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章 搭裆 (第1/2页)
一年前,太空城该建立时,大家都把它当作模范城,一时之间蔚为风潮,无数的市民往那个方向跑。终于,外世界人采取行动,阻止群众继续涌往太空城。他们很客气地(他们一向很客气),以机智圆滑且毫不妥协的态度,在太空城与天海市之间设下一道封锁线。他们成立了一个由移民局和海关联合组成的机关。凡是要进入太空城的人,就得出示身份证,让他们搜身、接受健康检查及一项例行的消毒程序。 这自然使群众不满的情绪升高了。事实上,这种不满的情绪是有点过分的,但态势已逐渐失控,终于导致了现代化计划的严重阻碍。UN还记得外世界人设下封锁现后所引发的群众暴动。他也参与过暴动。他们争先恐后攀上高速路带的栏杆,不顾分等分级的规定,全部挤坐在上层。他们在太空城的封锁线外聚集了两天。 他们高呼口号,在狂怒中恣意破坏公共设施。 如果UN仔细回想,那甚至还能记起当时的口号歌。这些口号歌都是沿用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旋律唱的。其中有一段“地球就是我们的家”: “小小地球是我家, 绝不能让你侵犯她, 外世界人,滚出去; 恶心的外世界人, 肮脏的外世界人, 滚!滚!滚…” 这种沿用同一旋律的口号歌有好几百段,有些字句很诙谐,有些很愚蠢,有些则显得很下流。每段歌曲的结尾都一样“恶心的外世界人,肮脏的外世界人,滚!滚!滚……”恶心。肮脏。这是他们在深感受辱之下,对外世界人所采取的一种徒劳的反击行动。外世界人坚信,小小地球人都是很脏很脏的,浑身带满了病毒。 当然,外世界人并没有因此而离开小小地球。他们甚至不需要动用任何攻击性的武器驱离暴动的群众。小小地球人早有自知之明,以他们落后的舰队对抗任何一艘外世界的太空船,无疑是以卵击石。当初,太空城刚建立时,曾有小小地球人的飞机冒险进入太空城上方侦测,结果那些飞机全部失踪,顶多找到一小片机翼残骸。 而暴动的群众即使狂怒到极点,也不敢忘记上个世纪那场战争。他们不会忘记,当时外世界人所使用的手提次以太武器有多厉害。 所以,外世界人不需采取任何行动,他们只需设置封锁线就够了。这到封锁线是他们的先进的科技产品,小小地球人还没有能力突破。他们只需冷漠的待在封锁线的另一边,等市政府当局采用催眠气或催吐瓦斯来镇压群众。暴动结束,监狱里关满了群众领导人、不满分子以及正好在现场看热闹的无辜者。没有多久,这些人全都被释放了。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外世界人放松了限制。他们拆除了封锁线,委托警方负责太空城的安全。最重要的是,健康检查的手续淡化到令人几乎不会察觉。 然而,UN想,现在情况可能又会有变化。假如外世界人真的认为有小小地球人进入太空城,并且犯下谋杀罪行,那么封锁线可能又会出现。事情若真的演变到此地步,那就麻烦了。 他攀上高速路带平台,挤过站立在下层的人群,再登上螺旋形窄道,在上层的座位坐了下来。事实上,一个C五级的人在天海市以北是无权享有座位的。就算有空位,如果他坐上去,高速路带上的巡逻警卫也会马上来把他赶走。 所以,UN一直到经过哈得逊的最后一段时,才把自己的阶级票拿出来插在帽带上。一般人对阶级制度已越来越布满了,老实说,UN也跟“一般人”有同感。 咻咻的空气从座椅后的弧形挡风玻璃掠过。这种清脆的呼啸声,使高速路带上的乘客谈起话来非常吃力。不过,当你习惯了这种声音以后,你还是可以静静沉思而不受干扰。 大多数的小小地球人,多多少少都可以算是中古主义者。回想从前,当小小地球就是整个世界时,中古主义者的日子比较好过。但如今,小小地球只是五十一个世界中的其中之一,而且是个适应不良的世界,UN想着。突然他耳边传来女人的尖叫声。他转头一看,原来有个女人掉了手提袋。UN及时瞥了手提袋一眼,接着它便像一个粉红色的小圆点般,远远落在灰色的路带上。那只袋子,一定是被某个匆匆离开高速路带的乘客不小心踢到减速的方向去了。现在,手提袋的主人只有眼睁睁的看着她的财物远去。 UN的嘴角动了一下。他想,如果那个女人够聪明的话,就应该赶快跨上另一条移动得更慢的减速路带。只要没有人再把袋子踢来踢去,她就还有追回手提袋的可能。不过,UN是永远不会知道那女人与手提待的结局了。高速路带疾速前行,那幕影像早已落在后面一公里外。 就常理判断,那女人追不回手提袋的可能性比较高。根据统计,在天海市的高速路带上,每三分钟就有一样东西掉落,而无法物归原主。“失物招领部”是个庞大的机构,而这只是现代生活的另一项并发症而已。 以前的生活要简单一些,UN想。每样事物都比较简单。中古主义者崇尚的就是简单。 中古主义者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对缺乏想像力的修罗而言,他所采行的方式就是仿古。眼镜!窗户! 然而在UN看来,它是对历史的一种探讨。尤其是对社会习俗的探讨。 就拿这个城市来说吧。天海基地市,那所居住并赖以生存的地方,除了地球上的其他四座城市,它比任何城市都大。 当然,这个地理区过去也曾存在过某种被称为“天海基地市”的东西。那个人类的原始聚落在此生存的三千年,而非三百年。关键在于,它当时还只是个渔村。 当时根本没有城市,只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人类群居处,暴露在空气中。那时代的建物有点像外世界人的圆顶屋,不过,当然他们之间是不大相同的。这些群居处(规模最大的人口几近一千万,但多数的规模从未达到一百万)散布在小小地球各处,数以千计。以现代的标准来看,这种群居处的效率是很低的就经济上而言。 小小地球上的人口日益增多,便不得不讲求效率。如果降低生活水准,这个星球尚可维持二十亿、三十亿甚至是五十亿人口的生存。然而,当人口膨胀到八十亿时,大家便只有处于半饥饿状态了。无可避免的,人类文明必须改头换面。尤其是当外世界(一千年前,它们还只是小小地球的殖民地)已经极其认真的采取限制外来移民的措施时,人类的文明就非要有一场激烈而断然的变革不可了。 激烈变革的结果便是城市的诞生。在最近一千多年来的小小地球历史中,这些城市随着变革而逐渐成形。庞大的规模意味着效率。即使是在中古时期,人类也已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他们只是不知不觉而已。家庭工业被大工厂取代,大工厂又被洲际工业取代。 想想看,十万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