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七十四章 连环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连环计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一七一提供最新章节明军仓皇奔逃,张英亲率万余河南绿营衔尾而追。。愤怒会冲昏一个人的头脑,此时张英就是如此,听说自家的祖坟被掘后,尤其是自己的父母被暴尸荒野,他的胸膛就仿佛要爆炸一样。以前张英对待手下的官兵一直很宽容,这次却对那些跑不动的官兵,又打又骂,甚至跑死了十几个人,他也毫不吝惜,仍然让绿营官兵继续追赶,发誓要在长江边将明军追上。

    张英虽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但是他还知道安徽的明军一共有两支,自己追的是刘体纯部,另一支明军现在不知去向,据探马回报,那支明军自合肥向东撤退,但去向不明。所以张英也有担心明军将自己吸引到桐城,可能是明军的诡计,两支明军设好埋伏等着自己,于是他派出快马去合肥,请求王辅臣占领合肥后,立刻南下,沿着巢湖向无为县进发,两军合力歼灭江北的明军。

    “快跑——谁要是掉队了,本官砍了他的脑袋!”张英恶狠狠地对正在奔跑的官兵喊道。

    “大人,我实在跑不动了,让兄弟们歇一会儿吧?”一个把总气喘吁吁地队张英哀求道。

    “啪——”一声清脆的马鞭响过,“啊——”的哀嚎声而后响起,那个把总捂住自己的脑袋,仰面栽倒,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等有侍卫过去察看,发现他已经气绝生亡了。

    “大人,他已经死了!”侍卫禀报道。

    张英“啊”了一声,眼睛露出一丝不忍,但马上又恢复了冷酷之色,说道:“把他埋在路边,咱们继续赶路,都加快速度,明军就在前边,他们逃跑,咱们追赶,他们一样累,快啊,追上明军,立有战功者,本官赏良田十亩!”

    听到张英的奖赏,绿营兵们全都来了力气,河南自古以来都是人多地少,而且容易受到黄河泛滥的影响,动不动田地就变成了泽国,良田更是不多,所以当巡抚大人说要奖赏良田十亩,这些绿营兵们也不知道从那里来的力气,马上开始狂奔起来。

    这边张英率领河南绿营一路拼命追赶,前边的明军也是一路狂奔,刘体纯的军队多年在山中作战,脚力都比较好,但也苦了这些明军官兵,尤其是那些新兵,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可是在军官的呼喝下,还是得舍命奔跑。

    不分昼夜的接连奔跑,从桐城到庐江,又从庐江县无为县,明军起码跑了三百余里,几乎没有任何停歇。不过当到达距离无为县五十余里的一个地方,有人都能闻到长江的腥味了,刘体纯却突然下令明军折向东北。

    “军团长大人,咱们不是去无为县,从那里渡江吗?怎么又变方向了?”军团政委李非如此问道。。

    到了此时,“第四军团”的将士除了军团长刘体纯外,其他人还不知道这次行军的意图,都以为是为了躲避清军,要渡江南下,现在却调转方向,都不知道军团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刘体纯现在还不想公布自己的意图,就是自己的政委,也不想多说,再说李非只是一个老文官,对行军打仗并不在行,如果不是永历钦定的军团政委,他还真得难入刘体纯的法眼。

    “我的老政委,本军团长自有打算,你不要多问了,如果你走不动了,可以暂时离开军队,南下渡江去南京修养,等打完仗,再回来也不迟!”刘体纯关心地说道。

    李非年约六十,耳聪目明,做了多年的边远县令,又跟着刘体纯钻了多年得山沟,对大明是忠心耿耿,自从永历皇帝钦点他为“第四军团”政委以后,他就更有干劲了,帮助刘体纯将军团的内务和所谓的“思想工作”做的非常妥帖。如果不是因为他年纪大,刘体纯怕他有闪失,对军队也是拖累,还真舍不得他离开。

    “不,军团长大人,我可不走,陛下让我跟着你,我可是要尽本分,你去哪,我跟到哪,我也不问了,咱们走!”说着,李非继续骑着他那匹瘦马向前走去。

    刘体纯对于这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李非,还真的没办法,只好吩咐下边的侍卫好生照顾他,而后下令继续急行军,不得有任何人掉队。

    明军转向了东北,尾随而来的清军也寻着踪迹,向东北的巢湖前进,又过了一天,当清军赶上来,距离明军的后队只有二十余里的时候,两军都已经进入了泥泞的巢湖边缘,顺着两边芦苇丛生的小道,继续你追我赶。

    这时候,张英也冷静下来了,他感觉到明军没有南下渡江,却折向东北的巢湖,这里边透着怪异,难道明军真的在引自己上钩?

    想到这里,张英冷汗下来了,自己走的太远了,此时已经深入了巢湖。作为安徽人,怎能不知道巢湖的水域颇大,地面又是泥泞难行,有很多地方是兵书上的险地,如果明军在某处设伏,那么自己岂不是要被明军团团围困?当年金兀术就是在黄天荡被围,差点丢掉了性命,如今自己率兵深入险地,难道明军也有此打算吗?

    张英是越想越害怕,急忙下令停止前进,原地休息,同时四下派出探马寻找伏兵的踪迹。

    突然,正当河南绿营累得东倒西歪,坐在泥泞的草地上休息的时候,忽然听到背后传来“隆隆”的鼓声。

    “啊——”张英惊叫一声,心中大叫不好,难道真的言中了,明军真的在此地设下了埋伏?

    这时,从清军的来路上出现了一队人马,人数在一万左右,头前高举着一面硕大的旗帜,上书一个斗大的“明”字,为首的是一个黑铁塔般的人物,正是大明长汀伯——黑山,原来是黑山的“第二军团”出现在清军的背后。。

    “杀啊——”正当清军愣神的时候,清军前队的对面也出现了明军,黑压压的一片,足有万人之多,正向清军杀来。

    “大人,我们被包围了,怎么办?”有人急问道。

    张英心中懊恼,没想到自己到底还是中了明军的计谋,挖张家的祖坟也许只是对方引自己上钩的计策而已,数天来狂奔了六七百里,只是将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