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一百零八章 一笔买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 一笔买卖 (第2/2页)

  永历摆下手,说道:“此事尽快去办吧,一会让王夫之代笔写一封信,就以姚将军的名义写给丘光海,许诺他只要将船队交给我们,就给他二十万两银子,如果感觉不够,可以再加十万两,同时再向他保证,等攻克汉口和汉阳后,让他随便去哪里,咱们都不加干涉!”

    众人一起点头表示明白,于是姚大榜和王夫之开始布置。王夫之写完信后,接着姚大榜则派人想办法潜进汉阳城,拿着书信去联络城内的暗线。

    又过了一天,永历还在等城内的消息,就听到外边有人通报,说道:“万岁爷,刘体纯请求拜见万岁爷!”

    永历此时正在察看汉阳城和汉口城的地形图,寻找攻城的破绽,忽然听到刘体纯来了,便下令让苗显带他进来。

    刘体纯快步走进来,见到永历后,俯身便拜,说道:“臣,刘体纯叩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历走过去,亲手将刘体纯扶起来,说道:“刘爱卿,一路辛苦了,是不是绕路过来的?”

    刘体纯点头道:“是呀,清军船队将长江和汉江封锁了,臣听到陛下御驾在此,只能从汉江上游一百里的地方绕路过来,陛下来的时候,怎么不直接去臣那里啊,万一姚大榜——”说到这里,刘体纯不说了。

    永历知道刘体纯话中所指,也知道他担心什么,于是微笑道:“刘爱卿多虑了,你们都是朕的臣子,我应该一视同仁才是,如今战事正紧,不能厚此薄彼,朕希望刘爱卿能够理解。”

    此时大帐之中,只有永历、刘体纯、洪曜和苗显,所以永历并不担心这话会引起别人误会。刘体纯听明白永历话中的含义,其实就是让他能够与姚大榜保持团结合作的关系,一切都以攻打汉阳、汉口为首要目标,至于其他的事情,则要多谢忍让和妥协。

    刘体纯说道:“臣知道了,以前都是臣的不对,可是陛下,等此战结束后,一定要想办法将湘西军团控制好,不然有些人还是会拥兵自重的,过去左良玉的事可不要再发生了。”

    永历听到刘体纯提起“左良玉”,知道他的话中含义,左良玉乃是二十年前坐镇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的大明将军,手下有十余万人马,曾经参与弘光帝立朝南京,权倾一时。但后来因为与南明权臣马国英发生矛盾,率军东进,想要进京夺权,却死在半路上,他的人马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刘体纯提起“左良玉”,就是告诫永历不要让姚大榜脱离大明朝廷的掌控,使其有不臣之心。

    “刘爱卿,这事就不用再说了,朕明白,自有处置办法!你还是跟朕说说汉口那边的情形吧?”永历说道。

    “嗯,汉口城有两万绿营清军,三千满洲兵,两千蒙古兵,据我派人侦查,城上还有五门红夷大炮,不过已经被我们干掉了两门,只剩下三门,吓得清军不敢再将大炮摆在城墙上。”刘体纯答道。

    “汉阳城这边有五万人马,你们那边将近三万,清军的实力不弱啊,在兵力上,咱们并不占优势啊!”永历叹道。

    “是啊,而且清军可以通过汉水来回运送清军,相互支援,我第一次攻城,就是因为姚大榜按兵不动,使汉口城上突然多出了一万多人马,让臣不敢妄动。而后臣又下令进攻了两次,以试探清军城防,却都被清军打回来了。”刘体纯不免得有些神情失落。

    “那你们就没有别的办法攻城吗?”永历又问道。

    刘体纯摇摇脑袋,说道:“陛下,您把马云调走,臣身边连一个出主意的都没有了,就臣这脑袋瓜子真的想不出什么妙计来!”

    永历当然知道刘体纯的难处,可是如今朝廷中缺钱、缺兵、缺人才,就是人才这件事最难办,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可不是一时就能造就的,这些要多方面的早就。再看自己慧眼识珠,将方孝玉、马云、周鹏、钱三海、毛八重、洪熙官等人提拔起来,每个人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但是华夏这么大,光是这么几个才俊那里够用。

    所以永历说道:“不要着急,朕有个人才,不过正在养伤,等他康复了,朕就把他调给你,做你的副手,他叫做毛八重!”

    刘体纯也听过毛八重的一些事,对毛八重比较感兴趣,连忙点头说:“那好啊,臣就等着毛将军来我们第四军团!”

    接着,永历又问了一些关于第四军团的事情,刘体纯都一一作答,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此时已是黄昏,洪曜问永历可否安排晚膳,永历便让刘体纯留下陪着自己用膳,并且派苗显出去找姚大榜和王夫之,让他们也来一起吃饭。

    不长时候,苗显和王夫之回来了,禀报永历,姚大榜带着几个侍卫出去半天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留话说是去联络汉阳城内的眼线了。

    姚大榜在早上来问安的时候,曾经对永历提起过这件事,说是今天下午要出去,到汉阳城东南角面临长江的一处江湾等待城内的眼线。他曾经做过东厂的番子,一向很重视情报的来源,故此在汉阳城内有他的眼线,也不足为奇。

    又过了两个时辰,已是亥时,永历都觉得有些困乏了,可是姚大榜还没有回来,刘体纯和王夫之也在等待,于是王夫之就劝永历早些安寝,至于姚大榜,等他回来,明天再奏报也不迟。

    可是永历心中挂念姚大榜,更是心急能否成事,尽管很困,但是仍然不肯就寝,而是派苗显去营门处等候姚大榜,让他回来后,马上来中军大帐见自己。

    半个时辰又过去了,永历听见外边有脚步声,而后苗显在帐外说道:“陛下,姚江军回来了!”

    永历此时正在洗脚,听到姚大榜回来了,立刻站了起来,双脚还侵泡在水盆中,急道:“快让姚大榜进来!”

    等姚大榜等人走进来,对永历躬身施礼,永历亟不可待地说道:“不用多礼,姚爱卿,暗线可曾见到?联系上丘光海了吗?”

    姚大榜面带笑容,答道:“回禀陛下,臣幸不辱命,不但见到了暗线,就连丘光海都见到了,而且他答应做这笔买卖了!”

    永历一听,喜出望外,拿起旁边的一块汗巾,擦好脚,穿上鞋,然后走过去,亲自动手到了一杯水,然后递给姚大榜,说道:“先休息一下,喝口水,然后告诉我怎么回事?”

    姚大榜轻施一礼,而后接过水杯,说道:“臣谢陛下!”说完,一饮而尽。

    永历说道:“坐下慢慢说。”

    这时,王夫之和刘体纯还没有走,一直留在帐中,姚大榜又与他们二人见礼,这才坐到永历旁边的一个椅子上。

    姚大榜说道:“启禀陛下,一切都很顺利,臣在城南小江湾见到了眼线,臣将计划告之于他,没想到眼线说可以让臣立即见到丘光海,原来丘光海就在不远处的汉江和长江的汇合处,于是臣就坐上小船,去江口那里见了丘光海。”

    “你这么去见丘光海,万一被丘光海趁机拿住怎么办?”永历有点责怪地说道。

    “让陛下牵挂了,不过臣那眼线乃是丘光海在汉阳城内的合伙人,两人有些交情,况且臣也不表明身份,丘光海也不会难为臣。等臣坐小船到了江口,果然见到了清军水师,由臣的眼线通报,丘光海让臣上了他的坐船。臣开始以为丘光海会遮遮掩掩,但没想到他见到臣,就猜出臣的来意了,表示一切都好商量。”姚大榜说道。

    “呵呵,丘光海看来挺上道啊,那么此事算是成了吧?”永历精神大振。

    “不过——”姚大榜欲言又止。

    “怎么了?尽管说来!”永历说道。

    “陛下,丘光海的要价高了点,臣没敢立刻答应他,所以回来禀报您,让您定夺?”姚大榜答道。

    “丘光海要了这个数!”姚大榜伸出一巴掌晃了晃。

    永历一看,骂道:“这老小子,还真敢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