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77章 梦补96 还原原文1 (第2/2页)
况林黛玉呢?汝快回去罢。”宝玉听了,呆了半晌,道:“既云死者散也,又如何有这个阴司呢?”那人冷笑道:“那阴司,说有便有,说无就无。皆为世俗溺于生死之说,设言以警世,便道上天深怒愚人:或不守分安常;或生禄未终,自行夭折;或嗜**,尚气逞凶,无故自殒者,特设此地狱,囚其魂魄,受无边的苦,以偿生前之罪。汝寻黛玉,是无故自陷也。且黛玉已归太虚幻境,汝若有心寻访,潜心修养,自然有时相见;如不安生,即以自行夭折之罪,囚禁阴司,除父母之外,图一见黛玉,终不能矣。”那人说毕,袖中取出一石,向宝玉心口掷来。宝玉听了这话,又被这石子打着心窝,吓的即欲回家,只恨迷了道路。正在踌躇,忽听那边有人唤他。回首看时,不是别人,正是贾母、王夫人、宝钗、袭人等围绕哭泣叫着,自已仍旧躺在床上。见案上红灯,窗前皓月,依然锦绣丛中,繁华世界。定神一想,原来竟是一场大梦。浑身冷汗,觉得心内清爽。仔细一想,真正无可奈何,不过长叹数声。 起初宝钗早知黛玉已死,因贾母等不许众人告诉宝玉知道,恐添病难治。自己却深知宝玉之病实因黛玉而起,失玉次之,故趁势说明,使其一痛决绝,神魂一归,庶可疗治。贾母王夫人等不知宝钗的用意,深怪他造次,后来见宝玉醒了过来,方才放心,立刻到外书房请了毕大夫进来诊视。那大夫进来诊了脉,便道奇怪:“这回脉气沉静,神安郁散,明日进调理的药,就可以望好了。”说着出去。众人各自安心散去。袭人起初深怨宝钗不该告诉,惟是口中不好说出。莺儿背地也说宝钗道:“姑娘忒性急了。”宝钗道:“你知道什么!好歹横竖有我呢。” 那宝钗任人诽谤,并不介意,只窥察宝玉心病,暗下针砭。一日,宝玉渐觉神志安定,虽一时想起黛玉,尚有糊涂。更有袭人缓缓的将“老爷选定的宝姑娘为人和厚,嫌林姑娘秉性古怪,原恐早夭。老太太恐你不知好歹,病中着急,所以叫雪雁过来哄你”的话,时常劝解。宝玉终是心酸落泪。欲待寻死,又想着梦中之言,又恐老太太、太太生气,又不得撩开。又想黛玉已死,宝钗又是第一等人物,方信“金石姻缘”有定,自己也解了好些。宝钗看来不妨大事,于是自己心也安了,只在贾母王夫人等前尽行过家庭之礼后,便设法以释宝玉之忧。宝玉虽不能时常坐起,亦常见宝钗坐在床前,禁不住生来旧病。宝钗每以正言解劝,以“养身要紧,你我既为夫妇,岂在一时”之语安慰他。那宝玉心里虽不顺遂,无奈日里贾母王夫人及薛姨妈等轮流相伴,夜间宝钗独去安寝,贾母又派人服侍,只得安心静养。又见宝钗举动温柔,就也渐渐的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在宝钗身上。此是后话。” 以上,至少要修改的内容如下: 其一,宝玉晕昏显然不只是黛玉的原因,因为之前就昏沉沉了,因此,这是在掩饰宝玉昏痴的真正原因, 其二,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亲之夜已经自缢,而且紫鹃恐怕连夜去找已经找到,因此,此时说黛玉病成怎样的只是为在缓冲一下宝玉的情绪, 其三,关于贾母等的文字要极大修改,至少要加上贾母甚至是大量的得知黛玉自缢以及宝玉竟然与宝钗成亲后,几乎震惊悲伤到极点但最后又无可奈何的反应, 且先到这。 “调包计前后的黛玉、宝玉、宝钗的反应是有相当多的原文留下的。”小戒叹道。 “因为去除了这些反应的本质缘由,因此篡改者们以为仅凭这些表现已经看不出真正的缘由和本质,才保留了较多的这些原文的。”小猴道。 “八十回后,真是一场篡改者们与曹雪芹原文的战争,”老沙叹道,“篡改者们欺曹雪芹无还手之力,在八十回后斩尽杀绝,但如今曹雪芹竟然能借前八十回借后人之手之灵之魂之精之神将篡改者们杀个几乎片甲不留!” “阿弥陀佛,”小唐道,“如今万圣皆助曹施主!亲爱的,我也爱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