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敌之神牧_第二十三章 终于升级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终于升级了 (第1/2页)

    得到了兵种的指挥权,雷老虎测算了一下距离,稍稍犹豫了一下,便留下了4名神射手在自己身边。

    而另外的20名神射手则缓缓的向着巨蜥所在的位置靠近,当距离到了神射手所能攻击的最远距离之时,才停了下来。

    他也意想在虽远必诛面前露一手。

    所以进入射程之后,他也并没有指挥神射手直接发动攻击,而是在这个距离上排兵布阵起来,他的速度加成是64%,神射手的速度达到了9点,这个速度要比巨蜥快了不少,所以他采用了梯次进攻的布阵。

    这个方法是很多高手练级时的做法,因为这样练级的速度会快上不少,虽然这个办法也同样是放风筝战术。

    看着雷老虎的布置,虽远必诛先是疑惑了一下,随后眼前一亮,他已经知道了雷老虎的想法,他还是第一看到有这样放风筝的玩家。

    但是理解归理解,他却觉得这个办法似乎有些冒险,cao作的难度似乎有些大了。

    很快,雷老虎布置好了阵形,便直接发布了攻击的命令。

    …………………………

    风筝战术,也就是放风筝,顾名思义就是远程兵种的速度比近战兵种的速度快,所以一边打一边退,直到把近战兵种磨死的一种战术。

    很简单,很无赖,但却是很实用的一种战术,这种战术也是现在大多数玩家所使用的练级方法。

    大多数玩家放风筝的时候,都会选择一波流的方法。

    也就是把所有兵种集中在一起发动攻击,而在对方靠近之前,一窝蜂的后撤,等稍微拉出了一些距离之后再度发动攻击,如此循环,直到拖死对方。

    但雷老虎的做法却不同,他是把神射手分成了4队,每个队伍有5名神射手。

    而这4队神射手的站位也采用了交叉站位,以保证前面的神射手不会挡住后面神射手的视线。

    最前面1队神射手在发动了一次攻击之后迅速后撤,因为速度比巨蜥快,所以他们可以从容后撤,并且拉开距离。

    当巨蜥进入第2队神射手的攻击范围之后,第2队神射手已经做好了攻击准备,可以立即发动攻击,然后迅速撤离,拉开距离。

    之后是第3队,第4队,第1队,第2队……如此循环往复。

    2小队巨蜥很快便消失在雷老虎的面前,从头到尾雷老虎动都没有移动一下,甚至他身边剩下的4名神射手也没有射出一箭,而最为关键的是最后一只巨蜥在最后时刻堪堪冲到了雷老虎面前,它还没来得及发动攻击,就被神射手最后的一波攻击带走了。

    震撼,绝对的震撼,虽远必诛第一次知道风筝战术还是可以这样使用的。

    这样的战斗方法不仅可以训练自己的指挥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对玩家计算能力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最后时刻刚刚解决巨蜥。

    这令虽远必诛对雷老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雷老虎的计算能力已经达到了逆天的程度了。

    如果只是普通玩家看了雷老虎的战斗,还不会看出什么来。

    但虽远必诛不同,他毕竟是一名高手,有多年的游戏经验,而且他从刚才的战斗中看到了许多他连想都不敢去想的东西,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思路被打开了。

    《英雄》不是一般的网游,不能再用以前的思考方式来玩这个游戏,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对游戏进行判断。

    …………………………

    说起来,雷老虎的布置很简单,1队神射手在前,另外3队神射手在后。

    计算好神射手的速度,巨蜥的速度以及神射手之间的距离,还有巨蜥的与神射手之间的距离,循环往复的后退射击,并且保证每一队神射手的每一次后退,都能使后面一队神射手做好攻击的准备。

    而这个方法所节省的时间,就是神射手拉弓的准备时间,这是远程兵种的通病,攻击之前都需要准备时间,虽然这个时间不到1秒。

    要知道,高手对决,胜负往往就是这1秒不到的时间里决定出来的。

    不过这个变异版的风筝战术,说起来很简单,但要做起来却很难,因为这需要极为精准的兵种控制力,还要对双方兵种的属性、特性有详细的了解。

    当然这个战术也有很大的危险性,只要在cao作上稍有不慎,就很可能导致部队出现不小的损失。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战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至少要比传统的放风筝战术节约不少的时间。

    …………………………

    在所有的巨蜥都被消灭之后,雷老虎也暗自松了口气,看来自己还是有些生疏了。

    前世他在得知了这个战术之后,练了很久才最终练成,不过那个时候这个战术也基本淘汰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另外的,新的战术,所以他又转头学习另一种战术了。

    从表面上看这次指挥非常完美,但只有雷老虎自己的心里清楚,他有几次都指挥失误了,有几次都多退了几步,甚至少退几步。

    如果不是为了保险起见,把部队分成了4队,加大了纵深,恐怕就要在虽远必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