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 (第3/5页)
我们所说的“悟”。 我们都曾经会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除了科学研究之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往往都不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也不是那些愚笨的倒数者,更多的则是中间生,即成绩不好也不赖的那种。 社会往往就这样,待到你领悟到这一点的时候,往往已只有空嗟叹的份儿了。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差别的原因之一吧。 现实的差距总要比书本大得多,也更有说服力。但这么说,绝非等于说这部分人便不读书,而是这些人读书的方法和形式不同而已。 这确是一种值得推敲和深入研究的方式,现实是他们确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或许是因为他们彰显了自己的个性?这些应当是留待教育学家研究的问题,我们且不过多地讨论,只是谈一些象我们这种普通人才有的感受。 读书是需要分时段的,我所说的读书当然是指成年人的那种脱离课堂的读书。 这种摆脱了成绩约束的读书是我一惯追求的梦想,我曾无数次想象过这种随心所欲地读书的快感与愉悦:不论什么题材,没有任何障碍,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将是如何赏心悦目的一件事情啊。 因此,我敢断言,不少人都会有象经营家那样束之高阁的经历,象我这种曾经被认为是优秀的人则往往做得更绝,我干脆将课堂里的那些书付之一炬以示自己的决裂。 我也曾动过创造一番声迹的念头,却终没有勇气说出口。说出来,大家或许不信,象我,一个自诩要当作家的人,居然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名著,尽管也常将名著置于案头,却多是做做样子,总企图引起什么人的注意,以博得人们几句关于好学之类的可怜的赞扬。 说起来,还是浮躁,并非自己不想读,而是实在无法读下去,尤其讨厌那些太长的人名地名,外国人真******坏,常干侵略的事,连起个名字也这样长,刚一读过,常常便忘了,总读不过两三页就厌倦了。 居然也叫名著?莫不是自封的?这便是我的理由,但我还能意识到,不学无术终究是心虚的,如果不能尽快地让自己有所作为,虽然已没有了成绩作为检验,长期地夸夸其谈总有穿帮的一天。 怎样才算有所作为呢?似乎应该发表点儿什么,但我实在没有作文的能力,对外投稿的那些自都是些无病呻吟的徒子浪费邮资的涂鸦之作,但我还是禁不住要这样做,总期望能有意外发生。 意外当然是没有的,我只能强迫自己,强迫自己也没用,便又为自己找理由,说因为考试而耽误了自己。 其实,这些理由是虚弱的无法站得住脚的,独有“自己绝非具有文学才能的人”这样一个现实却偏偏不肯承认,尽管有时候我甚至对自己感到了绝望。 我发现但我实不愿说出口,我是争强好胜的,争强好胜必虚伪。上学的时候这样,毕业之后就更强烈了。 不过,毕业之后与上学的时候又有不同,上学的时候尚有顶令人讨厌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努力,毕业之后则完全要靠人的两片嘴皮去说了。 关于毕业之后的事儿前面的讲述已多有提及,但咱们的读书既然定位在毕业之后,有些事还是必须要提的。 按说毕业之后自己盼望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原该认真地读一些书,可我又实在读不下去。 这一段应该是我读书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我是迷茫的,我不停地问自己,难道我选错了职业?我原是该做教师的,因为我自以为有不错的口才,但临到人前却往往又结巴起来。 做教师或许会不一样,因为教师是居高临下面对学生的职业。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尽管我仍保持着必要的矜持,但我知道自己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如果发展好了,同样会有居高临下的机会。 关键的却是不能居高临下之前,我是不会处的,我不愿参加他们没日没夜地玩扑克或者随心所欲地喝闲酒,尽管似乎这样能够博得较高的威信,尽管我已无法读书,但我还是认为那是浪费生命。因此,到至关重要的民主评议的时候,我的得票是极低的。 原以为是自己不参加他们的结果,到后来才知道,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如果平凡得象一张白纸是不容易树立威信的,而倘若非要出风头则又佼佼者易折,但如果自己能够居高临下便又不同了。 于是,我便以自己只宜做一把手来安慰自己,而且居然从某位大人物的传记中证实了这种人必大有作为的证据。 这种想法无疑是狂妄的,可不敢说出口,否则必又会成为笑料而让人笑掉大牙。 幸亏我没有说出来,但有些事尽管不说出口,行事却常常要表现出来,白惹来一阵嘲笑,一些不雅的诨号不期而至。 其实,关键还是不能居高临下的原因,从未见有人敢当面叫一把手的诨号,尽管有人私底下给他取的诨号更风趣更幽默,但还要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为尊者讳”。 我不知道该怎样与他们相处,因为我手里别无一点儿长权,便又埋怨自己选错了职业,可强烈的适应感又在明确地告诉我,不干这又能干什么呢?怪只能怪自己太过狂妄。 那一段,虽有着强烈的愿望,书却是无法读了。既无法读书,必要迷恋电视。当然,其他节目都被认为是假的,自是不会去看,唯一的迷恋便是《动物世界》,早早地就要等待,唯恐错过了,这等待竟也是一种寄托。 ——那肯定是最真实的,或许整个世界就是一个食物链,每一个链结既是强者又是弱者,而且毫不讳言,强者便要毫不容情地捕猎,而弱者则只能无助地被捕猎,残酷而又公道,否则任谁都别想活。 想着,却又会突然地意识到这《动物世界》居然也是人拍摄的,这说明人终究是要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念及此,竟是惶惶然。 如果非要把读书分段,不,准确地说,从我个人的经历看,到目前为止,关于读书是可以客观分段的,因为处于一帆风顺的环境人是不容易改变的,必要有挫折,才能够有突破,即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 读书也这样。因为现在终究不是上学的时候有学习成绩在作怪,而是随心所欲完全凭个人的修养了。 按照这样的原则,加上刚才所说的第一段,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段,至于以后是否还可以继续再分则只能是以后的事儿了。 依着顺序,第二段便是我考公务员的那一段。关于这一段,前面的讲述已有提及,便不再赘述。在这里,着重将第三段,即现在这一段。 这一段,正是我尝试着经商失败自觉百无一用的颓废期。——官场就是这样折磨人,把其当作一生的事业来追求,终日里小心翼翼总算有了结果却被人当成异己,稍不留心就坠入谷底,待要从谷底爬上来,费劲了气力且不说,早已过了人生的黄金期,还想再做什么事? 但只要还没有彻底绝望,人就要挣扎,即使挣扎无效。——那位欣赏我的邻县领导,或许便是我的贵人,但由于他的失败,也让我再度坠入了深渊。 这实在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赌注便是人的一生,当我终于肯冷静下来找原因时,却只涌上了这么一句感叹,因为除了任谁都会的组织协调之外,我别无所长,再加上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