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作品前言_第一章 回家 (3) (第1/2页)
好不容易车到镇上,停在镇政府的门口,刚一停稳,车上的人就蜂拥着往下挤,洪有兰临下车,再一次感激的对他说:“谢谢侬。“梁安邦摆摆手说:“你已经谢过了,不用再谢。” 等人走松了才不慌不忙拿起背包下车。刚踏出车门,早在镇政府大门口等候的二哥看见他叫道:“细佬,在这在这。” 几天前他要回家,给大队里打了个电话,请大队的人给家里人说一声自己今天到家。家里到镇上有三四里路,走回去还要拿东西够呛,梁安邦一看二哥比几年前老多了,不到四十岁的人竟然有了皱纹,同样汗流满面,在车门口一把接过他手中的包,问就只有这些?梁安邦笑笑说其他的都留在学校,支援那些比我更困难的学弟。 二哥看了看几年没见面的老细,比去上学要沉稳得多也成熟得多,真正是潇洒英俊的好儿郎,嘴动了动说:“好,咱回屋,咱爸咱妈可等急了,早几天知道侬要回来就不住念叨老细哪时哪时到,要俺不要到时忘记了来接侬。” 嘴说着,眼里却依稀闪动着动情的泪光,是啊!谁叫几年未见,血浓于水的亲情,搁谁身上不想念呢?梁安邦眼圈也有点发红,哽咽地问了句:“咱爸咱妈身体还好吧?”等二哥点点头说好着呢,记起今天最重要的事,对二哥说你在这里等会我,我得到政府报到去,去去就来。一边说一边挥着手向院内走去。 龙墩镇政府并没有多大变化,仍然是一栋老旧的三层混凝土建筑在大院南边上,正对大门的是一排瓦房,紧靠北边上的是更久的一栋两层预制块楼房,这一栋基本是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宿舍,办公机构都在三层楼上。梁安邦向三层办公楼走去,刚到楼脚下,一个熟悉的人影叫住了他:“咦,侬不是安邦吗?” 熟悉的声音,依然熟悉的面孔,这不是教他初二初三的班主任洪老师么,她怎么到镇政府来了?按捺住内心的疑问,他用恭敬的语气回答:“洪老师,是我,我安邦啊!” “真的是侬,安邦,侬到这儿有么事哦?” “洪老师,我今年毕业啊,分到这儿的。” “哦,这样啊,侬这不是来报到的,真快啊,一晃侬就大学毕业了," 洪友灵好像一时陷入了回忆,带点感叹道"怎么,真的打算报效家乡了?” 这话是有缘故的,作为她的得意弟子,洪老师是很关注他。当年梁安邦的分数高于重点大学,但他没有去重点大学而是上了省农学院,虽是大学却只是一般的大学,省内都招不到多少生的,而梁安邦愿意报考农学院是他从小看见农民的辛苦,想以自己的学识来回报家乡的父老,能尽一己之力帮助一年忙到头却总没过过舒心日子的父老乡亲走上一条致富之路,正如他的高考作文里所写:我的家乡我的父老,在文中他详述了农民的艰苦,历朝历代苦的不都是老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作文里充满感情地写了家乡父老的生活之苦,然后他提出自己的理想,要尽毕生之力为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奉献自己的才智,奉献自己为他们服务,最好的选择就是报考农学院学一身本领回家乡。高考语文150分的卷面他自然是高分,140分只少一分,而在超线志向不改,连一向得意他的班主任也只得长叹一声随他,说你以后可不要怪老师没有提醒你,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由此在当时的南江一中也出了名,没见过这样傻帽的高材生,这可是应届生,梁安邦在校内考分数一数二却不去上重点名牌大学,偏偏选个毫无名气的农学院而且是个没几个学生愿意读的那种大学。梁安邦倒不觉得自己的选择有多大不对,四年的学习反倒是觉得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听老师的话里有感叹之意,用更加恭敬的语气说:“我自己提出要回家乡的,我当初选的专业就跟家乡有关。” “也好,在自己家乡好办事,对了,侬是上楼去找人吧,报到的东西带来了么,跟俺上去,俺带侬去书记,马书记也是俺乡的,湖东马家村,好和气的一个人。” “老师,你------”梁安邦疑惑地说。 “呵呵,侬还不知道,俺在侬初三毕业后就转到乡里来了,一直到现在。” “这样啊,真是太好了,老师,以前你带我,今天又能向老师你请教,我真高兴。”说着,梁安邦的脸因为激动都有些涨红,真是意外,初三那年要不是洪老师力主要他报考高中那有今天的他,也许他正在哪个城市的角落里打工,更谈不上一腔的抱负,考上大学的第一年到大学报到后给老师写的信除了高中三年的班主任莫老师就是初三的洪老师,可惜洪老师一直没回信,原来如此。 “说不上请教,现在俺俩是同事,有问题互相商量。”洪友灵一边说,一边带他走上二楼,“老师永远是我的老师,你永远是我心中的一位恩师。”梁安邦带着点低沉的语气说。洪友灵显然很高兴他的这种态度,笑笑指着二楼靠楼道的一间说就这里,门上挂着书记办公室,门开着,但洪友灵仍然用指头轻轻敲了敲门,问:“马书记在么?” 房里响起中气十足的男中音:“请进。” 洪友灵推开门,带着笑意说:“马书记,今天俺可给侬带了一个正宗大学生来。”回身一指梁安邦,“俺初中的得意弟子,梁安邦。” 不等梁安邦说话,在办公桌后的马书记说:“哦,洪书记说的是小梁啊,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