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3.萧墙 (第1/1页)
顾雨萼忽然想到了那个沈林泉的话,忙问连氏:“母亲后来可又遇到了沈公子?”连氏道:“有婆子来报说三小姐被蛇咬了,而你则去寻她,我急得不行,马上就赶回来了,倒不曾遇到那沈二郎。怎么你今天又见到他了?”顾雨萼也不想说今日的事,只道:“看母亲对他很是亲热,以前我们两家交好吗?怎么我没什么印象呢?” 连氏道:“你那时还小,自然不记得的。我与他母亲未出阁时便是手帕交,你外祖父与他母亲的祖父郑老先生也交情匪浅,所以说起来也是世交了。后来各自嫁人,又同在京城,因此你小时候我常带了你去沈府,郑夫人也不时过来串门。后来他们大房一家去了凉州,沈二夫人你也见过,不是个好相处的,我也不屑理她,两家交往就淡了。” 顾雨萼听了心中更是纳闷。若是这样说来,自己就算以前见过沈林泉,也是六岁之前的事了,还是个吃奶的孩子,怎么就在他那里落得个不知廉耻的印象了?看他说的咬牙切齿的,好像跟自己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这话倒是不好和母亲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顾雨萼只好不再问了。 连氏却道:“今日这事倒点醒了我,你身边伺候的人还是太少了。原本想着紫苏绿如两个都是稳重的,如今看来到底年纪太小,你身边的教养嬷嬷也少了一位。正好宫里裁制,我今日就写信去求了万姑姑,给你寻个厉害嬷嬷来,也教你些规矩深浅。那伺候的丫头也得找两个有身手的,以防万一。”顾雨萼今日做错了事,哪敢反驳,况且知道母亲是为了自己好,自是答应。 顾雨芊房内,陈姨娘一身素衣,正满脸怜惜地给顾雨芊上药,眼圈哭的红红的。顾雨芊也似是哭了,却劝陈姨娘道:“姨娘不必担心,这点小伤真的不碍的。况且太太已给请了治蛇毒的太医,都说不是大事。”陈姨娘只摇摇头道:“我自是知道伤口不碍,只是可怜你这命。”说着,又掉了眼泪。顾雨芊道:“又能怎么样呢?我不是顾雨萝那个傻瓜,自己有几斤几两,我心里清楚的很。人都说太太是个仁慈的,从不曾亏待了我们这些庶出的,我却知道,她那是不屑理我们!她出身高贵,有祖父母撑腰,又有嫡子,我们这些庶女在她眼里,怕是连脚底泥都不如,她都不屑收拾我们,怕脏了她的手!只不过当小猫小狗养着,平日里给口饭吃罢了。你看那秦姨娘还有父亲撑腰呢,不过才惹了顾雨萼一回,就被她整治到如此地步。我却不甘心。”说着也落下泪来,引得陈姨娘又哭了一回。 连氏这边先是暗地里审了那个叫留儿的丫头。那丫头却软硬都不改口。只说见三小姐被蛇咬了,慌了手脚,却没寻到三太太,只好报到了五小姐那里,也是急昏了头。因顾雨芊被蛇咬了是事实,这番话倒也没什么破绽。可连氏到底容不得,暗悔自己平日太过大意,纵得这帮人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因此便以留儿伺候三小姐不力为名,打了十板子,发卖了出去。这边又吩咐连鑫寻了两个以前在连家军当兵人家的丫头,底子清白,也会些手脚的,买进府来给了顾雨萼。趁此机会,也送了个丫头给顾雨芊,说是顶了留儿的缺。顾雨芊只好谢了连氏的赏,收下了。 这事并未在顾府起了多大风波。定国公每日关注着外面日益紧张的形势,哪有功夫cao心一个庶孙女,因此只有石老太君与杨氏李氏等分别打发人送了些药材来。顾雨芊养了两日也就好了,照例每日到福熙院给祖母请安,连栖霞院这边也是每日都来,刮风下雨都不间断,府里下人都说三小姐懂事孝顺。 春去秋来,眼看顾雨萼就要过十二岁的生日了。这半年里却发生了许多的大事。 先是石府里闹得天翻地覆,原来那石磊留书一封,说是要去战场上一展拳脚,离家出走了。石家忙派了人去追,却哪还追的上,只好给在前线的七王爷并顾征等人都写了信,托他们寻找照管。石夫人气得大病一场,还不敢声张,全府上下都得瞒着大长公主呢,生怕老人家急个好歹。石老爷却劝石夫人,说石磊能知道长进也是好事,男儿家的,就是要出去吃点苦头才能长大。顾雨萼听说了此事,心里颇有些内疚,生怕是自己当初那番话把石磊刺激到了,暗叹这孩子果然还是莽撞,要上进,文举武举都容易,顶不济让家里捐个官职,何必非得亲自到战场上去。若他真有个万一,自己倒是那罪人了,因此一直有些恹恹的。 外面街上却是另一番景象,人人喜气洋洋。原来七王爷与连横率领的大军连打胜仗,逼得那梁国军队节节败退,眼看就打到了梁国都城。梁国皇帝见事不好,忙修书给大周皇上,称愿意议和。永嘉帝本不同意,沈相等国之栋梁却苦苦劝谏。原来大周虽打了胜仗,可也因为这场仗,国库日见空虚,今年南方收成又不好,再打下去怕是粮草供应不上。因此大臣们都劝皇上就此议和,且休养了生息,等粮草充足了,来日再战,一举灭了梁国就是了。 永嘉帝也不是昏君,仔细想想便知大家说的有理,因此便同意了议和,只是那条件却甚是苛刻。第一条先是必须将当日太子身死一战中的梁国将领满门抄斩,以祭先太子在天之灵。再有就是周国并不撤兵,所攻下的梁国城池都归周国所有,梁国还需赔偿黄金万两,骏马千匹,外加兵器若干,作为战争赔款。梁国开始自是不同意如此的苛刻条件,才要还价,那边连横便领兵又下了一座城,梁国君主只好派使者签了国书。如此一来,这场仗算是彻底了结了,连横留守边境,以防梁国反扑,七王爷不日便将带兵回朝。因为这边战事了结了,那边西秦也主动跟大周示好,二王爷便也回了京城。 外患既除,大家就开始关心起立储之事来,一时朝中分成几派。有人说太子既逝,二王爷居长,自该立二王爷为储君;又有人说,三王爷生母最为尊贵,且三王爷为人谦和,颇有先贤遗风,又有嫡子三个,当得起储君;当然也就有人说,七王爷此次居功甚伟,年少有才,又为国争了光,正该封了太子。一时朝中混乱一团。只有五王爷因为没有子嗣,生母又卑微,倒没人提起,九王爷因为年纪最幼,除了几个与他母家关系好的大臣,也无人提他。这时却又有一个声音,说是太子虽逝,可到底名分早定,已做了几十年储君,又是为国捐躯,这皇位自该传给他的儿子。且景郡王身为嫡长孙,论尊贵谁也不及,封了皇太孙并不为过。于是原本就混的水,又混了几分,一时有那油滑的大臣,丁忧的丁忧,称病的称病,都躲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今天看见收藏数又多了一个,感谢那位收藏的妹子。可是,妹子们,留个爪好不?鼓励下我呗。不用花钱,说句话就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