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云榜_第三十七章 速战速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速战速决 (第1/2页)

    大军一路北上,战事果如众将所料那般,冯道济少了钱傅威的策应,已然缺失一臂,以区区汾州之力与朝廷大军抗衡,纵然冯道济又强行征调了大量军力,拥兵三万,可看来却只是乌合之众,根本无力与御林军抗衡。

    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汾州城。

    然而,大好的势头,却在三日后陡然传来战局逆转的败报————冠军大将军赵无常率领的前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城拔寨北上,竟中了冯道济诱敌深入之计,进军途中猛遭伏击惨败,死伤近万人,赵无常也被乱箭射中,险些丢了性命!

    败报传来,军心震动,太子李彦火速召集三军将领帐中商议对策。

    前军两万,一夜之间竟折损了近万人,主将还险些丧命。

    赵无常无颜面对众将。这纵横沙场大半生的老将军,如今却大败于冯道济手下,这其中自然有骄兵必败的原因,但也足可见得冯道济的用兵韬略果然非同凡响。

    自进入汾州地界后,大军便开始了攻城拔寨的大小战事,其间便已折损了不少人,如今再折损万人,除却晋王主掌的后军八千人外,可投入战斗使用的已不足四万人。

    如此一看,与汾州军相比,也已是势均力敌,更何况古来兵家便有言:攻城者,需十倍于敌方可战。而就眼下的兵力而言,攻城胜算无望。

    初临败绩,汾州军兵锋正盛,不少将领已产生了畏惧心理,竟提出要朝廷调派援军的要求。

    “朝廷眼下正是用兵之际,十万大军尚在东南江淮一线与吴人血战,又哪来多余的援军可用?此事不要再提,势均力敌又如何?此一战,不破汾州城,谁也别想回去!”李彦大怒,当即便否定了将军们的提议。

    畏敌惧战的心理,悄然间开始在军中弥漫开来。

    “岂有此理,不过初逢败绩,就如此惧战,竟还配做将军!”遣散众将,李彦懊恼至极。

    此刻帐中,就只有行军司马萧野、詹事沈玉璋和败将赵无常三人。

    魏王李克方才也来了,只是却始终一言不发,只当了个虔诚的听众。萧野与他略略点头表示招呼,略略注意了一下他身旁那个白色素衣一脸阴柔妩媚的男人。

    看他那衣袍上的阴阳图案,萧野料定此人必是阴阳一派的弟子。

    那是个江湖上颇为神秘的学说门派,主论阴阳,门中多奇人异士,在江湖中颇负盛名。

    看来,魏王李克结交盛广,除了朝中文武以及王孙贵胄外,与江湖奇人也深有交情。

    那江湖上号称荆楚第一剑客的荆无命如今对他如此效忠,便是最好的证明!

    朝廷大军征讨叛逆,出现败绩确实令人堪忧,这首当其冲的便是会影响到朝廷的威望,使得那些原本就蠢蠢欲动的诸侯们更加壮足胆色,而李彦要是真向朝廷求援的话,后果令人堪忧。

    再者,朝廷眼下确实也是无兵可调。

    大秦虽号称兵甲百万,但历经百年乱世,人丁锐减,又哪有什么百万大军,不过虚张声势罢了。

    萧野虽不是兵部要员,不知具体数目,但以目下所观,大秦虽然至少也有甲士七十万,可其中四十万却掌握在十二军镇手中。

    幽州的天雄军,可就拥兵十五万!另有定国军八万、武威军五万、镇南军五万,这势力雄厚的四大军镇就占了三十三万。

    八万禁军驻守京畿,那是烈帝的掌中精锐,保卫帝都安危,帝国最后的守备力量,是不可能随意调遣的。另外御林军十二万,五万调往江淮一线,一万作为预备部队留守大营,也就只剩下这北上的六万人了。

    至于最后那十万,是散布于全国各地的地方士卒,平时只管辖区内缉拿盗匪等事宜,根本无力行军作战。

    宇文复的大军虽有十万,但大部分抽调的也都是东南各郡的地方武卒以及几个边陲军镇的力量。

    但从眼下的情形来看,冯道济果然带兵有方,竟能将汾州军训练得如此有素。

    方才众将议论时,萧野也是一言未发,这倒不是因为他无话可说,而是觉得有些话当时即使是说了也收不到效果。

    “殿下无需动怒,胜败乃兵家常事,又何必为一时之失而动了怒气?越是到临危时刻,人越是需要冷静处之。正所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方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听他这么一说,李彦脸上少了些许怒气。他方才气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