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九十二章 悔不当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悔不当初 (第1/3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按照黑山和马云最初的想法,驻守惠州的清军会死守城池,闭门不出,但是当他们接到探马回报,说是惠州守将岳岐山领兵两万倾巢而出,距离明军前锋只有二十余里。

    闻听这个消息后,黑山和马云都是一愣,没想到此从出兵福建、进入广东以来,沿路的郑军也好,清军也罢,无不望风而逃,怎么到了惠州地界,情形就来了个大变化,清廷平南王尚可喜麾下的潮州守将竟敢出城迎击大明“第二军团”,那个叫做岳岐山的,难道是个愣头青吗?

    可是不管怎么想,清军就快与明军遭遇,黑山和马云收拾心情,赶紧研究对策。所谓知此知彼,百战不殆,对于岳岐山,他们了解不多,但是其所领兵力大概在两万左右,几乎全部是广东兵。

    “广东兵?”马云莫名其妙地惊叫一声。

    “你咋啦?难道广东兵很能打吗?”黑山奇道。

    “不,不”马云连连摆手,继续说道:“我在江西的时候,就听说过广东兵,传言那些绿营兵有个绰号,叫做‘泥鳅兵’。”

    “泥鳅兵?啥意思?”黑山很是好奇。

    “泥鳅兵就是滑不留手的意思,据说广东绿营兵有‘三不’,还有‘四好’,当官的管不住,故此叫做泥鳅兵。”马云解释道。

    黑山在福建做过山大王,但是他对广东并不是很了解,毕竟隔着南岭那座绵绵大山。而此时的广东也是和华夏的其他地域不同,按照永历对广东的了解,广东是既开放又封闭。因为广东地处南部沿海,有澳门这个窗口,故此洋人们都喜欢到广东来做生意,就是广州这座首府的大街上,也经常能看到洋人。受此影响,广东人的生活和思想很是开明,对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也能够接受。

    但是因为满清南下,大批的北方汉人南下来到广东,由于对满人不信任,还有对大明的留恋,前些年广东几乎是连年爆发反清起义,遭到了清廷和尚可喜的残酷镇压后,广东人变得谨慎起来,甚至是有些封闭,对于广东以外的华夏人越来越缺少好感。

    以上这些,都是马云从万岁爷那里听来的,以往永历在广东和井冈山之间没少往来,为了明军的军费可是绞尽了脑汁,所以他对广东还是很了解的。

    另外马云对广东绿营兵也是知道一些,历数交过手的各省绿营,可能就只有广东绿营最为不堪了。先说江西绿营,多是身世清白人家的子弟,战力还算可以;再说江苏绿营,继承了江北四镇的好勇斗狠,战力更是不凡;还有河南绿营,虽然战力不行,但是人家起码能吃苦耐劳。

    可就是广东绿营,让人不敢恭维,所谓的“三不”和“四好”就能说明问题。“三不”分别是“不听话”、“不守纪”、“不打仗”,前两“不”好理解,这“不打仗”说的是广东绿营兵对打仗深恶痛绝,只要是听说要打仗,不是装病就是开小差,唯恐上阵丢了自己的小命。

    还有“四好”,就是“好吃、好喝、好嫖、好赌”,没有他们不敢吃的,比如猫和老鼠;还有喝酒就醉,醉了就闹事;“好嫖、好赌”是所有绿营兵的通病,广东绿营只是更胜一筹而已,尤其是赌,绿营之中公然设有赌局,有当官的坐庄,就是外人都可以进营赌一把,好赌之风可见一斑。

    如此“三不”、“四好”的绿营军战力肯定不行,但平南王尚可喜也是没有办法,当年跟随他从北方而来的老部下们都已年事已高,而且由于久居广东,新一代与广东本地人已没有太大的区别了,而且仗着父荫,都成了纨绔子弟,更加对参军打仗避若如虎。

    广东本地良家子弟根本不愿意当兵,碍于清廷的法度,尚可喜又不敢公然抓丁入伍,只好招募那些地痞无赖当兵,故此广东绿营兵的战力最为低下。

    就是如此,惠州守将岳岐山竟然敢领兵出战,让马云吃惊不小,还以为对方有什么依仗,或者故意布局,引诱明军上钩。

    于是马云向黑山建议,明军后撤二十里,以避其锋芒。当明军退到一个叫做“圆墩”的地方,而后依山扎营,此地有座东西走向的大山,山下是一条宽阔的官道,地形并不复杂,马云这才不担心对方会使出什么阴谋诡计。

    半天之后,清军也赶到了此地,而且是马不停蹄地追赶过来,这让黑山和马云又是一愣,都寻思广东绿营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骁勇善战了,明军撤退,他们竟然敢追过来,难道他们不知道两万对三万是有差距的吗?

    其实岳岐山当然知道进入明军的兵力,但是他早就被自己的“远大前途”冲昏了头脑,尤其是听了副手何德彪的话以后,更是将东来的明军视为草寇一般,不堪一击。

    何德彪原来接替了岳岐山做了虎门总兵,后来虎门炮台被南海船队炸毁后,尚可喜差点要了他的脑袋,只是岳岐山看在往日的交情上,替他求了情,这才饶了他的命,不过官职是一掳到底。

    后来岳岐山被调任潮汕总兵,其实那时候潮汕早就丢给了郑经,他也只能在惠州驻扎,以防郑军继续西进。等岳岐山来了惠州,这才想起闲斌在家的何德彪,于是通过尚之信的关系,说动了尚可喜,让何德彪也来惠州,协助自己。

    何德彪此人志大才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