李嗣兴夺取。

    此外还有一点,大明的第二军团就在浙江,两支军队取得联系后,可以相互配合,攻取太湖周围的府县,同时阻截洪承畴率军北上救援江宁。

    永历自己倾向于马云的意见,但也没有当即决定,而是又与众臣商议了一下,取得多数的同意后,才决定李嗣兴不必北上,而是留在湖州,继续攻取周围之府县,并与浙江的黑山和方孝玉取得联系。

    (什么叫做“非强”上架啊?貌似本书好像要上架了,不过我没明白?

    不管他了,上不上架我无所谓,关键是有读者来看本书!请为我投票,支持我,这就够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