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六十二章 西班牙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西班牙人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第六十二章西班牙人

    永历二十一年,满清康熙五年,冬,大明永历皇帝率军进入江南,于腊月初八收复江宁,恢复江宁为南京,昭告天下,宣布还都南京。

    腊月二十二,永历皇帝亲领援军北渡支援扬州,取得“扬州大捷”,俘歼清军八万余人,清军统帅穆里玛败逃回徐州。

    等永历回京已是新年正月二十了,就在回京的第二天,江南士子齐聚南京皇宫,请求重开科举,接着上百自称大明宗室的人也闻风而来,也请求重新封疆裂土。

    虽然永历心中颇为不满,但为了收拢人心,采用了黄宗羲的办法,下旨宣布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大考,先进行乡试,而后进行会试,取消殿试,直接由会试决出头名三甲,同时考试科目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要添加“算数”。

    能够开科取士了,江南士子看到贴在午门外的皇榜,无不欢欣喜悦,可是当看到还要添加“算数”一门为考试科目,士子们顿时挠头不已,自幼都是以“八股”为学习重点,如今却要考什么“算数”,这不是让人断了进取的念头吗?有心想要继续抗争,可是皇宫的卫士已经出来驱赶,扬言再聚众闹事,便以治以大罪。

    不管怎么说,大考五月份就要开始了,这些士子们也无心再闹下去,还是赶紧回家读书吧,尤其是要恶补一下“算数”。

    于是士子们慢慢的散去了,与此同时,那百余个所谓的宗室,也被“请”到玄武湖的一处大宅子,圈养了起来,但并不限制他们的自由。

    永历处理完这些头痛的事,将目光转向了吴淞口,那里的赵氏兄弟反复无常,与郑经相勾结,不但设计伏击了三千明军,而且还屡次逆流而上,进入南京附近的江面来“耀武扬威”,无非是凭借他们手中所拥有的一支小船队。而大明现在除了一些商船和小型战船外,已经没有强大的水军了,就连南海船队的水手们此时也成了步兵。不过永历给了张煌言和弗兰三十万两银子,早在一个月前就让他们南下澳门,找查克想法购买大型战船了。

    此时大明四处受敌,江北激战正酣,姚大榜率军与满清湖广总督李国英对峙于常州,尚可喜又出兵江西。这些还不是最让永历最忧心的,最让永历心急的是福建的郑经逐渐势大,几乎占据了整个福建,现在又暗中与驻守仙霞关的苏克勇“眉来眼去”,看样子好像要收买苏克勇,以借道仙霞关进入浙江,偷袭大明的后方。

    永历现在已经无兵可派,江北一直在请求援兵,都被永历以各种办法回绝,最后只好下旨江北各军团就地征兵。同时长江江面也不太平,赵氏兄弟的船队经常会半路阻截明军的船队,将粮食和弹药等抢走,使得江北的军需渐渐供应不上。

    按照黄宗羲的话来讲:赵氏兄弟就是“肘腋之患”,要想对付郑经,就必须先将赵氏兄弟除掉。

    可是永历唯一能派出去的五千兵马,由毛八重统率,已经到达吴淞口,正与赵氏兄弟隔江对峙。

    赵氏兄弟狡猾多端,他们放弃了吴淞城,撤到了江口的崇明岛,让没有战船的明军难以渡江,而他们却可以在长江上畅通无阻。

    就在永历忧心忡忡的时候,偏偏祸不单行。二月初二傍晚,永历准备与皇后共进晚膳,此时两人的关系已经修好,杨灵秀这些日子表现的非常乖巧,没有再惹是生非,对永历更是百般的的讨好。永历不是无情之人,很快两人便如胶似漆了。

    当杨灵秀献媚一般将一块芙蓉糕塞进永历的嘴里,突然外边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而后是侍卫呵斥的声音,但紧接着门被撞开,一个衣冠不整的人闯了进来。

    那人上气不接下气,还没等站稳,就被随后进来的侍卫按住,压在地上,有侍卫说道:“陛下,此贼子擅闯皇宫禁地,臣等无能,让他惊扰了圣驾,请陛下一并处罚!”

    被摁在地上的那位也高声嚷道:“陛下,是臣啊,是臣啊——”

    永历仔细一看,那人不正是干纹吗?心说,干纹一向稳重谨慎,今天这是怎么竟然擅闯皇宫了?不过转念一想,他乃是京兆尹,有不经通报,就可进入皇宫大内的特权。

    “干纹,你这是想干嘛?”永历开口问道。

    “陛下,不好了,不好了!”干纹神色慌张地说道。

    “嗯?”永历很是奇怪。

    “陛下啊,我在应天府衙内办公的时候,有人来急报,说是长江下游江面驶来数艘大船,船型很是奇怪,不像是华夏的船只,旗帜也是花色的,好像是西洋的战船,臣开始不信,便跑到舞阳门去看,果然江面上出现了五艘巨大的战船,就如同以前南海船队中的大船一样,足有四五十丈长,上面布满了大炮!”干纹如此说道。

    “啊!”永历吃惊地张大了嘴吧,心中充满了惊骇,干纹是不会在自己面前开玩笑的,那么南京附近的江面上真的出现西洋船队,难道是“鸦片战争”提前打响了?

    “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