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一百一十七章 风~流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风~流帐 (第1/3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永历一连三天都在“温柔乡”中流连忘返,等到清醒后,终于想起还有很多国事需要处理,自己可不能再沉沦下去,不然自己可真要变成“昏君”了。

    于是当夜永历就离开坤秀宫,让两个侍卫陪着自己,前往前庭华盖殿。到了那里,除了值班的内阁大学士黄宗羲外,其他文武大臣早就回家了。

    黄宗羲并不知道永历深夜会来这里,他正在审阅奏折,将各地送来的奏折看一遍后,在最后署上自己的意见,然后分拣出重要的奏折,然后再呈送给永历批阅。

    看到永历一身寒气地走了进来,黄宗羲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竟然笑了,而且笑得非常开心。

    永历见到黄宗羲笑的如此突然,先是一愣,而后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君臣两人的笑声透过窗棂,传出华盖殿很远。这是会心的笑,不用说话,永历便理解了黄宗羲的“笑”意。

    自从黄宗羲跟随永历以来,被永历这位“圣君明主”所感动,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而永历对黄宗羲也是非常信任,在朝堂上,君臣两人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当永历离开朝廷中枢的时候,就将朝政全部委托给黄宗羲,甚至在大部分政见上,两人也很相似。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有如此交心的君主,黄宗羲早就决心将自己贡献给大明朝廷了。

    可是这三天里,黄宗羲两次请求面圣,都被皇后挡了回去,某些国政大事,黄宗羲不敢独自裁决,只有等待永历的意见,才能做出处置,军国大事无不需要尽快处理,但是只隔了一道宫墙,却见到皇上,这能不让黄宗羲等大臣们着急吗?

    皇宫并不是很大,赶来朝拜的大臣们能够听见里边传来的丝竹之声,还有唱小曲的声音,朝臣们都寻思皇上刚回京,就开始及时享乐,于是各种猜测都出现了,有的认为皇上沉迷于女色之中;有的说是皇上太累了,要放松一下;甚至还有小道消息说是皇上在湖北带回了一个女子,要立为妃子,此时正在后宫亲热。

    不过黄宗羲却认为永历不是贪图享乐的皇帝,虽然自己两次请求觐见,都被皇后传懿旨挡了回来,说是皇上身感风寒,正在宫内修养,这几天暂休朝会,等待万岁爷身体康复了,再临朝视政。但是黄宗羲是何等聪明,他看出这也许是皇后的意思,并且肯定皇上只是暂时被迷惑住,早晚肯定会“迷途知返”,回归正途。

    此时永历深夜来访,黄宗羲当然高兴,心想自己果然没有看错皇上,当然高兴,便开心地笑了起来。永历也算是了解黄宗羲,看到黄宗羲还没有行礼,却对自己先笑了,知道这是释然的微笑,于是也笑了起来,一切尽在不言中。

    黄宗羲躬身就要跪下,永历一把搀住他,说道:“黄爱卿不用多礼,快起来,你还要给朕说说近两天有什么国事,朕可是误事了——”

    看到永历有些尴尬,黄宗羲急道:“陛下连日劳累,休息几日也是应该的,前日确实有广东送来急报,顾大人和姜伯爷上奏,周鹏率军渡海抵达琼州后,绕过五指山,在保亭遭遇英军阻击,首战失利。经过探查英军兵力三千,一千英格兰兵,两千印度土兵,大部都用火器,还有数十门大炮,火力十分强大。周鹏第一次派兵进行试探,就遭到英军的狙击,战损很大,所以周鹏下令停止进攻,在五指山下驻营,派人回广东报信,请求拨给大炮和火枪,没有火器,就算能把英军赶走,恐怕损失也会很大!”

    永历点了点头,说道:“周鹏这样做是对的,英军的火器犀利,第三军团又都是步卒,装备的火器又少,就算是周鹏有几门红夷大炮,可能与英军的大炮相比,也不算什么,除非是我们把新式大炮运过去,而且数量也要多,可是路途遥远,这可难办啊——”

    “除非有一支水军,能赶去琼州岛,从岛外将其包围,断其后路,或者派出数万军队发动强攻,也有一定胜算。可是琼州乃是疲敝之地,物产不多,派出大军后,需要由大陆运去粮草,而且雷州海峡容易被清军船队截断。”黄宗羲说道。

    “归根到底还是咱们大明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不然也由不得西洋人在咱们的海疆猖狂!”永历愤恨地说道。

    “陛下,现今造船厂还造不出能战胜西洋战船的大船,方大人已经派人去各地寻访民间造船高手,最好是能找到当年能造‘宝船’的工匠后人,我们将宝船造出来,也未必不是西洋人的对手?”黄宗羲说道。

    “很好,希望方大人早日找到这些工匠后人,另外朕派去澳门的乔贵乐回来了吗?那个查克找没找到?”永历问道。

    “回禀陛下,还没有消息传回来”黄宗羲答道。

    永历走到一张桌子后,桌子上堆满了奏折,随便拿起一本,翻开后,永历看到原来这是一本弹劾钱三海的奏折,乃是御史徐迈参奏钱三海的。

    钱三海现在是吴淞口总兵,大明正二品将军,自两个月前养好伤后,就领军驻防吴淞城,这怎么被御史参奏了呢?

    永历感觉很奇怪,便细细读了起来。奏折上讲,钱三海勾结不法商人,由长江口走私大明内地货物出洋,并派军船护航,不让税吏登船检查,以此偷逃税款。

    看完以后,永历的眉毛都拧在一起了,心道:钱三海这才做了两个月的吴淞总兵,难道就蜕化变质了?竟然敢贪赃枉法,官商勾结,致国法军纪于不顾。

    永历又看了一眼,在奏折的最后,有黄宗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