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七章 托你后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托你后腿 (第2/2页)

乐的主意,只不过是永历受人启发而已。不过好在人家很会做人,也不说破,而是到处宣扬这主意是万岁爷想出来的,使永历的声望在池州,乃至江南的百姓心目中又上升了一个档次,所以永历非常欣赏乔贵乐。故此这次朝会上也当众下旨,升任乔贵乐为四品内阁侍读学士。

    接着方以智以内阁大学生身份,请示永历将南京各部各院衙门办公地安置于何处。大明还都南京,各个衙门必须要尽快复建,否则责任不清,政务难以处理。

    南京城原来的六部衙门早就被民宅占据了,永历不忍让百姓迁居,尤其是对前世的“强拆”深恶痛绝,于是问了南京城内还有没有空地。

    郑基原任江苏巡抚,对南京城最熟悉不过,他主动提出可以将六部各院衙门建在城西,那里有一大片空地,不过就是距离莫愁湖不远,地势低洼,在雨季容易被洪水倒灌。

    永历想一想,与民争地要失去民心,做官的本来就是为人办事的,办公的地方差点也无所谓,省得以后天天以“官老爷”自居。于是便同意郑基的建议,在城西重建各部各院衙门,还特意嘱咐地基一定要加高,省得雨天被水淹了。

    接着方以智又上奏了一件事,就是南京光复以来,大明还都南京,可是南京却还没有官府。“天子脚下”一定要保证太平,而且将来权贵大多会居住在这里,没有一个称职的京城府尹,恐怕难以控制首都。

    那么用谁好呢?永历心中默默地想起几个人,第一个是身在南昌的江西巡抚金川,第二个是新近归降的前江苏巡抚郑基,第三个是干纹,还有王紫山、杨厚才等人,不是资历不够,就是太过年轻,难以服众。

    金川还不能动,江西是明军的大后方,那里需要稳定;郑基是降臣,现在还难以完全信任;倒是干纹为人正直不阿,又善于处理政务,不如就升他为“应天府尹”,为朕治理京城。

    南京在大明开国初,太祖皇帝曾经改其名为“应天府”,所以南京的地方最高长官应该叫做“应天府尹”。

    打定主意以后,永历当即宣布干纹任正三品“应天府尹”,郑基任正二品“都察院左都御史”,于是二人不偏不倚都升官了。

    处理完这些事情,永历想起各地是否有消息传回,这才出言相问。

    这些天由方以智和郎廷佐坐镇南京,而郎廷佐虽为降官,这些日子已经不显“尴尬”之态了,与方以智合作的不错,两人将各地呈报上来的政务一一汇总处理,井井有条。

    听到万岁爷询问,郎廷佐不说话,而是看了一眼方以智,意思是还是你说吧。方以智知道郎廷佐是有意突出自己,使他显得含蓄一些,其实何必有这心思,都归降了,现在同殿为臣,为大明朝廷办事,光明磊落不好吗?

    不过方以智只是想想,面上没表现出来,由他将收到的消息一一讲了出来。

    马云率军一万渡江攻打扬州,前两天送回战报,说是渡江以后,马云向外宣称明军兵力为五万人马,吓得满清扬州知府不敢出城迎战,而是龟缩在城中死守。

    但是明军拥有五门大炮和二十门小炮,想要摧毁一段城墙太容易了,经过一天的轰击,明军炸开数个缺口,一拥而入,现已攻下扬州外城,正在强攻内城,不出三日即可攻破扬州城。

    永历心说:这马云就是一个“军事天才”!一万人马就能攻下一座坚城,这可不是谁都能办到的。现在算算从传回消息,到今天已经又三天了,估计马云应该能攻破扬州城了,等他回来,朕一定重重赏赐他。

    还有一条消息,是张迪派人送回来的。自从永历进入南京以来,一直没有见到张迪,从张迪的下属那里,才得知张迪在半个月前就离开南京去北方了,据说是接到漕帮付君义的消息,张迪才赶往北方的,但是具体去做什么,张迪并没有与任何人说起,所以他们也不知道。

    现在张迪传回了消息,永历才知道张迪去做什么了。原来付君义半年前与永历在江宁分别后,回到济宁漕帮黑虎堂,立即宣布脱离燕行天的漕帮,在老帮主的支持下,自建新帮。而燕行天因为要应付福建粮草的事,还来不及对付付君义,所以付君义的新帮便慢慢壮大。

    就在一个月前,付君义得知北方清军即将从天津卫南下平叛,他与张迪暗中前往天津卫,说服和买通了天津卫的漕帮部分人,导致北方清军没有足够的船只由运河南下。后来清军水陆并进,走到聊城的时候,付君义在张迪的建议下,亲自带人将运河聊城段的水坝扒开,放走运河水,致使这段运河水枯,船只难以行船,即使是八旗骑兵在泥泞的道路上也是寸步难行。

    北方清军好不容易走出了聊城,已是五天之后。在运河与微山湖交汇的地方,清军的船队被船夫带入了微山湖内,然后船夫趁夜集体消失,害得这些北方“旱鸭子”们只好自己cao船,因为不熟悉水路,只能微山湖内原地打转。

    北方清军统帅穆里玛只好就近抓捕船夫行船带路,就这样,清军又在微山湖内耽误了六七天,这才上路,继续南行。当然这个主意还是张迪出的。

    本来天津卫到扬州走运河只需十天左右的时间,北方清军却耗费了一个月,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迟迟不能南下的原因。

    永历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高兴的直拍桌子,有付君义和张迪拖着北方清军的后腿,自己还有时间从容布置,等清军抵达江南的时候,一举歼灭之,那么江南就只剩下洪承畴一个顽敌了。

    可就在永历高兴的时候,外边传来一声:“浙江急报到——”

    永历赶紧宣信使上殿,等拿到加急密信,打开一看,当即吓了一跳。

    信上写着:洪承畴北犯苏湖二州,李嗣兴率军迎战,大败之后,生死不明!

    “这到底是怎么了?”永历大声叫道。

    (月票,打赏,推荐票,为什么木有?到底有木有啊欢迎订阅我的微杂志,欢迎给我提意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