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94章 梦回七十 眼神 (第3/3页)
“时值暮春之际,史湘云无聊,因见柳花飘舞,便偶成一小令,调寄《如梦令》,”,诗社又从史湘云这不开自来, ““其词曰: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这个似乎也没有更多的能超出之前的意思,最多是和陈也俊的春天太短暂, 而当作纯词来看恐怕更有价值, 即曹雪芹之前就差词没作了,此时,虽然之前道桃花社,但中间颇多事中断了,而正是借史湘云此应景突发之词,突然而自然地转到了弥补词的时候, 总之,曹雪芹文字和情节大多都是人意想不到的,这一点也必须要在八十回后着重体现! 如之前明明知道凤姐儿要害尤二姐,但那过程,以及尤二姐之逝,以及尤二姐的逝后,谁能想到竟会是这样! (外人注:极是!也是重要原则之一) ““自己作了,心中得意,便用一条纸儿写好,与宝钗看了,又来找黛玉。黛玉看毕,笑道:"好,也新鲜有趣。我却不能。"湘云笑道:"咱们这几社总没有填词。你明日何不起社填词,改个样儿,岂不新鲜些。"黛玉听了,偶然兴动,便说:"这话说的极是。我如今便请他们去。"说着,一面吩咐预备了几色果点之类,一面就打发人分头去请众人。这里他二人便拟了柳絮之题,又限出几个调来,写了绾在壁上。众人来看时,以柳絮为题,限各色小调。又都看了史湘云的,称赏了一回。宝玉笑道:"这词上我们平常,少不得也要胡诌起来。"于是大家拈阄,宝钗便拈得了《临江仙》,宝琴拈得《西江月》,探春拈得了《南柯子》,黛玉拈得了《唐多令》,宝玉拈得了《蝶恋花》。紫鹃炷了一支梦甜香,【庚辰双行夹批:重建,故又写香。】大家思索起来。一时黛玉有了,写完。接着宝琴宝钗都有了。他三人写完,互相看时,宝钗便笑道:"我先瞧完了你们的,再看我的。"探春笑道:"嗳呀,今儿这香怎么这样快,已剩了三分了。我才有了半首。"因又问宝玉可有了。宝玉虽作了些,只是自己嫌不好,又都抹了,要另作,回头看香,已将烬了。李纨笑道:"这算输了。蕉丫头的半首且写出来。"探春听说,忙写了出来。众人看时,【庚辰双行夹批:却是先看没作完的,总是又变一格也。】上面却只半首《南柯子》,”,以上这个写词的过程曹雪芹也是十分写得比较耐心的,因为与之前作诗的过程有些相似,对于相似的情节、文字和感觉,如曹雪芹这样的人来说,恐怕是比较忌讳来写的, ““写道是: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这个虽是词,但其“意”与之前的诗几乎一模一样,即探春之后远离之心情、情景, 最多其中还有众人“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的含义, 因此,曹雪芹这里竟然也许更多只是弥补红楼梦中没有词的“不完整”, ““李纨笑道:"这也却好作,何不续上?"宝玉见香没了,情愿认负,不肯勉强塞责,将笔搁下,来瞧这半首。”,足见这词要写得好,确实不易,因此,就算集大成的宋词中,能称上极好的或说能让曹雪芹认可的,恐怕也是比较少的, ““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开了机,乃提笔续道是: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这个却不知有何意蕴藏,也许只是应上半首词而已, ““众人笑道:"正经你份内的又不能,这却偏有了。纵然好,也不算得。"说着,看黛玉的《唐多令》: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个更看出来,恐怕只是将之前诗中已经表露得淋漓尽致的意思,此处借词再表现一次,以达成诗词还有其他形式的“完整”! ““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因又看宝琴的是《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这个却意思更多一些, 象“梅花一梦”是指梅公子与宝琴的一梦, 而“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都是指“柳”,同样也是在暗示八十回后是与柳湘莲才“点缀无穷”, 而“三春事业付东风”恐怕竟然暗含奇英俊兰的事业在三年内完全失败! 因为如果还是指之前的三春,那就重复得太厉害了!而且“事业”两字也要比贾府的内容要大得多! 而“江南江北一般同”也是比较大气,恐怕是说当时江南江北都有奇英俊兰的事业? 而“偏是离人恨重”则更是直白,即奇英俊兰们之后惨败,所谓分崩离析,大举之事业崩溃,自然“恨重”! (外人注:很象!) ““众人都笑说:"到底是他的声调壮。‘几处‘‘谁家‘两句最妙。"”,如何,“声调壮”几乎更是在为奇英俊兰们呐喊! 而这里只点出“几处”、“谁家”,几乎是很明显地在为词的其他的内容作掩饰,因为这“几处”、“谁家”两句在整句词中,实在不怎么样! 而再看,第一句的“汉苑”、“隋堤”便更显眼了! 因为这两个朝代都是重整了之前分崩破碎中华河山,而完成汉之统一! 恐怕曹雪芹的意思就是要让汉之奇英俊兰们重整中华河山,完成以汉为基础为基石的统一!而这就必须要推翻清! (外人注:这已经是画龙点睛!不是很象,而就是了!) 而以此再来回看宝玉和探春合作的那首词,其中: “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竟也是象奇英俊兰们之后被追杀时的“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而宝玉续的后半首却因此终于有其义或说明其义了! 即“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直译过来竟是: “失败了不要紧,东山再起的时候我会知道的!虽然此时因惨败是人愁神倦,但来年我们还会卷土重来!” (外人注:哈哈哈哈!极赞!完全中解!(XX注:看得我热血沸腾!双眼发潮!) 且先到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