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工厂到手 (第1/2页)
当听到王宁一百五十万的报价的时候,杨宗达的脑袋直接就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要知道他当初建厂的时候可是花了将近五百万元,还不算他装修这个办公室的钱。 虽然名义上他的厂子快要停产,下一步就是破产了。但是这不到三分之一报价,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他的这个厂子投产还没有超过三个月,一切都可以说是新的,而且工人和机器也已经是度过了磨合期,可以按照正常的进度进行生产了。 对于杨宗达的反应,王宁完全是意料之中的。就算是你去菜市场买点青菜,大部分还都会为了几毛钱的差价和别人争吵的面红耳赤的。更遑论这可是牵涉到一个可以称得上是新的厂子,还有近百号熟练工人,涉及收购金额一二百万的交易了。 其实双方都知道,这只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很是普通的商业谈判技巧罢了。虽然杨总摆出一副说什么都不同意的态度,但是根本就没有让王宁他们赶紧走人的意思。 现在杨宗达之所以这样,完全是认为对方是个港港人,在他的想法里面很可能对方并不了解其中具体的市场行情。这也是他的一个谈判技巧,完全可以对他们诈上一诈,要是成功的话就有可能卖上一个相对要高的价格。 当他说出自己对这个厂子花费了多大的心血,投入了多少的资金。只是现在自己现在并不像在这个行业里面干了,要专注于自己的主业,否则他才不会舍得卖的。 但是杨宗达没有预料到的就是,王宁虽然是一个纯粹的港人,但是他可是在内地和内地的各色商人打了好几年的交道了。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尤其是像杨宗达这样比较有暴发户气质的商人,他见识的最多了。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天朝的体制决定了过去的几十年间,整个内地根本就没有什么正常的商人、富人,相应的就缺少了很多的底蕴。随着天朝的改革,造就了一批在商海中出色的弄潮儿,短时间内获得的巨额财富,由于缺少了相应的底蕴,他们本身的素质没有跟上。只会跟着社会上或者是电视、电影上的情景进行表面的模仿。所以这种情况的发生,在他们这类人身上就是完全是一种暴发户的气质。 虽然很多人瞧不起他们,觉得他们就是一群暴发户,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之中却是对他们的生活那是非常的羡慕的,只是嘴上不说罢了。 兵道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在来说,对于王宁他们的情况杨宗达是完全一无所知的,只是知道他们是一家港资的公司,要不是王宁主动联系他,他也根本不知道他们要收购一家工厂的情况,可以说杨宗达现在是两眼一抹黑,百分之九十九的信息他都是一点儿也不了解的。 但是苏宇这一方,王宁通过他这个消息灵通的朋友可是得知杨宗达的很多信息。虽然说不上是了如指掌,但其中一个他的主要公司现在可是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就行了。这一条就是他的死xue,卖了这个工厂,他就能够得到救活自己公司最紧要的资金。 要知道如果不是杨宗达实在是找不到资金来源,能够想到的办法也都是尝试过了。他也不会到处急着放出要卖这家工厂的风声,这家工厂真的是他一时眼红的产物。奈何等到他建成投产的时候,确实遇到了市场不景气的情况,差不多就是投入里面的资金是打了个水漂。现在他的想法就是趁着工厂还是很新,能够卖上一个差不多的价钱。利用这笔资金来拯救自己的主业公司,这才是当务之急,至于这家工厂卖了就卖了,他可不会有一点的心疼的。 可惜金融风暴不仅仅只是影响了他自己一个人,每一家公司多多少少的都是受到了波及。现在大家的资金可都是非常的紧张,这个时候对于资金每一个人都是非常看紧的,也不知道风暴持续的时间有多长,根本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往外借钱。 别看平常的时候,大家都是称兄道弟的,但是到了这种危机时刻,每一个人考虑的绝对会是自己,不能到时候救活了别人却是死了自己,那样的话简直就是悲剧了。 杨宗达的希望很快就被王宁的一席话给打破了,当王宁说出他的外贸公司面临财务危机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小算盘是没得打了,看来是到了壮士断腕的时候,现在是能多卖一点就是一点。 接下来开始漫长的拉锯战,虽然知道自己的一切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