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真假 (第1/1页)
“撤掉他的罪名我不敢保证,但保住沈家还是不成问题的。”骆品彦可不敢夸海口,这种事还得要通过五皇子去办才成。 沈家几姐妹一合计,朝骆品彦点了点头,“回去以后我们便将方子找出来,差人送给你。”沈如清道。 “可以,但是必须保证那方子是真的。”耍花样可不成,骆品彦申明。他得验了方子的真假才决定帮不帮沈家呢。虽说沈铁确实是被冤枉了,但身在官场,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事。 事情已经谈妥,沈家三姐妹亦起身告辞。 回家的路上,三人坐在马车里商量方子的事儿。 “真要将方子给他?”沈如清以前对骆品彦并没什么特别的观感,只因接触不多。这次去了骆府一趟,她立刻将骆品彦列在了可以做朋友的区域之外。方子的事儿之前她们都谈过,也统一了口径。当初沈如画斩钉截铁的说不能将方子流出去,现如今居然松口了,虽然直觉这只是权宜之计,但沈如清还是忍不住要问。 “不然能如何?”沈如画叹了口气。她也在犹豫,若弄个假方子给他,不光沈铁的事摆不平,听他的意思恐怕连沈家也要糟。 骆品彦毕竟是京城来的,消息来源自然渠道颇多,情况自然也知道得更详细。 要如何做沈如画很纠结,为何骆品彦对硫酸这么执着呢,若是其他的东西或许还好办些。而且那方子要以何种形式呈现,既要符合她当时那个年纪能看懂,又要符合道士这个身份,还真是麻烦。 车内安静的好一阵才听沈如画悠悠的说:“我觉得那方子最好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至于用的纸墨……这个还得请教女先生才成。” 沈如画不是出生于这个时代,就算她是这个时代的,对于一些需要熟悉这个时代底蕴的东西,就她的年岁来说也早了些。还是不要自作聪明了,问问学识渊博的女先生定是没错的。 沈如画的想法很对,方向也没错。关于道教文化,女先生确的研究。女先生从自己的箱子里取出一沓微微有些发黄的纸张来,“这是我亡夫留下的。他酷爱道学,精通道教义理,这纸便是一位道观长老送他的。说是一位得道成仙之人飞升后留下的,颇有些收藏的意义。他一直珍藏着,从未用过更未拿出来示人。” 沈如画细细看了那纸,纸已有些发脆,确实有些年头了。既然是道教先祖用过的,用来忽悠骆品彦应该不成问题了吧。 “只是这图画的内容你想好了吗?”女先生看着沈如画问。 关于这件事沈如画已经有了个初步的想法,不能用工笔或者水墨的形式来表现,得用个他们都未见过的,既能看懂又与众不同的画法。所以沈如画作了个大胆的决定——卡通画。 沈如画先将自己做试验时的几个场景画下来,以三维的样子。当女先生捍到时,虽觉得人物形象有些幼稚,却忍不住感叹整张图的结构。那种远近、立体的视觉效果,不是工笔跟水墨能清晰表现的。 “女先生看这个可好?”不用女先生回答,沈如画从她的脸上已经看出来,成了。 她敢保证,就算是骆品彦拿到这图也会称奇。 但愿他能将注意力多投到这幅图上,转而忘掉硫酸的事,虽然明知不大可能,但沈如画还是忍不住这样希望。 骆品彦确实没想到,方子居然是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且说真的,这画的内容也很奇怪,居然是个小女孩在捣鼓些瓶瓶罐罐。 看这下笔的力度和转折,没有些年头的功力是画不出来的,但这图却与他所见过的不同。从未想过还有这样画画的,虽然简单却很逼真,连沈如画以前丫髻上常戴的银发箍都画出来了。 瞧这纸张似乎有些年头了,他裁下一截空白的已经让人去查了,还未有消息传回。 说是方子,可这里面连一个字都没有,只是画而已。前面看到的粉末难道就是沈如画说的,道士给她留下的? cao作方式似乎是燃烧以后大量的加入水,放置几日后便成了。 骆品彦思考半晌,难不成如同酿酒一般,还需要发酵? 想了很久都没想出个所以然来,骆品彦有些烦躁。他派人去查过,沈家从三年前就不停的在购入硝石,去年更是采购了大量的硝石跟药材。以前从未听说沈家做出来了这么个东西,但鞑靼一打来这东西便出现了,难不成是有什么特殊原因。他曾问过许叔,硝石是否能做出“战泉”来,许叔坦言不知。 骆品彦又将沈家采买的药材名目都给许莱看过,可许莱说那只是些普通的治疗外伤或者抑制肿胀的药材,并无特别之处。 骆品彦想了想,还是给沈家去了封信。说明他已查清沈家采买硝石及药材之事,并认定就算这方子并非作假也是不全的。 沈如画没想到骆品彦居然会派人查她们家,更说明了骆品彦对硫酸的制法有多志在必得。 沈如画想了想,只好让沈如真半真半假的回信说,老道临走前提过,若想“战泉”发挥最大的威力,加入硝石的效果最好。并将打碎的木炭跟拌有少量石粉的硝石混合在一起,连同信一并给骆品彦送去。并且注明这是最后一点了,因杂质颇多效果许是不如先前的好。 骆品彦取了些,燃烧过后加入水。因为混有石粉和木炭,里面的硫酸含量少了很多,又稀释过度,效果虽有却不好。 这时派出去追查纸张来源之人说,这确是道观用的,而且用这纸的是一位已经得道的真仙。这个消息如一枚重锤,敲实了沈家的话,也让骆品彦有了交差的依据。 他连夜写了一封信,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清楚的讲述了一遍,连同图画与剩下的小半袋粉末一同连夜送往的京城。 沈家的事还得五皇子出面才成,左都督没有在立储之事上选边站,沈家的事便不能由他出面。与大皇子对立的结果必然是要投靠一方,虽然圣上病了,却并非大限,这一点左都督早已确认过。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中立,只听命于圣上才是自保之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