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玻璃 (第2/2页)
到这个食盐,朱伟迪又动了下早就存着的改革盐政的心思。 大明按户籍纳税的七千多万人口,每年不算私盐,盐产量是6亿斤左右,(一斤折合现在596克),这样大量的盐,盐税最多时却只收上来250万两白银。而天启六年,一年盐税也就五十万两多一点,这样的情况下,管盐政的官员们还在要朝廷减盐税免除百姓负担。 历史上的那个二货少年崇祯,在崇祯元年,就直接在东林党的文官们忽悠下把盐税减到了只收上20多万两,他都要穷死了还断自己的财源,完全是作死。 朱伟迪在上台后专门研究过一阵子的盐政,查过不少的历史资料,发现:户籍人口六千万的北宋,年盐产量远不及大明,收到的税却有1200万贯左右,比大明不知高了多少倍。而北宋一斤盐差不多是50文左右,而大明朝一斤盐差不多0.3到0.4两白银(《续文献通考》卷20,《征榷·盐铁》),折合300文钱,盐的零售价大明比北宋还要贵。 朱伟迪不是傻子,很快明白大明盐业的利润都让大盐商与官员们吞了,朝廷只能喝到了一点点的汤水。 这么高的盐价坑苦了天下百姓,朝廷却没得到什么利益,朱伟迪倒是很想把大明的盐专卖制度废去。 不过,经过上一次那借贷记账法事件后,朱伟迪现在要变革制度时不会再拍拍脑袋就做决定。对改革盐政这件事,细想了下很快明白文官们绝对不会同意,只得果断放弃。 把玻璃烧出后,朱伟迪一直想要的化学仪器很快便有了着落。当然,他是不会去让工匠们直接凭借经验去吹,那吹出来的东西形状和大小都无法统一。 他翻过技术史,记得玻璃的直接模型成型技术。这种技术也只是需要一个概念,只用把熟铁打造成两半对开的烧瓶、曲颈瓶与试管等各种容器模型,沾起玻璃汁往里面吹,成型之后打开模子,切齐瓶口,再用东西打磨掉因为模子接缝而形成的细线,这就成了。没有任何技术障碍,吹出来就是各个规格完全统一,完全标准化的瓶子器皿。 朱伟迪希望的化学实验器材也初步到位,只是玻璃的热处理技术还不到位,想要做出能放在酒精灯上烧的,还需要下功夫研究。 有了玻璃自然是要造镜子的,现在的玻璃虽说有点贵,但是再怎么也比青铜镜要便宜得多。 朱伟迪也懒得去用水银贴锡法,那种方法太慢,贴锡要一个月,工人们还要忍受充满水银的有毒环境,他自然是要研究出更好的银镜反应法,银镜反应法,唯一的技术难点就在葡萄糖溶液,那个倒是有点麻烦,用盐酸处理淀粉,工艺流程很多,还需要慢慢研究。 玻璃制造成功后,朱伟迪最关注的自然是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显微镜的镜片磨制却是一直都没有多少进展,朱伟迪去过问了一下后很快发现自己又做傻事了,他这想起早期的半手工磨制技术是造不出倍率较高的显微镜镜片的。 显微镜发明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倍率都非常低,唯有列文虎克才能做出直径为2~4毫米、放大倍率高达120~270倍的单一镜片,并以之观察一微米大小的微生物。但是他对于自己的造镜工艺始终保密,而他也成功地保密了250年之久。 实际上,所有人都认为列文虎克在磨制超薄型镜片上有独特天赋,又下了苦工。很长时间以来,欧洲所有制镜专家学者无不在向虎克学习,始终走打磨路线,没日没夜地磨镜片。直到1950年左右,一个美国人才戳穿了虎克的秘密——列文虎克的镜片,根本不是用磨出来的,以19世纪中期以前的技术,也不可能磨的出来。 列文虎克制造显然镜的方法也不难,让玻璃工坊的玻璃匠先烧制一根细细的玻璃棒,就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学生用来搅拌烧杯的那种东西。然后手持两端,把中部在火焰上烤软,再拉成两半。此时,原本中间的部份就变成细长的样子。然后,再把这细细的一端斜着拿到火上仔细烧烤,此时融化玻璃汁就会顺着这半截玻璃棒流下来,直到尖端的时候,就会凝成一滴泪滴似的玻璃珠。 虎克的显微镜片完全是靠重力和液体表面张力等形成的凸透镜,实际上完全没有任何打磨工序。根据同样的原理,还可用烧细拉伸但并未烧断的玻璃棒,以夹具夹住两端烧烤其中间部份,经由巧妙的角度与时机调整来烧烤其中央使之半液化,以制造各种形状的透镜。虽然这没法解决色差的问题,但是制造速度非常快,并且成本极低。 想要随心所欲造出各种凸透镜,需要相当的经验。但是这种制镜方法不需费时打磨,工匠可以在短时间内不断尝试,积累经验的速度快,估计很快便会有成效。 朱伟迪也清楚,玻璃烧制技术也不是已经没有改进的余地了,普通玻璃折射度不够,并不是很适合做望远镜和显微镜,要造好的光学器材,还是需要光学玻璃。 光学玻璃具体如何造,朱伟迪就不是太清楚了,他只记得要加入适量的铅或是铅的化合物,要隔绝火焰在密闭的容器中制取,这样才能避免煤中的硫与铅反应影响玻璃质量。光学玻璃中要添加多少铅之类的技术问题,也只有让工匠们慢慢去摸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