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九十五章 半渡而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半渡而击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尚之信曾在年前奉平南王尚可喜之令率领五万广东绿营进攻江西,妄图偷袭大明的后方,以扩大自己的地盘。但是大明江西布政使金川、兵备道周鹏、南昌守备李虎联合第三军团的张宝、顾炎武,在赣州阻击清军,取得一系列胜利。

    进攻江西的广东绿营战力太差,接连吃败仗,损失惨重,又逢江南形势大变,尚可喜不得已将军队调回韶关固守,以防明军南下广东,攻占自己的老巢。

    在半年前前,郑经乘机攻占了潮汕,让尚可喜丢了一大块地盘。但是尚可喜并没有马上发兵进攻潮汕,夺回自己地盘,而是暗中与郑经达成协议,郑经北上攻占江南苏浙两省,尚可喜进占江西,两人平分南华夏。没想到郑经如此不堪,竟然在长江口大败,铩羽而归,非但如此,就连福建也丢了,使明军趁虚而入,由福建南下进入广东。

    听说潮汕易手之后,为了堵截西进的明军,尚可喜调韶关的五万人马火速南下回援广州。此时统领韶关五万兵马的是尚可喜的二儿子尚之孝,没想到他比他大哥还不如,接到他爹的命令后,慢慢南下,就是想要让明军先消灭他大哥的嫡系军队,然后自己再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尚之孝的如意算盘只成功了一半,就在他得知明军“第二军团”已经消灭了惠州岳岐山的人马,就连他大哥尚之信也被对方生擒活捉,他马上下令全军急速返回广州,准备帮助老爹守住广州,而后再驱逐广东的明军。

    当尚之孝领军南下至从化,却发现南下的道路已经断绝,流溪河上的桥全部被拆毁,河上摆渡的船只也不见了踪影。如果想要绕道的话,需要从上游三百里的地方才能渡河,而且道路难行,肯定要耽误时间。

    于是尚之孝听从参军的建议,在从化北山上砍伐树木和竹子,扎成木筏,准备渡河。但是先头军队渡河上岸后,立刻在南岸遭到了伏击,几乎全部被歼,使得后继的军队难以继续渡河。经过查探得知,南岸出现了一股明军,衣着破烂,开始还以为是广东当地的义军或者杂牌军,但是后来才得知他们也是大明的军队,为以前活动在粤东梅山的“第三军团”。三个月前,还曾经与他们在赣州交过手,现在他们也绕道回到广东,准备与进入广东的第二军团配合,攻下广东。

    就这样,尚之孝的援军被大明“第三军团”阻隔在流溪河以北,难以渡河南下支援广州。

    不过尚之孝的五万清军总归是巨大的隐患,马云在和黑山商议后,决定由黑山领军扫平广州附近的附近,而马云则率领一万人马和五门大炮北上,要与“第三军团”会合后,先歼灭流溪河以北的清军,然后再回师进攻广州。

    两天后,马云率军抵达了从化,与第三军团会合。

    马云在从化城内的知府衙门见到了第三军团的三位主官,因为顾炎武的地位超然,他不但是第三军团的政委,更是大明内阁大学士、刑部尚书,所以马云得先向他见礼。

    “第二军团副军团长马云,见过顾阁部!”马云躬身道。

    “马将军不需多礼!”顾炎武说道。

    然后马云又与张宝和蒋飞虎寒暄了几句,尤其是蒋飞虎,当着顾炎武和张宝的面有些埋怨,他如此说道:“当今大明这么多主力军团,就我们第三军团兵力不足,武备最差,看看你们军团,无论是装备多么齐整,啧,啧,还有大炮,怎么和别的大炮不一样啊,炮管那么长?”

    马云知道蒋飞虎所言不假,“第三军团”确实是大明诸军团中各方面最差的,他与第一、第四军团都有合作过,还有自己现在的第二军团,确实比眼前的第三军团强多了。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三军团距离南京太远,而且一直以来都在山中活动,故此得到的支援最少,这也不奇怪。

    “那是新式大炮,虽然比红夷大炮小些,但是射程更远,只是数量少点,其他军团也不多,不过如今皇上已经下令建成了兵工厂,相信不久大批的新式火器就会被制造出来,到时候,皇上肯定会下旨给你们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哟!”马云解释道。

    “是吗?那可好啦,哈哈——”张宝和蒋飞虎一起笑道。

    这时,顾炎武说道:“无论是那个军团,皇上都会一碗水端平的,下面我们谈谈,如何消灭河对岸的清军吧?”

    马云点点头,说道:“我刚来从化,河对岸的情形并不了解,请诸位帮我说明一下。”

    张宝说道:“河对岸的清军,前些日子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消灭了两千余人,如今他们还有不到五万人马,因为他们走得急,并没有带着重炮,所以我们才能安然防守河岸,不然他们用重炮轰击南岸,我们是守不住流溪河的。”

    “嗯,听说清军的主将是尚可喜的二儿子尚之孝,此人如何?”马云问道。

    “呵呵,比他大哥还不如,胆小懦弱,他来韶关后,根本不敢妄动,甚至在我们撤出赣州后,他们也不敢动弹,废物一个!”蒋飞虎很是鄙视地说道。

    “那他们没有想过用别的办法渡河吗?比如绕道?”马云问道。

    “如果绕道,需要由流溪河上游三百里处的浅滩过河,那里水势平缓,不过需要耗费两天时间。”蒋飞虎答道。

    “那么从此处强渡呢?”马云又问道。

    “此处河深五丈,宽二十丈,除非有船,否则难以横渡。”蒋飞虎又答道。

    “如果你是尚之信,你会在那里选择渡河地点”马云的第三个问题。

    “呃?”蒋飞虎一愣,没想到马云会这么问,想了半天,才说道:“我要是尚之信,依然会选择在这里渡河,我可是有五万人马,如果多做木筏,一鼓作气冲过流溪河,胜算还是蛮大的!”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马云答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