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三百零三章 钓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 钓饵 (第1/2页)

    赵颍很感激的曹老太后的关怀,不过要他拿对方的宝贝坐唉,怎么也做不出来,强笑说道:“娘娘。^^百度搜,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联宫里宝贝不少。怎么能拿您的?”

    “不可,你的那些万万不可动用。”曹老太后赶紧摆手劝止,“你是一国之君,不但代表皇室,还代表了大宋天下。国内也就罢了,如果传到番邦之国,岂不是令大宋贻笑大方?哀家就不同了,哀家只是一个老太婆,至多能与皇室扯上关系,代表不了大宋一国。就算别人知道老太婆卖东西筹钱,也不过只是一笑而已。开明一点的弄不好还会赞哀家大方懂大义,还能获取好的名声呢。”

    赵殒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曹老太后是在为他开脱,顾及他的脸面,把耻辱抗在她的身上。

    “娘”赵顾呜咽说不出话来。

    曹老太后一言而定:“事情就这样定了,这事官家你就不必多管,由哀家主持吧。如果哀家宫里的宝贝不够。再让你母后那边分出一部分。哀家让下人准备妥当,一旦你那边真无计可施,就把宝贝放出宫去。”

    赵颍也知道反驳不得,只是不住点头,羞愧地低下头,讷讷说不出感激的话来。

    曹老太后这才笑了,想起一事来。问道:“官家,你为何要向他们许诺三司使的职位?难道他们想出法子来,你真会让任由一个人任三司使?”

    “君无戏言。”赵殒抹完眼泪。坚定点头,“如果真有才能即是能臣。联自会实现诺言。”

    “这也太儿戏了吧?”曹老太后有点膛目,眼睛一转,狐疑地看着赵顾,既而笑了一笑,“官家只怕另有深意吧?”

    赵顾扯起一丝笑容:“联就知道瞒不过娘娘的法眼。”

    曹老太后又问道:“你既不同意文宽夫着力对付党项与契丹人的建议。又有意于熙河之地,这岂不是说你属意于王介甫?你要把三司使的推荐权交给他么?”

    赵殒沉吟说道:“熙河之枷,娘娘所言让联觉得还需好生考虑一下。”

    “别。”曹老太后劝道。“那只是哀家的一家之言罢了。哀家已久不参政,对于军国大事生疏得紧,看问题也许还及不上你们精准。军国大事,还是由你们决定吧。你不要因为顾忌哀家的想法就做别的判断!”

    赵顾点头说道:“娘娘放心,联自有主意。”

    曹老太后这才松了口气。

    赵顾又道:“至于三司使的人选,说实在的,联很烦恼,就是不知道怎么办才临时想出这么个主意。司马光相公与王参政他们争得厉害呢!”

    曹老太后却是笑得很开心,连声说道:“好好。争愕好!”

    “娘娘竟然如此高兴?赵顾大是不解,朝臣相争,她不应该为自己感到为难么?

    曹老太后扫他一眼,又是叹气:“你还是没有领略到仁宗他老人家的帝王之术。—全文字版小说首发—作为帝王,朝臣之间,不怕他们争,就怕他们不争。争就代表他们有矛盾,这样帝王坐在上边才能放心。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帝王的屁股也坐不安稳呀!官家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运用这一手段呢?”

    赵烦闻言若有所思,最后大是苦笑,知道是一回事。运用又是另一回事。

    “娘娘教刮,联一定多多琢磨。”赵殒只能出言让曹老太后安。

    曹老太后这么多年还不了解赵顾的性子?坚强,固执,重感情,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作为帝王的弱点。

    不过她也只能时不时点醒。不能手把手教他怎么执政。一切都还需要他自己去领略贯通。

    叹了一口气,曹老太后换了个话题:“这么说你是想把三司使抛出去。让他们作为,谁的主意为官家所用。就给他三司使的机会,也好让他们心服口服,减少纷争?”

    “不错。”赵顾笑了笑,“联就是这样打算。”曹老太后又叹道:“那看来司马君实要吃亏!据哀家所知,他并不大关心军务。

    而范纯仁那家伙对于军事也没学到他父亲的本领…”

    赵颍摇头不同意:“娘娘这话可就错了。司马相公是不大通晓军务。但是他身边有人会呀。”

    “谁?”

    “沈子贤。”赵顾沉静说道,“联总觉得沈子贤今天有点古怪,好像有话要说,却又欲言又止。联抛出一个三司使,其实更像甩出了钓饵,作为一个诱惑,让沈子贤上钩罢了。”

    曹老太后变了脸色:“什么?你打算让沈子贤做三司使?”

    赵顾点头说道:“如果他有本事,为何不破格用一下呢?司马相公提议之时,联也吓了一跳。不过仔细一想,以他的经济手段,确实很适合做三司使。”

    “连司马君实都推荐他做三司使?这”曹老太后喃喃不已,脸色更不好看了。

    赵颍发现她的异样,不由问道:“娘娘,怎么了?”

    “哦。”曹老太后反应过来,勉强一笑,“哀家就是觉得他年纪小了一点。他今年几岁了?”

    “好像是二十四吧。”赵颍想了想说道。

    曹老太后叹道:“那就是比你还小一点。二十四,作为计相,一,一一唉。只怕其他大臣要非议吧?。隙一

    “小所以联做这样的决定,如果沈子贤真有法子,王参政他们也不好反驳了嘛。有文老大人、宰相、参政共同作证支持。谁还会反对?”

    “小官家就这般相信沈子贤有法子?”

    赵顿顿了顿,也是疑惑,道:“联只是有一种直觉罢了。他说需要时间想一想。联给他半天时间,成与不成,拭目以待。半天时间联再急也还等得了。”

    “官家,对于臣子,你要用。但也要有手腕地用,唉,不提这个。以后有事再说吧曹老太后瞥了一眼赵颈,发现他全不在意,心里暗叹一声,也收了口。

    赵殒抛集的钓饵真的很诱惑。

    至少王安石难以拒绝这样的勾引。

    王安石书房,再一次聚集起一帮人。不过这一次不是他们自发过来,而是王安石主动招集。王安石是主持人,自坐上首。与会的有参知政事兼三司使韩绎、知制诰吕惠卿、开封知府章慎、知谏院邓绾、三司副使曾布、龙图阁侍制王弯。

    这些人都是追随王安石变法的干将,在京中有地位的人都在座了。不得不铬,单看他们的职位,从知府到参政,从副使到御史,都占据了要职。可以想象这帮人在朝堂能够形成如何庞大的力量。

    几平整个开封他们能影响的地方都能够说得上话!

    面对这帮力量,司马光加一个范纯仁能够与之对抗这么多年,说起来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不过如今嘛,范纯仁有麻烦了,”

    “范尧夫之事,是谁主持的?”王安石一开口就直扑主题,没有废话。沉着脸问道。

    章惶、邓绾、曾布面面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