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新保之 (第1/2页)
王简涕零道:“此事说来话来……” 事情原委却是如此,原来半年之前,有个渔夫在汾河中张网捕鱼,意外的捞上来一块玉玺,这渔夫是个没见识的,只道是一笔意外之财,遂进了平阳城中,找了个当铺把这块玉给当了。 偏巧这平阳城中,凡是典当行中,三家倒有两家是这王简族中的产业。 这典当行的掌柜颇有些见识,知道此玉来头不小,遂不敢私藏,拿来讨好东家。 那块玉在河水中也不知埋藏了多少时间,其下虽有字迹,奈何已被许多苔藓贝壳污秽了,辨不明了。 王简本不太在意,叫下人随意清洗了一番,遂置在桌案之上,权当了镇纸,打算哪天有空,再找个识货的行家掌掌眼。 这一晃过了十来日,他每天诸事繁杂,早把这块玉的事情忘记的一干二净。 也是机缘巧合,这天闲来无事,他正埋首桌案练习书法,眼睛一撇,瞧见了这一方古玉,见从窗棂中斜射进来的几缕阳光正好照在那古玉上,方才显出那玉的澄澈透亮,光洁莹润,光线尽然可以由玉中穿出。 王简本是贵族出生,自小到大,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见到如此奇景,也止不住惊喜若狂。 他慌忙丢了笔,兴致勃勃的拿起那块玉来,快步走到窗边,举起那玉对着阳光仔细观摩,越看越是欢喜,以他多年来对玉器的了解,这块玉与其它玉器大为不同。 其一,这是块可以透过光线的玉,可以透光的玉他倒不是没见过,但如此质地干净,又如此大体量的,他倒还真没见过。先前只因这玉表面附着着一层包浆,倒多多少少掩盖了它本身澄澈的质地,若不是今天刚好被阳光照到,他也无从得知。 其二,这玉从器形来看,显然是一方玺,其上雕刻的动物造型,生动威猛,似虎非虎,显然不是一般官宦之家所有。其实他心下已知晓了三分,若是没有猜错,这上面雕刻的便是玉螭虎纽。 何为玉螭虎纽? 他猛然想起在什么史书中有看到过。 想及此处,他将那玉轩在窗前案上,在书架之上翻找了一通。 果然不出所料,在后汉书中找到了佐证。 《后汉书·光武帝纪》李贤注引蔡邕《独断》曰:“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 简单说来,这玉螭虎纽,便是天子玉玺。 他欣喜若狂,丢了书慌忙又去看印,只可惜那玺上所篆四字都已模糊不堪,笔画间夹杂着许多虫痕贝迹,怎么擦也擦不干净。 他生恐弄坏了宝器,又不敢十分用力去清洗,正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脑海中灵机一动,何不饱蘸了印泥盖在纸上,看看能否分辨。 说干就干,他抱着玺,吩咐下人拿来朱红的印泥,将那玺蘸满了,在纸上深深的一按。 揭起来一看,顿时大失所望,那些痕迹早已填满了沟壑,印出来的不过是鬼画桃核,什么也分辨不出。 他颓丧的举着玉,就着阳光细看,折腾了半日,也没瞧出个所以然来,正打算放弃,忽然不经意间眼角的余光扫在了墙面上,在那里四个大字的影子影影绰绰,形如鬼魅。 他蓦地一惊,举起玉玺对着窗外形将落山的日光,昏昏黄黄之间,见那墙面上四个小篆清晰可辨,乃是“有新保之”四字。 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权不费功夫。 若没看清字迹,倒还有七分兴奋,等到真看见了,他却又有几分失落之感,原因何在,正是他刚才查阅的史书,书上说天子玉玺,其上篆刻的内容都大同小异,必有皇帝啊,天子啊什么的。 再看此玉,有新保之,是何含义? 他暗暗摇了摇头,嘲笑自己太过患得患失。即使这是块天子玉玺,又能如何?此刻在他手中也不过是个拿得出手的玩物罢了。 想及此物,顿觉索然无味,他遂把那玉复又置于案上,权当个知名的镇纸,也没往深处想。 这件事便又搁置了下来。 若是就此便不再深究,那也便罢了,又过了几日,这天王简家中来了位知己的朋友,留宿在家中。 一日二人在书房中相谈甚欢,言及近况,王简很自然的便将近日得了件古怪宝贝的事讲与这位老友。 顺便随手取了过来,告诉他这玉玺的奇处所在。 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