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8章 梦回二十七 爱你 一 (第1/2页)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里直接用杨贵妃和赵飞燕来比宝钗和黛玉,却是有些突兀的,此处确实不太能理解曹雪芹为什么要如此比, 当然,如果仅比体态的话,是完全没问题,但杨贵妃和赵飞燕这两人却包含的意味太深长, 因此,此回名恐怕有以下几个意思: 其一,纯粹比体态,那就是曹雪芹有调侃之意, 其二,“戏彩蝶”隐含嫁祸之意,以杨贵妃来比宝钗,几乎就意味着宝钗的“志向”,而且恐怕这其中也有宝钗选皇宫才人的意思, 即宝钗在贾家恐怕是有两手准备的,其中之一就是选才人,但这个概率极低,一个是因为皇商的女子,恐怕皇宫不接纳,二个就算想依靠贾妃的“关系”,但贾妃恐怕对这个不会太上心, 而以上的概率极低,王氏集团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以上这种可能正如之前所说,极可能是一个幌子,即要一直住在贾府的幌子,真正的用意自然是金玉缘! 因此,以杨妃比宝钗,恐怕除了体态,正是为了说明宝钗的“志向”, 其三,而黛玉与赵飞燕一个当然是体态近似,而可能有人会说,赵飞燕也是皇后,这与黛玉应该没关系, 但是!别忘了北静王!即虽然林黛玉边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边丢了宝玉给她的“鹡鸰香串”,而一定拒绝了之后北静王的提亲, 但林黛玉确实和皇族有过“关联”,甚至比宝钗的“关联”还要紧密得多!虽然林黛玉的“志向”和薛宝钗的“志向”是完全相反的, 因此,曹雪芹在这里非常巧妙地一语双关,看起来突兀,实际上蕴含深意! ““【庚辰:《葬花吟》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故用在践花日诸艳毕集之期。】【践花日不论其典与不典,只取其韵耳。】”,“《葬花吟》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也只有只为贬低黛玉、宝玉和曹雪芹而活的脂爷这种地狱之才的“地才”才能想得出, ““话说林黛玉正自悲泣,忽听院门响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送了出来。待要上去问着宝玉,”,黛玉一时伤痛的冲动,竟真的打算去质问宝玉,这都是很写实的,即此时的黛玉,已经不是那个完全理智的黛玉了, 原因自然是黛玉深爱着宝玉, “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但黛玉一刹那便能理智回归,原因当然仍是黛玉深爱着宝玉! (外人注:哎,爱,真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既让人欢喜又让人忧愁的,爱) ““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犹望着门洒了几点泪。【庚辰侧批:四字闪煞颦儿也。】自觉无味,方转身回来,无精打彩的卸了残妆。”,这是极写实的!即并没有渲染黛玉的爱所谓有多“伟大”, “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这是自伤, “黛玉犹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这已经是自怜, “自觉无味,方转身回来”,这却是自省, “无精打彩的卸了残妆”,这甚至都不是让人能同情的了,即黛玉这里本身是有因为自我伤心而错怪了宝玉而自怜自艾的成分在内的, 当然也足见曹雪芹的写实, ““紫鹃雪雁素日知道林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庚辰侧批:画美人之秘诀。】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泪道不干的。”,这里请注意是紫鹃的想法!万不可以此来甚至“定性”林黛玉! 林黛玉如此的原因可总结如下: 其一,黛玉和宝玉之间既然生爱,必然会经历情感的种种忧愁甚至伤心, 其二,黛玉很清晰地看出了宝钗的强势介入,这个担心是始终不能抹去的, 其三,黛玉父母双亡,仅仅因为思念双亲,以及得不到双亲的爱护,以及不能将心里话讲给双亲尤其是母亲听,这些都完全可以让黛玉象以上那样, 其四,黛玉寄人篱下,虽然有贾母的极疼爱,但长辈中也只有贾母一人而已,而且贾母不能时常在身边,另外贾母是完全替代不了母亲以及父亲的角色的, 试想,有至少以上四大理由的林黛玉,她“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