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 军中隐忧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永历下旨加固吴淞城,将二十门新近产出的大炮,还有二十门俘获清军的红夷大炮,全部运往吴淞,同时加派五千兵马,会同原来的一万人马,驻守吴淞城和江口对面的崇明岛,用大炮封锁江面,让入侵者难以进入长江。 不过永历还是有点不放心,新任吴淞主将钱三海勇武善战,但是有些毛躁,这是永历担心的地方。所以在钱三海赴任前,永历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必须稳守吴淞城,不要轻易出战。钱三海拍着胸脯保证,绝不会丢了吴淞城,否则愿被处以军法,甚至还要立军令状。 永历没有让钱三海立军令状,他对钱三海还是比较信任的,毕竟历次战役中,钱三海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安排好沿海防御,永历还一直密切注意北方清军的动向,他以为满清康亲王杰书代替多隆后,会出兵南下进攻徐州。没想到杰书到达济宁后,并没有立刻南下,而是沿着运河开始修建碉堡关卡,竟然摆出一副死守的架势。 康亲王杰书乃是小康熙的族叔,“铁帽子王”代善的儿子,一向都很小心谨慎,永历对他的印象还来自,据情报中分析和书中的“康亲王”差不多。而且此时,北方清廷刚刚铲除鳌拜一党,正在调整,帝党重新确立了权威,还需要时间巩固。这时候明军不主动进攻他们,就已经不错了。 永历怎么不想趁机北伐?最好是将满清赶出关内,将关内全部光复。可是大明朝廷有心无力,如今明军五个军团,皆有重任在身。 第一军团镇守中原咽喉徐州,兵力五万,对手是北方将近十万清军,如果孤军深入,有陷入重围的可能。 第二军团在广州休整一段时间后,已经西进广西,到达桂林,随时都可能北上贵阳,与吴三桂决战。 第三军团始终不能让永历满意,兵力不足,战力低下,如今换了军团长等主帅后,正在广州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而且东印度公司的船队随时可能出现在珠江口,军团还要防卫广州等地,轻易不能调动。 第四军团刚刚占领九江,但战损严重,此时只剩下两万多人马,需要休整一段时间,但湖北军情紧急,需要联合“湘西军团”对武昌发起钳形攻势,攻占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从而夺取湖北全境。 “湘西特别军团”总兵力已经发展到近七万人,占据了湖南全境和湖北部分地区,正准备围攻武昌府。但这个军团是最不能让人放心的军团,永历总感觉姚大榜游离于大明朝廷之外,对自己的命令阴奉阳违。比如王夫之曾经秘密呈报,姚大榜在湖南各地任用私人,安插亲信,在军团内部排除异己,似乎想将湘西军团变为他自己的私兵。对此军团另外的两个主将龙跃海和阿铁颇有微词,几次和姚大榜发生矛盾,还好姚大榜不是不懂进退之人,在王夫之的调节下,他们之间才没有更大的冲突。 至于“第五军团”,永历始终都不认为他们有一个军团的实力,军团长刘震到云贵川边界发展已经三年有余,可是如今他手下的兵马才两千多,与滇西的阿桑妹相比差得远。阿桑妹的黑白彝军有两万多人马,将吴三桂压迫在昆明城不能动弹,而刘震却不能趁机夺取贵阳,只能让第二军团进入云贵,与吴三桂决战。 大明的这些主力军团难以调动,永历有种“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感觉,但让永历感到欣慰和兴奋的是如今大明已然将要光复南华夏,现在除了云贵、湖北的部分地区外,南华夏大部已被大明恢复统治,尤其是江南三省,工商业逐渐兴盛,百姓的境况正在改善,一切都是欣欣向荣。 不过最近也有让永历忧心的事情,那就是晋王李定国的身体越来越差,长长感觉下腹部剧痛,排尿困难,永历怀疑是“肾结石”,因为“结石”巨大,难以自行排出,御医们都对此束手无策。对此,永历只好下令李嗣兴赶回南京,在李定国的身旁侍奉。 李定国可是大明的柱石,大明能有今日恢复半壁江山,他当居首功。永历可不想让李定国忍受如此痛苦,可自己又不会外科手术,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朱耷快些把郑宝找到,让他为晋王开刀,取出结石,才能解除病痛。 如果能让郑宝开堂授课,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学生,为此可以为他专门建一所学校,哪怕是尊崇他为校长也行啊! 就在永历浮想翩翩的时候,湖北派使者来到南京,而且来了两个,一个是姚大榜派来的,另一个则是代表刘体纯而来,竟然是政委李非,他俩几乎同时到达南京,请求觐见永历。 姚大榜派了的人,永历也有点印象,就是跟随姚大榜多年的那个罗洛,这小子伶牙俐齿,很机灵。 本来永历以为他们是来通报军情的,但是等宣召他们俩一起上殿,才知道他俩竟然都是来告状,而要告的人就是彼此的主将。 罗洛嘴快,行完大礼后,也不起来,跪在殿中,大声说道:“臣奉命而来,要禀报陛下一件事,陛下曾经有旨意,湘西军团在两湖境内便宜行事,一切都听军团长姚大人调遣,而第四军团进入湖北以后,不听调令,擅自行动,致使湖北清军从容放弃武昌,渡过长江后,固守汉阳和汉口,坐失良机!” 这时,李非也高声道:“你可不能这么说,我们军团乃是大明主力,凭什么要听你们的调令,再说第四军团西进的时候,姚大人并没有与我们商议如何进军,等到我们抵达武昌后,才派人通报我们北渡长江,可是此时清军已经将长江沿岸的民船全部焚毁,我们要征集船只需要时间,怎么能说我们坐失良机呢?” “那鄱阳湖水军赶到武昌,将你们接过长江,可是你们为什么不立刻对汉口发起进攻?”罗洛如此质问道。 “我们军团行军数百里,抵达武昌后,又北渡长江,可武昌的清军已经全部北渡,固守汉阳和汉口,只是汉口一地就有将近五万清军,姚大人让我们先攻汉口,他却按兵不动,这是何意啊?”李非气呼呼地说道。 “汉口城小,汉阳城大,又是清军主帅的驻地,有重兵防守,我们大帅为了友军减少战损,主动提出攻打汉阳坚城,而让你们进攻汉口小城,你们非但不领情,还说三道四,这是何道理?”罗洛继续质问道。 “按照事先约定,我们两军同时进攻汉口和汉阳,可是你们却没有按时出现在汉阳城外,致使汉阳的清军渡过汉江增援汉口,汉口的清军增至五万,让我们军团面对一倍于己的清军,还要进攻汉口这座坚城,即使如此,你们也不是没有先行攻击汉阳吗?”李非反问道。 “你们不动,我们如何先动?”罗洛强言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