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兆头 (第1/2页)
赵三翻来覆去地琢磨,来不及问这个雯姑娘是怎么回事儿,一咬牙道:“先瞒着,迎了王妃进府再说。” 他们几个商量了商量,也只能先瞒着。 可转念一想,这事儿怎么可能瞒得住从靖州跟来的那些个下人,恐怕不说对王妃比对王爷更用心,也相差仿佛,在这座王府里,谁敢瞒着王妃什么事儿 赵三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儿,竟不知如何是好。 若是换了旁人家,别说是个王爷,就是个寻常富贵人家男主人带个女人回来,那也不算大事,至少用不着下人为难,当家主母便是心里嫉妒,聪明的也不至于闹将起来,让自家男人不好看。 但在王府,王爷可向来不和别的女人瞎掺和,就说府里的小妾,赵想容赵姑娘,在府里就没一次和王爷碰过面,王妃没克扣她的用度,锦衣玉食也说得上,但要见王爷,她自己都不敢提。 尤其是现在,王妃在靖州辛辛苦苦替王爷善后,筹备粮草物资,应付那群西北军,费了多少心力,如今心心念念想早日与王爷团聚,来到京城,若是知道王爷悄没声地先送了个女儿过来,还让人家管家赵三自己都替自家主子头疼 “赵总管,王妃到了。” 赵三也顾不得胡思乱想,忙开了大门,迎王妃进门。 许薇姝累了一路,也没多想,简单让玉荷打发了来迎接的宫人们,分了红包,就回屋去。 宝琴和玉荷两个忙着把从靖州带来的东西入库,也安排赵想容她们住下。 结果一去库房,宝琴就怔了怔。 看库房竟然是个陌生人。差不多三四十岁的嬷嬷,一见她们,十分殷勤,还主动拿钥匙开了库房的大门。 宝琴:“” 王府库房的钥匙,除了王妃有,让宝琴管着。再就是王爷有一把,本来负责看库房的是王爷身边的张嬷嬷,是跟着从福王府出来的老人,以前做过两年王爷的奶嬷嬷,虽说时候不长,但为人老实稳重,深得王爷的信任。当时去靖州,因为她老人家腿脚不好,年纪也大了,便留下来还看着库房怎么才去了趟靖州,这人就换了 心下疑惑。宝琴就皱眉问道:“敢问嬷嬷,张嬷嬷人呢” “我们雯姑娘问了问,她老人家的孙子在京城开了间茶楼,生意极好。就放她老人家出去享清福,张嬷嬷的年岁毕竟太大。守库房这种差事,太耗费精力。” 这人说话瞧着客气,可宝琴还没感觉出来,玉荷就觉得身上发毛。此人总有些皮笑rou不笑的模样,她在宫里,没少见这类人,都是老油条。 玉荷想了想,还是先让人把东西搁王妃的私库里去。 不是她们小心,实在是行李里头,有些东西是要献给皇帝的,不小心不行。 他们一行人离开靖州,本也没惊动地方,没想到,那些老百姓一得到消息,竟然扶老携幼,书下万民伞相送,还把家里新种出来的玉米,红薯,还有高产的麦穗奉上。 这些东西别看不值钱,都是老百姓们的心意,一行人哭送了好久,直接送出百余里。 当场就让王府一干僚属落了眼泪。 他们大多读了半辈子书,有好些在科举上屡屡失利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多为失意人,这会儿看到这些老百姓的表现,都有人觉得自己一辈子只有这么一点儿成就,也能名扬千古。 那些老百姓送的东西,尤其是口口声声要献给圣上的吃食,再不值钱,也比献上金山银山更能讨得皇帝的欢心,只要那个皇帝还想要名声。 对这些东西,再小心谨慎也不为过。 把行李箱安顿好,玉荷殷切叮嘱,别让外人碰,也幸亏守着王妃私库的还是自己人,没给换个不认识的,给人添堵,办完事儿,她拉着宝琴一回内院,两个人就阴沉下脸。 “那什么雯姑娘究竟是何人” 这是王府,玉荷想打听点儿什么事儿,绝没有打听不出来的道理。 很快,大家就都知道,那位雯姑娘是王爷特意从江南送回来的,进府是乘坐的时王爷的马车,由王府最精锐的侍卫护送,一来王府,便奉王爷命,接管了王府上下之事。 她到没露面,看身形只是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瘦小的很,不爱说话,独爱梅花,一来便占据梅园,闭门不出。 但她手底下人很多,还都是能耐人,几天的工夫,王府上下比较关键的地方,就都换上了她的人。 毕竟当时京城正乱,两个正经主子全不在,留下的下人们多是准备颐养天年的老人,要不然就是不被重视的,福王府送来的下人,人家雯姑娘拿着王爷的手令,自是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宝琴和玉荷面面相觑,心里全有些不是滋味,俩人回正房,结果王妃早就睡下,她们也不敢打扰。 风很大,寒风凛冽。 狂风吹得窗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