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相_第一章 乡野少年(4)万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乡野少年(4)万历 (第1/1页)

    老爹沉吟一会,突然一拍大腿,“有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这次救了阿继的富土叔,一家都是山东海卫的逃军,万历十八年那会,富土和老娘逃到咱乡,富土娘生病死了,他们家已经身无分文,停尸五日无法下葬。还是爷爷看他们可怜出面给了些钱买块板子给葬了,然后帮他家在乡里落了户。

    富土家是家传的武艺,棍棒拳脚弓箭样样精通,所以后来做了猎户。听说他现在还日日在家调教一双儿女。”

    二娘连忙道:“想不到还有这样一层,那倒是很好,富土可靠吗?”

    爹狠狠地点头,“当然可靠,富土为人忠厚,我家又对他有恩,请他们最合适不过了。”

    二娘道:“那就这样吧,这里还有十两银子,请弟弟去跟他说合说合,酬金上就随富土的意愿,只要能保哥儿平安,都由他了。”说着从包袱里拿出一锭递给爹爹。

    商量停当,二娘对阿继道:“到了后天,你便来二娘家,往后总不会委屈了你,阿继可愿意?”

    既来之则安之吧,阿继点点头笑笑。二娘问道:“阿继今年也有十四岁了吧,可有蒙学?”蒙学就是上学启蒙,读三字经那些东西。

    爹爹回道,“尚未蒙学。”

    二娘道:“过来之后,便上了龙眠前村的蒙学,阿继要努力攻读,想你二叔生前也是增生,你也不可是个白丁。”

    阿继点点头,增生就是增广生员,县学诸生的一种,也就是俗话说的秀才,既然二叔是秀才,也怪不得二娘身世相貌都不一般,说不定也是大家闺秀呢。

    二娘站起来说道:“弟弟弟妹,时候不早了,jiejie也要回去了。阿继这两日最好哪里都别去了。”说着琴儿拿过来一个包袱。

    二娘道:“本来自家人过继也不需要那么多礼数,但这点意思还请弟弟meimei不要笑话。”

    过继一般受继的一房肯定是要给点好处的,那包袱沉淀,估计怕有百八十两银子。爹娘也不推辞,把银子接了过来。

    阿继又在一旁的二哥眼中察觉了那丝匆匆而过的异样。心中顿时有数,如果自己回不来,那么二娘很可能就会让老二过继,那一大份家产可就……现在他回来了,二哥一点点念想也就随即破灭了。

    送走二娘,阿继又被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拉到院子里说起话来,那二哥二嫂能说会道,前前后后将阿继的事问了几遍,阿继也就含含糊糊地支应过去。大哥大嫂则在一旁默不作声。

    总算盘问完了,大哥捅捅大嫂,大嫂这才把怀里的包袱给了大哥,大哥道:“阿继啊,娘说后日你就要过入二叔家了。我和你大嫂也不知道送什么给你,这里是大嫂连夜纳的几双鞋子,你拿过去穿着吧。”说着把包袱递过来。

    阿继结果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三双布鞋,而且三双鞋从小到大,他抬头看了一下大哥大嫂,大嫂束手束脚坐着,也不说话,大哥殷切地看着,希望弟弟喜欢。阿继心里突然有了些温暖,这大哥大嫂多细心啊。连忙道了谢。

    那二哥二嫂显然没有什么准备,二嫂面子上有些挂不住,轻哼了一声,“其实叔叔去了二伯家便是锦衣玉食什么都有了,也看不上咱们的东西。”

    阿继不和他们争拗,默默地听着。太阳晒在身上,还挺热的,或许该想想如何才能融入这个世界了。

    吃过饭,徐日金要三个儿子跟他一起去祠堂上香,感谢祖先庇佑平安无事。徐氏祠堂青砖灰瓦,占地广大,显示了一个出过进士举人的家族在当地的实力。

    跪在祖先牌位前徐日金小声祷告:“不肖子孙徐日金携长男徐寿子,二男徐寿午,三男徐寿辰前来祷祝。求祖先接受子孙供奉,庇佑子孙平安……”

    一串话里,阿继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大号,徐寿辰。按照两位兄长名字看,他是辰年出生。阿继心中连忙调出天干地支年份,那辈子校对了七年明朝古籍,早就将那份年表烂熟于胸。

    以进士牌坊的嘉靖四十四年往后推,明朝万历年间总共有四个辰年,第一个是万历七年1580年的庚辰;第二个辰年是万历十九年也就是1592年的壬辰,第三个辰年是万历三十二年的甲辰年,按照进士牌坊所显示的老旧程度,牌坊立了应该在二十年以上,基本可以确定阿继是在第二个辰年万历十九年生人,那么现在便是在万历三十三年,三十四年的样子。

    换成公元纪年,便是一六零几年。阿继跪在地上,机械地跟随父兄磕头行礼。心中一丝愁苦,老天怎么将他扔到了这样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的中国正处于大动荡的前夕,表面的歌舞升平却掩饰不住底层暗流涌动。1601年这个帝国的国本之争刚刚落幕,皇长子朱常洛册封太子,但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的争斗让帝国出现了裂痕,疲惫的皇帝躲在深宫里不问世事。

    同样在这一年,辽东一个叫努尔哈赤的小酋长正在走上通往北京朝贡的路上,他将用一盒硕大的东珠换取大明对他兼并女真的默许。

    1603年,这个帝国进行了对在京官员的考察,但以浙党为首的内阁,与东林党人控制的吏部发生严重对抗,官员考察因扯皮不能通过,各地官员得不到任命,三位尚书,十个侍郎,二十五个知府出缺。帝国的裂痕正随着党争的升级愈演愈烈。

    1602年陕西一个叫李守忠的阴阳先生在米脂黑峰子买下了一块形如巨龟的风水宝地,他将祖坟迁到此处,号称“独占鳌头”。果然宝地为他带来了好运,继室为他生下一个儿子,李守忠给儿子起了个气派的名字——李鸿基。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殖民的狂潮席卷东南亚;1604年,荷兰的爪哇总督韦麻郎对澎湖进行了第一波的入侵,大明三百年海禁,随着红须绿眼的侵入,正走向瓦解。

    祠堂的石碑显示,此地叫龙眠后村,乃是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地界。阿继跟随父兄回到家里,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南直隶历来是大明朝最富庶的地区,两百年不着战火,加上文风兴盛,科举名人辈出,财富积聚几代下来已经根深蒂固。

    阿继望着满天星斗,多么清新的空气,多么美丽的夜色。既然老天不让我死于脑瘤,那这辈子就要尽一切可能享受生活。当个安乐的富家翁,游历山水,纵情勾阑,快快乐乐享受一下明朝风韵。

    至于什么救国救民那么伟大的事业,他是想都不敢想。万历天启年间,大明的官场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修罗场,你想做杨涟、魏大中那样流芳百世的名臣?还是咔嚓一声被砍了脑袋,传首九边的熊廷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