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背信弃义 (第1/2页)
郑经以下犯上,派手下大将刘国轩和冯希范进犯长江,扬言为大明清除“假皇帝”,还抬出皇室朱术桂,准备要立他为大明皇帝,想做曹cao般“挟天子”的美梦。 可就在刘国轩、冯希范收买赵氏兄弟,由吴淞口进入长江,兵犯南京的时候,张水蛟和张煌言率领“南海海军”如同“从天而降”一般,突然出现在郑军船队的后方,发起突袭,全歼郑军船队。 不过此时永历却被自己的“义弟”陈近南所劫,被带给冯希范,使明军的一场大胜转眼化为泡影。 正当众臣为了永历的安危而心急如焚的时候,乔贵乐从石头城回来了,同时还带回了交换“永历皇帝”的条件。 刘国轩、冯希范的条件是撤走围困石头山的明军,放开一条大路,同时交出所有停泊在南京附近江面上属于大明的船只,也包括被俘的郑军战船,让郑军能够远洋出海,返回福建。 还有特别提出为了防止明军使诈,明军交出战船后,需要等郑军上船以后,才能交出“永历皇帝”。 众人听完这些条件,无不面带怒色,“交出所有停留在南京江面的明军战船”,这是要整个大明水军啊!尤其是那三艘“三桅帆船”,对大明太重要了。整个大明海防主要就靠这三艘大帆船支撑,如果将船交给郑军,那么不要说海防,就是长江,都得成了郑军来去自如的地方。 “三桅帆船”在华夏可是稀罕物,想花银子买都买不到的“无敌战船”,海中的巨无霸,海战的利器。其原产地远在西洋,西洋各国一直禁止贩卖给华夏,以此来保证自己在华夏沿海的航海优势。 南海大澳岛拥有的三艘“三桅帆船”,其中一条是金璃虎抢来的,另外两条是张煌言设计俘获葡萄牙人的,都是得来不易,怎可轻易与人? 可是如今大明皇帝在人家手中,以大明皇帝为要挟,如果不答应的话,对方真要是对皇上不利,“鱼死网破”的后果将可堪设想。 现在朝中“群龙无首”,只有郎廷佐和方以智为内阁大学士,凡事都由他俩做主。在营救万岁爷的意见上,仍然分成两派,主战和主和,所以郎廷佐和方以智干脆不再询问大家的意见,两人转到没人的地方商量后,决定两人联名做主,答应对方的条件,以换取皇上的平安归来。 郎廷佐和方以智的决定,得到了大部分赞同,只有廖文希和乔贵乐保留意见。不过乔贵乐担心的是对方“出尔反尔”,反正皇帝在他们手中,得了战船以后,并不放回万岁爷,甚至可能会利用大明战船炮击南京城,而后继续要挟大明。 乔贵乐的想法也不是没有可能,战船真要交到对方手中,刘国轩和冯希范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吗?他们不远千里赶到南京,不就是想抢夺大明的江山吗? 朝中大臣那个不是成精的人物,当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得失,可是皇帝又不能不换回来,大明的战船又不能白送人家,这可难坏了众人。 最后还是张煌言想出了办法,船队反正是不能交给郑军的,起码三条大帆船不能送给郑军,先拆除所有战船上的大炮,然后再战船最底层藏进火药和死士,当郑军将战船开走后,由死士点燃火药,炸毁战船。 郎廷佐和方以智当即同意张煌言的想法,马上吩咐着手去办,一面由张水蛟、张煌言去藏放火药,安排死士;一面再派乔贵乐上山,将决定告诉刘国轩、冯希范,让他们准备下山,接收大明的战船。 乔贵乐相当无奈了,上次上山查探,为了见到皇上,刘国轩差点没要了自己的命,竟然逼迫自己喝下了五坛老酒,回来以后,胃差些就被吐出来了,就算自己是“酒仙”,也不能这么祸害啊! 可是为了营救万岁爷,乔贵乐又不能不去,只好硬着头皮又向石头山走去。 把守石头城城门的把总都认识这位“乔先生”了,见到乔贵乐正向山上走来,赶紧回去禀报给刘国轩。 不多时,等乔贵乐走到城门前,守门的把总回到城楼上,对着乔贵乐喊道:“乔先生,我们大人说了,你要是想进来,先得再喝三坛老酒,说是这叫进门酒!”说着,把总就让人将三坛老酒用绳子捆好,慢慢的从城墙上吊了下去。 乔贵乐一脸的苦相,心道:上次见面就要喝五坛老酒,这次还没见面,进门就是三坛,要是等见了面,不得再来三坛,诚心玩我啊! 不过乔贵乐也只是想了想,好在有备而来,竟然从怀里掏出一包熟rou,就着熟rou,慢慢的将三坛老酒喝了下去。 城上的守兵见此情景,竟被逗的“哈哈”大笑,却又妒忌人家有酒喝。等乔贵乐吃完熟rou,也喝干了三坛老酒,城门这才被打开,于是起身向城内走去。 刘国轩灌了乔贵乐两次老酒,就是出于上次自己被灌醉的报复心,还有灌醉乔贵乐,也好让他不省人事,省得又被他哄骗。 当刘国轩见到乔贵乐,看到乔贵乐脸色微红,谈吐正常,便知道三坛不够,便要再灌他几坛,却被陈近南制止,毕竟大事要紧。 乔贵乐见到刘国轩等人,也不废话,直接将自己的来意说出,就是等明日一早,明军便让出所有战船,包括三艘“三桅帆船”,而后郑军下山接收,等郑军上船后,必须交出“永历皇帝”,否则明军就是追到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