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荀令天下_第二十五章 朝中谋算(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朝中谋算(五) (第2/2页)

自然姓袁。”袁遗一本正经道。

    袁术折扇一拍身前的小几,郁闷道:“你呀,就是整天抱着书牍,读读读读读,读成博士有什么用?我是问你,外戚、宗室、士族、宦官,你是哪一个?”

    “自然是士族。”

    “那就对了。你是士族,就该做士族的事情,不但要立功,要立德,要立言,更要学会立敌。”

    听他这般说法,袁隗和袁绍也好奇起来。袁绍坐下来,袁隗则是笑吟吟地持盏听着。

    袁术见到他们都认真起来,便更加有底气了,说道:“你想想,你在朝堂上,想着谁都不得罪,谁都讨好,一来难以做到,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宦官外戚不当你是自己人,宗室、士族认为你胳膊肘往外拐,到时候如何自处?二来就算做到了,陛下怎么看你?你越是名重天下,陛下就越是得心中忌惮你,早晚躲不了一个淮阴侯的下场。”

    “谬论!”袁遗愤然道。

    “《论语》中说,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你以为这是夫子在教你什么?这就是为官之道。这里的善者与不善者不就是你屁股下面的那张席子吗?”

    “荒谬!”

    “那我问你,夫子这段话不就是在教人分辨何人为善者,何人为不善者吗?可是偏偏夫子还告诉你,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也就是说,他已经知道谁是善者谁是不善者了,既然都已经知道了,直接分类便好,何必还要这样衡量?如果他不知道如何分辨谁是善者,谁是不善者,这样的方法岂不就成了一个笑话?换言之,你说怎么样的一个士人是个好士子?不就是士族欢迎,阉宦厌恶吗?”袁术说得明白。

    袁遗摇摇头,道:“非是如此也。君子事君,以道不以术,道之所在,行之所在。吕汉盛是个良臣,便该出言救下,如何能够囿于士族、宦官之隔?”

    袁术躁怒起来,一瞪眼道:“你要我怎么说你才明白?罢了罢了,孺子不可教也。你口口声声以道不以术,你知道什么是道什么是术?道是什么,你说的明白吗?就算你说得明白,底下的官员、黔首明白吗?”

    袁遗顿时哑然。

    “你看吧,你自己都说不明白,底下的人更加不明白,那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怎么分辨?最好的办法就是最简单的办法,士人就是善,宦官就是不善;党人都该保全,都该赦免,都该居高位,宦官就该刀刀斩尽,刃刃诛绝!下面的官员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你——”袁遗满心知道他说得不对,却无从反驳起。

    袁隗忽然笑道:“公路深谙为官之道,可以入朝矣。”

    袁术笑道:“此心唯愿侍奉长辈,不作二想。”

    袁绍听得暗暗称奇:“这个其貌不扬的精瘦弟弟,想不到对于官场当中的套路竟是这般熟稔,适才这些话,竟好像是特意说给叔父听的。今日他不在府中陪着父亲太仆袁逢,反倒巴巴地到司徒府来,其中居心,昭然若揭啊。”

    果然,听闻袁术这般说法,袁隗更是满意,抚须笑道:“甚善甚善。张让等人前些日子还寻我说,你与本初二人在京中养名自重,不安好心。今日看来,公路足以独当一路了。过些日子,便使人保举你任个议郎吧。”

    袁术谦虚了几句,又奋发道:“术自幼好武,愿为陛下荡平天下。”

    袁隗笑道:“自有机会,不必心急。”

    叔侄二人心照不宣,相视一笑,身边的袁绍看得明白,袁遗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袁隗又问袁绍:“本初有什么想法么?”

    袁绍哈哈一笑,将手中的玉如意在地上轻轻一磕,笑而不语。

    袁隗笑着点点他,道:“你呀,心里同样清得跟明镜似的。我听闻前些日子大将军自河南尹升任以来,一直都命人与你交陪,你若是不欲直入朝中,我不妨与何大将军知会一声,权且做一个将军府长史。如何?”

    袁绍躬身一礼道:“全凭叔父做主。”

    袁术心中暗暗冷笑不已:“小婢养的就是小婢养的,区区一个南阳屠户的长史便欢天喜地了,此前养名多年,不过就是表面功夫罢了,不堪大用。”

    袁绍见他嘴角微撇,便猜知他的心思,心中也不由暗暗冷笑:“我手握士人之望,又得外戚助力,暗植势力,厚积而薄发,他年一飞冲天之时,便是你这路中悍鬼灰头土脸之日!”

    袁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左看右看,还是觉得不如书牍好看。

    唯有袁隗,嘴角微扬,不知心思为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