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一百五十章 大战序幕(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章 大战序幕(上) (第2/2页)

侍郎,竟希这个礼部官员看的长远,真是有些羞愧。

    永历又点头道:“刘体纯已经率第四军团到达郑州和洛阳,正沿黄河和潼关一线布防,而且王辅臣去年年初大败一场,实力大损,就算是一年来有所恢复,他也未必是刘体纯的对手,只是刘体纯一人掌管数万人马,身边没有一个像样的参谋,朕很忧心啊!”

    黄宗羲也点点头,接话道:“是呀,刘国公英勇不凡,可是有时候太急躁了,前些日子曾经上奏,请求朝廷派一个稳重机智的人过去。”

    永历问道:“那黄爱卿看,派谁去好呢?”

    黄宗羲摇下头,答道:“还是先问问兵部左侍郎肖大人的意见吧?”

    “呃”肖学礼顿了一下,希一眼,说道:“自陛下东山再起,廖大人屡出奇策,有当年刘基之风范,臣以为请廖大人出马,前往河南协助刘国公,必会马到成功!”

    廖文希刚要说话,但是马上又止住了。

    其实永历和黄宗羲早就商议好了,派出廖文希前往河南,廖文希虽是文官,但自从井冈山以来,也算是兢兢业业,而且此人颇有才智,让他前往第四军团,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永历心中并不信任廖文希,此人太阴暗了,当年他建议屠杀自己的“恩主”贾氏一族,就可以看出其人阴险毒辣。还有永历总感觉皇后杨灵秀背后由他的影子,因为五年前就是他出的主意,让自己立的杨灵秀为后。

    前些日子,虽然他不在南京,但是不能说明他不是“大皇子党”,当时的两党之争,可能有他在暗中参与。现在派他去河南,正好可以调走他,也省得他在南京暗中兴风作浪。

    廖文希没有说话,他猜到万岁爷早就有此意了,如果自己提出异议,就是着相了,会引起万岁爷的不悦,不管如何,最后还是得北上河南。

    于是廖文希站起来,对着永历躬身道:“臣愿为陛下分忧,不过臣请求陛下,臣去河南之后,可以暂时掌管中原锦衣卫,以求获得更多的消息,为刘国公做好参谋。”

    永历想了想,觉得廖文希的请求并不过分,于是点头道:“好吧,此事你可以去找张迪,让他给你河南、陕西、山西等地锦衣卫的联络方法,你可以暂时指挥那里的锦衣卫。”

    “谢陛下!”廖文希躬身跪倒。

    “起来吧!”永历说道。

    等廖文希起身后,永历转向黄宗羲说道:“姚大榜对重庆屡攻不下,又派人来要增援了,他可真会狮子大开口,竟然向朕要五万援军和三十门新式大炮,你看怎么办好呢?”

    黄宗羲想了想,说道:“重庆地势高耸,确实是易守难攻,湘西特别军团兵力不过五万,与重庆守军也相差无几,而且那个满清重庆知府算是一个能人,将重庆守得滴水不漏,姚大榜要攻克重庆,难度很大啊!”

    永历摆摆手,高声说道:“难度大也要上,不要整天跟朕要这要那,姚大榜伸手伸惯了,这股歪风必须制止住,不然朕有多少东西,不都的被他们要光了?这样吧,由湖北和湖南拨给姚大榜两万新军,再加上五门新式大炮,一百支新式火枪,三十万两军饷。”

    说到这里,永历顿了一下,然后对黄宗羲继续说道:“你拟旨,告诉姚大榜,朕再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到了谷雨,他还攻不下重庆,那他就回南京来吧,朕可以把湘西军团交给别人!”

    黄宗羲点头应是。

    永历接着说道:“清廷准备南下与朕决战,他们的小皇帝也可能会亲自领军出征,到时候,为了鼓舞士气,朕也会御驾亲征,诸位说说,谁可为南京留守啊?”

    这一问,让众臣都沉默了,谁也没有贸然说话,因为留守南京事关重大,得需要一个深得皇上信任,还要威望和能力并重的人才行。

    黄宗羲说道:“陛下,晋王尚在病中,不过近日已有些起色,晋王嗣子李嗣兴一直留在南京服侍,如果陛下北征,可以让李嗣兴暂领江南军务,再把吴淞口的毛八重调回南京,担任南京城守,毛八重随陛下亲征护驾,如此可否?”

    永历一听,转向其他人,问道:“黄大人的提议,你们认为如何啊?”

    众人纷纷称是,对黄宗羲的意见表示赞同。

    永历又问道:“这是一场决战,谁赢了,谁就可能是天下之主,满清输不起,朕也输不起,朕要是御驾亲征,还需要一个谋臣随朕,朕想让黄爱卿跟着朕,可是京内需要有人代朕处理政务,朕想让顾炎武、王夫之回来,再有方以智,三位内阁大学士共同处理朝政,你们以为如何?”

    几天前,黄宗羲就从永历那里得知了这个决定,他本人并不反对,反而颇有些兴奋,如果能参与这场大战,将来想不青史留名都难。

    众臣听后,都没有出言反对,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接着黄宗羲拟旨,调远在广东的顾炎武、重庆的王夫之立刻回京,还有钱三海也要离开吴淞口,入京任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