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侯恂 (第1/2页)
【侯恂】 (1589~1659)明户部尚书。字大真,号若谷。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人。明万历丙辰年(1616)进士,授山西道御史。东林党人。天启年间因与阉党魏忠贤斗争,父子三人曾遭罢官。崇祯元年(1628)再次启用任河南省御史。次年任太仆少卿。崇祯三年(1630)任兵部右侍郎督治昌平。崇祯六年(1633)任户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开封后,以按兵不救之罪遭陷害入狱。166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谢绝任官,归家隐居。任上为官清廉,不附会权jianian,屡遭陷害,两次入狱,仕途坎坷。 附录: 侯恂(1590—1659),字若谷,号六真,明朝太常卿侯执蒲长子。 侯恂先世为开封人。明洪武年间,侯成奉诏隶归德(今商丘)卫戍籍,遂为商丘人,为商丘侯氏始祖。成生英,英生滑,滑生显,显生和,和生进。 进,字子登,号梅洲,上世累务农。进生瑀、玑二子。玑生一子,名执蒲。执蒲三岁丧母,八岁丧父,为伯父瑀所收养。侯执蒲,字以康,号碧塘。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二十一岁时中举人,十年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初任守津(今山东省宁津县)令,后官至太常寺卿。魏忠贤jianian党气焰嚣张,侯执蒲被罢官归故里,在侯府东园课读诸孙。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夏卒,享年七十三岁。娶田氏,生五子:恂、恪、忭、恕、虑。 恂,即为侯恂,十七岁时受知于提学使梅之焕,补博士弟子员;五年后受知于郡守郑三俊。与弟侯恪同举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乙卯举人,同登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丙辰进士,授行人。后来,边境频频告急,侯恂多次上疏论核饷练兵方略,左都御史邹元标非常赏识他。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侯恂上疏追论“移宫案”和“红丸案”,同时又上疏论救刑部尚书王纪,当时朝中jianian党十分恨他。 在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由于邹元标举荐侯恂巡按贵州,帮助中丞朱燮元等平息贵州水西土目安邦彦叛乱,以解贵州之围。因平乱有功,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朝廷准备擢升侯恂为京卿,但由于魏忠贤专权,朝野十分黑暗,侯恂的父亲侯执蒲以刚正不阿而闻名朝野。吏部尚书赵南星、吏部侍郎陈于廷等很信任他。当时,侯恂的弟弟侯恪也在朝廷做官,与同朝的缪昌期、姚希孟关系很好。侯恂在“红丸”、“移宫”两案中,又与魏忠贤jianian党针锋相对。因此,魏党把侯氏父子视为眼中钉,说侯氏父子十分倔强,不能再让他们做一天官了。不久,他们相继被罢官。崇祯年间,魏忠贤被诛,侯恂亦被重新启用,后又被擢升为兵部侍郎。有一年侯恂和尤世威巡边时,在黄花镇遇火灾。火箭火炮,全部爆炸了。侯恂受了重伤,在床上躺很久不能起来,请求罢官。崇祯皇帝说:“边境戒严,昌镇亟须饬备。”命令他休息治疗,不得引咎辞职。第二年冬天,侯恂收左良玉为帐前杂役。冬至,文武百官拜祭皇陵。宴后,左良玉喝得大醉,丢失了四只金酒杯。左良玉请求侯恂治他的罪,但侯恂不仅没治他的罪,还破格提拔他为裨将。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九月,侯恂又提拔左良玉为副将,挂帅印。后来,左良玉屡建战功,成为领兵大元帅。左良玉为报侯恂旧恩,三过商丘,秋毫无犯,并亲临侯府向侯恂之父叩头问安。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二月,侯恂代替通州镇兵侍郎范文景,到通州赴任。十月,陕西义军进入中原,户部侍郎周士朴上疏,请求向中原调兵,并举荐侯恂率左良玉的军队奔赴怀庆、卫辉。十二月,侯恂上疏奏请挑练事宜,并多次请求发放粮饷,但当权者却百般刁难,不予理采。五月,侯恂被提升为户部尚书。侯恂由昌平调到京师时,明王朝的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衅内讧,国储告匮。侯恂继任后,“拮据兵饷,不事加派,而转运不乏。”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十一月,因遭阁臣薛国观、温体仁嫉妒,薛、温唆使宋之普等奏劾侯恂靡饷误国。侯恂被削职,不久入狱。这是侯恂第一次入狱,长达七年。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夏,侯执蒲去世,侯恂戴罪出狱,回家奔丧守孝。第二年春,又回到京师监狱。当年六月,李自成农民军席卷中原,合兵围攻开封。当时的兵权掌握在侯恂的老部下左良玉手中,由于左良玉骁悍,且不受节制。崇祯帝考虑到这些,加上群臣的推荐,侯恂被****,以兵部侍郎的身份,代替丁启睿总督保定等七镇军务,以解开封之围。因为没有解决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