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修道逍遥游_308 惊天大采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08 惊天大采购 (第2/2页)

过一个山口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的袭击。

    还好,对方只有不到300人,也没啥重武器,双方战斗了一个小时,敌人丢下了100多具尸体撤退了。而她们只有两名战士负伤。这还是因为他们有贵重货物要押运,否则剩下那100多人甚至可以全歼的。

    杨琴亲身感受了两次矿区之后,徐亮让她先回到了腾充。这种采购又无聊又危险,她出面两次就可以了,后面的主要还是靠徐亮自己。

    接下来,徐亮带人又跑了两家矿区,顺利采购回了5000万欧元的毛料。这时候平洲大公盘开幕了。徐亮只能先放下缅国的采购,回到了国内,和杨琴胡克昌汇合,带着团队,杀向平洲。

    平洲位于粤省的禅城,平洲玉器街在玉石行业内相当出名,产销量全国最大,位居全国四大玉器市场之首,以加工翡翠A货光身玉器而远近闻名。平洲玉器产品主要有玉镯、玉扣、鸡心和吊胆,其加工技术精湛,尤以玉扣品种居多,样样俱全,让“平洲扣“闻名遐迩,每年都有不少东南亚游客慕名而来。

    说起平洲的玉石市场,不得不提前陈家三兄弟。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陈广、陈作荣、陈锐南三兄弟创办的平洲平东墩头玉器加工厂,承接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玉器发外加工业务,以加工光身件为主。由于陈锐南先生管理有方,加上洗脚上田的玉器厂工人刻苦敬业,在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几个发外加工点中,墩头玉器厂的加工技术最好、质量最佳,业务量不断增加,为集体挣取可观的加工费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玉器设计、加工、制作的技术人才。

    改革开放以后,平洲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墩头玉器厂的技术工人以及散落平洲各地的玉器老行尊、能工巧匠,纷纷自筹资金,到云南华缅边境一带的腾冲、盈江、章风、瑞丽、宛町采购缅国翡翠玉石回来进行家庭作坊式的加工产销玉器成品。

    由于平洲玉器同行擅长做光身件,不但质量好、工艺佳,而且售价廉,很快就蜚声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的玉器界。全国各地的玉器商贩直接到平洲平东墩头村上门采购玉器成品,平洲玉器市场由此形成。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平洲玉器市场,到90年代中期销售产值已增至过亿元。目前年产值已超过20亿元。

    三兄弟中,老大陈广生前是国营羊城南方玉雕工艺厂的玉雕大师。如今,老大和老五已经谢世,只剩下62岁的陈锐南,这位玉器老行尊是当年平洲与玉器结缘的开山鼻祖及玉器产业引路人。

    后来,梁晃林接过了陈氏三兄弟的衣钵。平洲当地人梁晃林也是老资历的玉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梁晃林就开始参加缅国仰光的公盘,不仅在当时平洲的玉器商中数一数二,在缅国的玉石公司中也颇为知名。更难得的是,他在缅国人脉甚广,不仅与缅国最大的几家翡翠原石开采公司老板交情好,与控制翡翠矿业的缅国政府军方高层也有交往。

    在他的努力下,缅国的毛料从2002年起直接运送到平洲。2003年7月,平洲珠宝玉器协会借鉴缅国公盘的形式,办起平洲公盘。作为缅国以外颇具规模的玉石投标交易会,平洲公盘举办频率比缅国要高得多,现在每年都开盘20多次。

    在国内,很难找到一个像平洲珠宝玉器协会这样庞大的民间商业组织。据说,这只是一个村里办的协会,但有36000多个会员,遍及全国所有的省份和13个国家,其中缅国籍的会员就有160多个。

    其实华国最早的玉石加工和贸易就是在腾充等华缅边境地带开始的,多年前只是因为那些地方市场很不规范,交易成本过高,所以被粤省人和闵省人把市场给迁移到了平洲。而现在,徐亮又要开始反向cao作了。他心里对陈氏三兄弟几位前辈充满了歉意。没办法,利益冲突,几年后,杨琴将会被他扶持为腾充玉石行业的女王的。

    徐亮不是第一次来禅城了,之前他曾经有个病人就是这边的,那个做家电生意的陈弘正就是禅城人,当时他在禅城陈家住了好多天,还陪着陈弘正跑了好多地方,最后在他的治疗下,陈弘正的身体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观,恢复了硬朗。也是在禅城,徐亮彻底孵化了金蝉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