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主意 (第1/2页)
崔象的怒气慢慢平息了下来,环视座上的几人,心中有了主意。 虽说夏祥当众大大羞辱了高建元和燕豪一番,二人来到府衙时,深湿透,犹如落汤鸡,且头上上还有许多鸡蛋、茶叶以及腥臭的垃圾,着实让他大为恼火,当时就想前去县衙好生训斥夏祥。 不过后来转念一想,夏祥羞辱高建元和燕豪之举,深得民心,短短时间之内就传遍了真定城的大街小巷,人人交口称赞夏县尊为民请命、不畏权贵,是个民如子的好知县。所谓民心似铁众口铄金,他若是就此事训斥夏祥,传了出去,他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被百姓指着后背谩骂的狗官。 再者他虽是星王之人,却也毕竟出清河崔氏,不想让几大世家认为他过于倒向星王,更不想让人以为他为了巴结星王,连星王手下两个小小的太尉也要奉若上宾。如此就太有损形象和降低份了。 “今之事,本官定当参夏县尊一本。”崔象脸色平静,表淡然,语气却是不容置疑的坚决,“胡闹,简直就是胡闹!为朝廷命官,当众怂恿他人打斗,有失体统有失风范。” “就是,就是,下官也要联署奏本,参夏祥一个聚众闹事之罪。”程道同忙随声附和,一脸愤愤不平之色,“夏祥为知县,非但不帮高太尉、燕太尉解围,反倒有意捉弄高太尉、燕太尉,分明就是不将星王放在眼里。” “咳咳……”李恒似乎是喝茶呛着了,咳嗽了几声才说,“程同知此言差矣……” “哪里不对了?”程道同气呼呼地瞪了李恒一眼,对李恒两不相帮的和稀泥的做法颇为不满,“李推官当时一副置事外的态度,好一手长袖善舞好一个左右逢源。” 李恒冷冷一笑:“以程同知所说,夏县尊捉弄高太尉和燕太尉是不将星王放在眼里,那么高太尉和燕太尉伤了张捕头,岂不是说他二人不将崔府尊放在眼里了?” “你……”程道同被李恒绕了进去,一时语塞,“张捕头怎能和高太尉、燕太尉相提并论?” “说得也是,说得也是……”李恒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程同知心里明白得很,张捕头和高太尉、燕太尉不能相提并论,我等与星王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李恒的话明显是暗指崔象无法和星王相提并论,程道同岂能不明白其中的言外之意,顿时涨红了脸,拍案而起:“李推官,你到底是真定府的推官还是真定县的推官?” 李恒笑而不语,促狭的目光看向了许和光。 真是废物!崔象心中暗骂程道同,为同知,被一个小小的推官处处挤兑,真不能怪李恒太刁钻,而是程道同太无能。同知本是知府的佐官,品轶和权力都大过通判,更不用说推官了,但程道同在真定府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非但郑好、李恒不将他放在眼里,就连众多官吏甚至捕快也都不拿他当一回事儿。 许和光微露尴尬之色,心中对程道同也是腹诽不已,好在他及时调整了绪,淡淡说道:“事都已经过去了,再争论也是无济于事。不如商议一下接下来该如何约束夏县尊,不让他再继续行事乖张下去,再者皇上即将南巡真定,若是在皇上南巡之时出了什么差错,因夏县尊的胡闹连累了我等,便是天大的冤枉了。” 高建元和燕豪今虽受了奇耻大辱,恨不得手刃夏祥才能解气,却还是保持了相当的理智,毕竟大局为重。 “崔府尊,此事是本太尉和夏祥之间的私事,不必劳烦各位,本太尉自会想法向夏祥讨一个公道。”高建元手臂一动,牵动了伤口,疼得一咧嘴,他本来伤势未好,掉到了河里,被河水一浸,就更是加剧了疼痛,“眼下还是着手皇上南巡之事为重,星王和候相公再三交待我二人,务必要确保南巡路线的治安。我二人奉命驻扎真定,协助真定府和驻地军,要保证皇上的真定之行万无一失。若是有任何闪失,非但我二人人头不保,在座各位也会难辞其咎。” 燕豪接话说道:“地方治安一事,就烦请崔府尊代为布置,军协助地方治安,要请吴指挥使出面商议一下。崔府尊,可是方便请吴指挥使来府衙一趟?” 崔象对吴义东有节制权,可以调动军前来真定府维护地方治安,但调动军之事,事关重大,稍有不慎,就会有谋反之嫌。他虽然早就预料星王派高建元和燕豪前来真定,必是想调用军,却没想到二人竟如此迫切。 到底星王调用军是想维护真定治安,还是另有意图?崔象不免多想,毕竟兹事体大,他微一沉吟:“请吴指挥使来府衙一趟倒是无妨,只是若要调动军维护真定治安,需要皇上手谕,或是枢密院知院郑传夫和兵部尚书付现风联署的调令,否则无法调动。” 高建元微微点头:“景王下掌管兵部,兵部尚书付现风对星王下言听计从。只是枢密院知院郑传夫一向只听命于皇上,想拿到枢密院的调令,除非皇上开口。但此事,皇上不会开口。皇上南巡,随行军,必定是京城军。” 李恒如坐针毡,几人讨论之事,明显有谋反嫌疑,虽说如今皇权旁落相权大兴,又有星王一手遮天,但毕竟皇上还在,他想了一想,觉得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忙捂住肚子,哎哟几声:“不好,怕是吃坏了肚子。崔府尊,下官告个罪……” 崔象挥了挥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