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擒拿鳌拜 (第1/3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张迪从韦小宝那里得知了清廷的秘闻,竟然与顺治有关,而且确实关系到清廷皇家的脸面,如果说出去,可能会被天下人所耻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就在六年前,顺治的爱妃董鄂妃因病去世,顺治痛不欲生,接连罢朝数次,就连孝庄的话也听不进去,日渐消瘦。 有人给顺治引见了一个和尚,法号:茆溪森,五台山悬空寺的行僧。顺治与茆溪森相见后,立刻被茆溪森的言辞迷惑住,茆溪森告诉他,他可以让顺治与死去的董鄂妃相见。果然一番布置后,在茆溪森的“法术”中,顺治见到了董鄂妃,于是从此顺治对茆溪森深信不疑。 也有人说永历在董鄂妃死后,不再亲近女色,而是在茆溪森的诱惑下,转向了男色,并与茆溪森每日形影不离,甚至朝政都荒废了。这引起了孝庄和诸臣的不满,他们联手暗中派出刺客,趁茆溪森离开顺治出宫的时候,在路上截杀茆溪森,将其杀死。 但是茆溪森的死并没有使顺治幡然悔悟,反而变本加厉,更加笃信佛法,甚至要出家为僧。其实这是因为顺治恨死了孝庄,因为以前孝庄给他立的两个皇后,都是蒙古科尔沁部孝庄自己的侄女和侄孙女,顺治不喜欢,而他喜欢的董鄂妃,据传其死亡原因也与孝庄有关,还有他与董鄂妃的唯一儿子,也是如此。 董鄂妃死了,茆溪森也死了,顺治觉得万念俱灰,便悄悄留下一封书信,然后悄然出宫,往西而去不见了踪影,据传是出家了。 不过大清皇帝舍弃皇位,为了一个女人出家,这件事有失体统,让清廷如何面对天下人,岂不成了笑柄?于是孝庄亲自下旨,封锁消息,对外宣称顺治死于天花,将宫内那些知情的人全部杀掉,以防走露消息。从此对于顺治出家一事,清廷内外讳莫如深,禁止任何人谈论,几年过去了,倒是没有人再说起,恐怕也是不敢。 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清廷可以钳住悠悠众口,但是对于自己人却疏忽了。就是康亲王的大儿子巴尔图,在一次酒后,被人取笑说他喜欢进“相公堂子”,他却满不在乎地说:“顺治爷当年还喜欢和尚呢!” 就是因为这一句话,被鳌拜的亲信听到,回去禀报给鳌拜,于是这才有了鳌拜乘机弹劾巴尔图之事。 张迪从韦小宝那里知道这些,也是很惊讶,接着他又想问些清廷的兵力部署、与外蒙各部的关系如何等要紧的情报,但是韦小宝却假装一问三不知,而后告辞离去了。 对此,张迪也没办法,他可不敢逼韦小宝,人家是万岁爷的干儿子,虽然身在清宫之中,但万岁爷对韦小宝可是疼爱有加,特意告诉张迪,不允许他动韦小宝。 两天之后,张迪将北京的四九城跑了一遍,又从安兴南那里得到了一大批情报,都是安兴南花高价从宫内弄出来的。比如满清北方粮草供应明细奏折,可以从中推断清军的兵力部署;还有一封东印度公司给清廷的信,当然这是复制出来的,并不是原件。 东印度公司?就算是张迪见多识广,对这个东印度公司也是所知不多,只是知道这家所谓的“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武装商队,背后好像是英格兰国,在印度占据了大片的土地,不但对外进行贸易,而且还四处劫掠,名声并太好。 接着张迪将信件看了一遍,大吃一惊,这封信上讲,清廷要和东印度公司做一笔生意,以琼州为代价,换取东印度公司的两项支持。这是一封回信,东印度公司信中已经表示同意清廷的请求,不日即将派出船队来华夏。 第一项,清廷向东印度公司购买五千条英格兰产火枪,一百门八磅炮,各种弹药五百箱。 第二项,东印度公司将派出船队来华夏,进攻东南沿海,帮助清廷牵制明军。 最后清廷为了满足东印度公司的要求,同意将琼州岛租让给他们作为商贸基地,允许他们暂时驻兵,但要求他们每年向清廷提供五万两银子作为租金。 张迪看完后,不觉得恼怒异常,不知道清廷什么时候和西洋人勾搭上了,看来这是自己失职了,同时心想:五万两银子就把偌大一个琼州岛卖了?清廷这真不把华夏的土地当做自家东西啊,说卖就卖? 不过张迪也知道东印度公司的战船就快出现在南华夏沿海,如今江南百废待兴,如果有强敌入侵,恐怕又要战火四起了。于是张迪决定尽快赶回南京,将此事禀报给永历,也好早些做好准备,以防那个东印度公司的船队来华夏侵扰大明沿海。 正当张迪离开北京,在返回南京的路上,刚要南渡黄河的时候,北京城内又发生了一件事,让张迪不得不停止南下,而是折返回北京,探听北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就在张迪离开北京的头一天,有小太监来韦小宝的住处宣召,说是康熙想见他。此时,韦小宝已经变成了“桂公公”,穿着青色龙头马褂,带着大檐帽,大摇大摆地走进小康熙的寝宫——养心殿。 此时,小康熙正在养心殿前的一片空地上,和一群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少年在跤力嬉闹,见到小桂子来了,康熙停下,向他招招手,而后小桂子跟着康熙走向养心殿。 康熙的书房之内,小桂子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