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刺激过度 (第2/2页)
官有礼了!”赵廷臣先向文官之首的郎廷佐打了个千,其意就是想让郎廷佐添点堵,以表明自己威武不能屈的意志,也好将来“青史留名”。 郎廷佐见是赵廷臣,老脸一红,不过并没有起身,而是略微点头,回道:“原来是赵大人也来参加大明皇帝陛下的赐宴,快请坐吧!” 赵廷臣并不回答,突然转向坐在一角的杨九龄,大喝道:“杨九龄,你没看见上官到了吗?还不赶紧起来迎接,你该当何罪?” 杨九龄在几个月前还是衢州知府,是赵廷臣的下属,往日积威之下,吓得哆嗦一下,急忙站起来,向赵廷臣躬身道:“下官不知赵大人来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哼”赵廷臣斜睨了杨九龄一眼,厉声道:“你乃是大清衢州知府,怎么穿上前明的官服,不知这是死罪吗?还不赶紧脱下来!” 没等杨九龄有所反应,脾气暴躁的李嗣兴和黑山坐不住了,尤其是李嗣兴暴跳起来,窜上几步,一把就抓住赵廷臣的衣领,举起拳头,对准他的鼻子,就准备砸下去。 “住手!”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李嗣兴转头一看,见是永历正走了进来,急忙松开了手,不过仍然在赵廷臣的胸脯上拍了两下,一副不屑的样子。 永历手里拿着一卷字画,一边走,一边说道:“嗣兴,为何如此鲁莽,竟要殴打赵大人?” “他欠揍!”李嗣兴一边如此答道,一边俯身就要跪下,其他大臣随之也纷纷要从座位上起身。 永历摆摆手,说道:“诸位都平身吧”然后转向李嗣兴,说道:“朕不是说过,要善待降臣吗?” 这时方孝玉插话道:“启奏陛下,嗣子并不是有意为之,只是赵廷臣以满清降臣身份辱骂本朝官员,实为可恶,故此才要教训一番,虽有冲动之举,但也情有可原。” 永历听后,点下头,说道:“嗣兴放开赵大人,回你的座位去!” 李嗣兴不敢耽搁,转身回去坐好。永历也来到正中的木案之后,说道:“来人,给赵大人看座。” 等侍卫搬来座位,摆到挨近乔贵乐的下首,赵廷臣并没有移动,而是继续站在大厅正中,抬头看了看永历,高声道:“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今日我赵廷臣怎能食用叛匪的东西,辱没了赵氏一门忠义之声,我看还是算了吧!” 像赵廷臣这种“茅坑里的石头”,永历见过多了,也并不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说道:“赵大人不食明粟,实乃可比伯夷高贤,怕是要青史留名了吧?” 听到大明皇帝这话,赵廷臣也不清楚是夸是辱,只好略微点下头,也不说话。 永历拿起手中的一卷字画,打开后,众人看到是一副“苏武牧羊图”,而赵廷臣一看,就是吃惊了一下,那画不正是自己画的吗? “诸位爱卿,这幅画是赵大人所画,诸位以为如何啊?”永历向众人问道。 诸臣仔细观察了那副画,武将们对字画没啥见解,倒是郎廷佐和乔贵乐懂点门道,都觉得画工平常,没什么出奇的地方,只是那意境想要表明的是“威武不能屈”之意,于是作为降臣的二人,脸面上都有些汗颜了。 永历笑笑,然后说道:“赵大人请原谅朕没有经过你的同意,便派人取来你的字画,不过赵大人所画的‘苏武牧羊’,可是以苏武自比啊?” 听到大明皇帝的夸奖,赵廷臣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了,有沽名钓誉之嫌,于是说道:“我可不敢与西汉苏武相比,不过苏武忠义千秋,却是我等学习的楷模!” “哦,原来如此,古有苏武,今有赵廷臣,这可是流芳百世的好事啊,不过朕怎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呢?”永历说道。 众臣不明所以,都不知道万岁爷话中的“不对劲”所指,很迷惑地相互看看,只有郎廷佐和乔贵乐会意的一笑,好像明白了。 赵廷臣也听出对方话里有话,但仍不以为然,笑道:“呵呵,我虽不敢与古时先贤相比,但也不想做那叛国附逆之人,让人耻笑百年!”说着还扫视了一眼身旁的郎廷佐。 永历摇摇头,指着手中的画,笑道:“赵大人心意坚决,确实可嘉,不过与苏武相比,你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句话让众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而赵廷臣则大囧,急忙问道:“为什么?” “苏武是大汉使臣,被匈奴扣留,其心在汉,而赵大人身为汉人,却认胡虏为君,朕倒是要问问了,赵大人拿自己与苏武相比,你这不是侮辱人家呢吗?”永历说道。 听到这句话,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当然郎廷佐并没有笑,好像满腹心事。 赵廷臣老脸红的如猴屁股一般,显然被永历说到了痛处,好半天没有说出话来,突然他大叫一声,喊道:“我是大清浙江巡抚,你们都是叛贼土匪,本官要把你们全都杀光——”一边喊着,就向永历冲过去。 赵廷臣向永历冲过去,不管怎么说都是大逆不道之举,没等众臣反应过来,洪熙官已经一脚将赵廷臣踹飞出去。 等众人围过去查看的时候,发现赵廷臣已经晕了过去,于是永历让人将他抬走,还很大度地派了御医去诊治。 任何人都没想到赵廷臣会冒犯皇帝,事先没有一点预兆,难道就是因为永历皇帝一句话把赵廷臣刺激到了?难道他魔怔了不成? 事实上,等御医检查过后,众人才知道赵廷臣疯了,是真的疯了! (对不起各位了,这些天没及时更新,主要是感冒了,难受啊,写的也没什么思路,真的亏欠大家的了,以后我会尽量弥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