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居心 (票票!) (第2/2页)
常向皇上觐言,说本座的不是,所以,这段时间我要好好的教训一下翰林院那些自以为是的阁老们!”王振说这句话就是跟理刑百户侯三听的,意思很简单,找一个阁老收拾他一顿,杀一儆百,杀鸡给猴儿看! 理刑百户侯三一听这句话心里就明白了,心里话“我一直也对这些翰林院的阁老们嗤之以鼻,天天不是宣读这个就是宣读那个,摇头尾巴晃的,就跟个不倒翁似的,哼,等他们翰林院的这帮只会纸上谈兵的无用之徒,落到我理刑百户侯三的手上的时候,我就要好好的治一治他们摇头摆尾的毛病!” 想到此处,理刑百户侯三一拱手,道“公公请您放心,不就是翰林院这帮顽固之徒,而且只会吹牛阿谀奉承的无用之徒吗?最近几天之内,我让东厂里新任命的女役长林巧巧带人去查一查他们翰林院的人中有没有收受过贿赂之人,如果有的话,哪怕他们贪了一两银子,我也要想尽办法置他们于死地,让他们明白,谁敢惹王公公您,都不会有任何的好下场!”理刑百户侯三说到这里,半低着头看向了公公王振,只见王振一听到这句话后,那脸上都笑开了花,那灿烂的样子比现在天空上高挂的月亮还要绚丽! 王振一抬手轻轻的拍了拍理刑百户侯三的半弓着身子的肩头,王振一脸笑容,这可是理刑百户侯三,这半载里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几次公公王振的笑容,王振两只眼睛闪烁着亮光,夸赞理刑百户侯三,道“嗯,侯三,你现在是越来越聪明了,看来你对本座的心思是了如指掌啊,你觉得皇上什么时候能下诏书,免掉兵部尚书秦瑞的官职啊?”王振说这句话,用意不明,所以,理刑百户侯三可不敢回答这个问题,再说了这种事也不是他理刑百户侯三应该评论的,不过要是说不知道,公公王振又得怀疑他理刑百户侯三自恃不肯道出心中的想法。 于是,理刑百户侯三一拱手,脸色平和但是双眼里却充满谨慎的目光,理刑百户侯三,想了想,迟疑道“公公,其实这件事情卑职真的不知道,况且卑职才疏学浅,也没有读过什么史书一类的典籍,因此对于皇家之事,是知之甚少,不过,既然公公问卑职了,卑职愿意说上一两句,请公公明鉴。” 眨巴眨巴眼睛,理刑百户侯三道“卑职觉得,兵部尚书什么时候能被免职其实不重要,而重要的是,公公您派去的小役长胡杨能不能成功的刺杀兵部尚书秦瑞,如果成功了,也就不需要再下什么诏书了,如果不成功的话,那么···”说到这里,理刑百户侯三突然声音戛然而止了。 王振一皱眉头,催问道“说来我听听,最近一段时间,本座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情,但是,我总觉着胡杨去刺杀兵部尚书秦瑞,成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兵部尚书秦瑞一直就是本座我的心头大患,所以,一旦刺杀兵部尚书秦瑞失败了的话,那么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可就非常的伤脑筋了,你快说吧!”王振的双眼这一刻不眨的看向了属下理刑百户侯三。 理刑百户侯三微微的一拱手,道“公公,如果刺杀兵部尚书秦瑞不成功的话,其实跟皇上下不下诏书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到那时兵部尚书秦瑞很有可能会把自己的兵将调集在一起对京师发出猛烈的攻击,因此,到那个时候,皇上就算下了诏书免除了兵部尚书秦瑞的兵权,那又有何用?所以,小役长胡杨若是能够马到成功的话,便万事大吉,不然的话,恐怕我大明朝的江山····可要危险矣。” 这句话可不应该是理刑百户侯三说出来的,就连王振都不敢说这句话,当然,这个时候是在东厂里,而且还是他们两个人站在东厂的议事大殿之外,不过,理刑百户侯三说出的最后一句话,着实的刺激着东厂之首王振的神经,因为,涉及到反贼内战一事,王振对现在大明朝的军力部署和战斗力都持有严重的怀疑态度,而穿越而来的王振是要准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所以,要是他兵部尚书秦瑞从中间插一杠子,把大明朝弄得四分五裂,诸侯割据的话,那可就坏了他王振的称霸世界的大计了! 王振看向了理刑百户侯三,道“侯三,本座问你,这个兵部尚书秦瑞如果活着,会做哪些事情呢?”王振的这句话问得很刁钻,而理刑百户侯三想了好半天,才回答了上来。不过,这句话可是一句惊人之语! 理刑百户侯三,一拱手,道“回公公,卑职觉得如果兵部尚书秦瑞,能侥幸活下来的话,第一件要做的事情,肯定就是兵变京师,而不出卑职所料的话,如果兵部尚书秦瑞能活着回到京师,那么兵变京师之事便指日可待。” 王振脸色更加的严峻了,王振试探的问道“但是京城附近可有三十万的军队,而且宫里的锦衣卫也有几万之众,难道还怕他兵部尚书秦瑞不成?” 理刑百户侯三一顣眉头,小声道“公公,您有所不知,据卑职这段时间观察,自从锦衣卫被移交给兵部尚书秦瑞以后,兵部尚书秦瑞把锦衣卫指挥使的头衔授予给了诸葛云,诸葛云虽然是一直保护皇上的,但是,他可是兵部尚书秦瑞提拔起来的,因此,一旦兵部尚书秦瑞兵变京师,恐锦衣卫内部会生变!” 听到这里,东厂之首王振倒吸了一口凉气,既然这样,保护皇上的诸葛云一定会帮助兵部尚书秦瑞,那样皇上性命危矣,但是,谁死了都不能让皇上出事,不然皇上一死,必定朝野纷争,而天下大乱,那样一来便完全的让穿越而来的王振,失去了以小博大,“挟天子,令诸侯”的高明之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