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四章 军功制 (第1/2页)
燕国,基城。 “主公,眼下燕国军民虽慑服于您之声威,但并无发自内心之拥护,此事不得不警醒。 此外,吾燕国地窄民少,再加上此前士卒待遇较差、军中贪腐之气又甚重,故而兵力本就较少; 再加上此番与匈奴之战,兵卒死伤者达八万之众,普通百姓亦是有三十余万罹难。 如今吾等虽收拢了各地残兵,但总数不过二十万之数; 另外,虽然数战将匈奴打的惨败,可军中整体士气还是略显低弱。 而南方齐国与吾燕国有隙,其他势力亦大多不与吾燕国交好; 再加上此时元汉与光汉正在进行大战,无暇顾及各个诸侯国,倘若其他诸侯国忌惮于吾军击败了匈奴之实力,联合举兵来攻,那可就麻烦了。 最后,主公虽已实际掌控燕国,可尚需多方走动,使得元汉王朝下诏承认方可。 若不然,元汉王朝恼怒之下,说不得会直接派遣出大军,而其他诸侯国到时恐怕只会看好戏。 毕竟,如今之燕国有了主公,原本的局势便被彻底搅乱了,那些人怕是容不得一个猛虎的崛起。” 丰辰毕竟也是燕国中数一数二的栋梁之臣,对于各方局势却是看的十分透彻。 冯易点点头,开始沉思起来。 这燕国地域很小,境内总共不到二十座城池,人才亦是极为稀少,反正他召见了一大批所谓的贤才,却是根本未曾见到一个能让他满意的。 无奈之下,只能是矮个中挑大的,暂时征召了一些人维持政务的运转。 而说来说去,当务之急还是军队以及士气的问题。 没有了紫霄卫,没有了一系列猛将、智将,这点确实让人头疼。 沉思良久之后,冯易却是忽的双眼一亮,而后笑道: “匈奴此次为祸可是基本上将燕国的大小权贵给祸害了个遍,再加上吾等处理的那些人,眼下燕国境内可是有大片土地正处于无主之状态下。 既然如此,那吾燕军便从今日起开始施行军功之制!” 丰辰、骆飞羽以及汤俊皆是一愣,眼中透出疑惑之色,这什么军功制与增强军力和提升士气有什么关系吗? “军功制共分五大等十小等,百夫长及以下普通士卒按照杀敌人数来进行统计,百夫长以上指挥将官按照指挥大战胜负以及麾下士卒总体杀敌数量来统计。 具体来讲,十等由低到高分别为:从公士、公士、从公夫、公夫、从公长、公长、从公尉、公尉、从公卿、公卿。 其中,想要成为从公士,便需要杀敌两人,想要晋升公士,便需杀敌五人; 以此类推,从公夫需杀敌八人,公夫需十二人;从公长需二十人,公长需三十人; 从公尉需四十人,公尉需五十人;从公卿需七十人,公卿需一百人! 至于如何计算,便取敌之心脏为证吧。 作战之中,只要一人杀死敌军,十人小队的其他同伴便必须掩护杀敌者取敌之心脏; 不论大战小战,只要鸣金收兵,登记军功之主簿便需立刻进行登记,并将心脏妥善安置,以备查验核实。 军功之制容不得丝毫弄虚作假,凡取阵亡友军或屠戮百姓攫取心脏者,立斩不赦! 同时其主官及小队成员皆需受到连坐,按律严惩! 而只要达到相应勋位,便可获得相应的奖赏。 从公士奖赏银币三十枚并良田一亩,公士奖赏金币一枚并良田三亩; 从公夫奖赏金币三枚并良田八亩,公夫奖赏金币五枚并良田十五亩; 从公长奖赏金币十枚并良田三十亩,公长奖赏金币二十枚并良田五十亩; 从公尉奖赏金币五十枚并良田八十亩,公尉奖赏金币百枚并良田一百二十亩; 从公卿奖赏金币三百枚并良田两百亩,公卿奖赏金币八百枚并良田三百亩! 百夫长以上将官采用另外的计算方式,奖赏制度相统一。 此外,勋位越高,亦是越能获得一些其他的好处。 比如达到一定勋位之后,便能够使用功勋换取亲近之人恢复庶民身份的权力等。 当然,那些个奴隶亦是可以通过奋勇杀敌赚取功勋,以此来恢复自己的自由身。 诸位以为此法如何?” 冯易说完问询似的看向丰辰几人,可丰辰三人此时早已经陷入了目瞪口呆的惊愕之中,一时之间根本难以回过神来。 为啥同样都是顶着一个脑袋,可这思维上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这个军功制岂能用好来形容啊,简直太惊才绝艳了! 如此妙法,别说是普通人会动心了,即便是他们三人都有些渴望了…… “主公!此法若颁布,整个燕国怕是会沸腾一片! 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