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崛起_第二十二章 震撼的演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震撼的演讲 (第2/2页)

的设计指标,再加之F35战斗机所采用的发动机推力虽然大,但是涵道比略大,低速状态下省油,速度快推力就会急剧下降,有效推力小。更主要的原因则在于其自身的阻力,F35的机身横截面大,阻力也不小,飞高速时会比较勉强。所以这个一点六马赫的官方宣称数据,也并不一定真实。”

    说到这里,林鹏语气一转道:“当然,这也有可能是M国人对DSI进气道的研究并没有做得非常好,在F35战斗机的DSI进气道设计当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能突破。大家请看,这是我的解决方法…”

    接下来林鹏就开始仔细地讲起他的DSI进气道设计来。

    无论是王强院长,还是院领导,包括唐占文总师等人,都听得频频点头。

    现在很多年轻的设计师,甚至都不敢上这样的讲台,可是林鹏却是一点儿没有怯场,自信而又从容不迫,讲得头头是道,这样的人才,领导们又怎么会不欣赏呢!

    更重要的是,这个设计方案,如果真的实现了,将会给歼轰七A带来多大的进化?甚至有可能让它具备四代机的一些特征,比如正向隐身能力。

    因为歼轰七A本来它的设计最大速度也就一点七马赫,所以这个DSI进气道哪怕就是高速性能并不三元激波进气道好,但也不会比歼轰七A现在的进气道差。

    林鹏还列举了F-16、F-4D、F-15等飞机的总压恢复系数曲线,比如F-16的固定式皮托管进气道,其在二倍音速时的总压恢复系数低到0.75以下,最复杂、重量最大的是F-15的二元四激波可调节进气道,其在2.0倍音速时的总压恢复系数大致在0.92到0.93之间。

    然后就是F35战斗机DSI进气道的分析,并与三代战斗机进气道对比。

    最后就讲到了歼轰七A的前机身修形以及DSI进气道的设计方法,依靠更先进的鼓包和唇口形状、外加更好地利用修形后的前机身表面对来气流进行预压缩,实现进气道与机身的一体化设计。

    当然最后林鹏还展望了未来DSI进气道的下一步发展,那就是最终实现可调节式的DSI进气道设计,采用柔性蒙皮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点,到那里DSI进气道的进气效率甚至会超过F22战斗机所采用的加莱特进气道,满足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机动这些四代机需要的进气等要求。

    林鹏的演讲,让在座的飞机设计师们,都极大的震惊了!

    因为林鹏讲到的设计方法,实在是太专业了,甚至超出了他们这些飞机设计师的水平,并且这个DSI进气道的好处,确实也是太诱人了!如果真能搞出来,那么歼轰七A就将成为中国最厉害的一款战机,甚至有可能风头盖过六一一所的歼十战斗机。

    最关键的是,如果掌握了先进的DSI进气道的设计技术,那么对将来发展四代隐身战机,帮助太大了。

    虽然一飞院不太可能去竞标国产第四代隐身战斗机,但这个技术却是能在中航系统内共享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