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李庭芝的固执 (第2/2页)
些,在之后,人们憎恶这些。 大宋,也因此被人诟病,谁会对一个无能又丑陋最后还败亡了的富二代有好感呢 蒙元之战,赵宋打得无能,输的丑陋,最后灭亡崖山,这样一个经济世界登顶的国家,就这么眼睁睁的被铁蹄征服了,如何能让人喜欢。 可赵昰喜欢,因为这里有水调歌头的苏轼,有爱上层楼的辛弃疾,也有精忠报国的岳武穆,还有逼上梁山的好汉子。 可能正是因为他喜欢这里,所以他也来到了这里,也因此,他不允许这里被灭亡。 李庭芝无奈的叹息,却依旧不想放弃,甩手散去文武,依旧不放弃的跟赵昰说道:“张七八不处罚,人心难安啊。” 赵昰目视的文武大臣们离去,等大厅中只剩下贴己的人,才缓缓开口,认真的说道:“处罚了张七八,我心难安。” 李庭芝一愣,这还是赵昰第一次回应张七八的事情,更是第一次这么严厉的跟自己说话。 “那刘家从医多年,医德隆重,不知多少人受了他们救助,若没有个说法,人心背离啊。” 赵昰古怪的望着李庭芝,他真的不太搞得明白这个人怎么想的。 “杀刘家人的是蒙古鞑子,不是张七八。” 赵昰严肃的说道,一张rou嘟嘟的小脸严肃的板起来,看起来非常可爱。 “百姓们不会这么想,他们只会觉得,如果没有张七八,蒙古人就不会屠了刘家庄。” 面对李庭芝的不依不饶,赵昰心中渐渐升起怒火。 他知道李庭芝的事迹,虽然不多,可至少知道这是一位大忠臣。 而且守护扬州其间,因为缺粮,人rou也是吃过的,能领着大军这样苦守扬州,除了忠臣,也是一位能臣了。 可就是这样的忠臣、能臣,却又这般的固执而狭隘。 “如果说刘家庄是无辜的。” 赵昰的声音几乎是从嗓子眼里发出来的,他沙哑的声音显得特别刺耳。 “那赵宋岂不是更无辜,大宋朝走到这一步,我赵家无可争议的背了第一份罪过,你以为其他人逃得过” “上到王侯宰相,下到升斗小民,每个人都要为大宋的灭亡负责,因为在灭亡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宋人。” 赵昰说完,起身便走,对于这个固执的家伙,他真实不知道说什么好。 从刘家庄的举止上来说,他们确实是在为赵宋做事,功过相抵论,刘家人虽然帮助了蒙元,但是也帮助了赵宋啊。 张七八固然是为了张快腿才硬闯刘家庄,可刘家庄确实因为他而亡。 可赵昰却不这么看,在他看来,刘家庄活该如此。 凡是在乱世中向左摇右摆的,多数没什么好下场,刘家庄这般摸样,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若不是赵昰打出一番模样,他们会幡然醒悟就算幡然醒悟,却已经造就了多大的伤害,又怎么可能轻易被原谅 他这般想着,怒气冲冲向夹城而去,走出不远,小官在他耳边说有人觐见,赵昰回头,正见到李庭芝手下最大的谋士陈东升正亦步亦趋的跟着。 “召过来。” 赵昰脸上没什么变化,心中却不是很舒服。 虽然跟李挺芝吵了一架,可无论李庭芝的为人还是能力,都是让他敬佩的,这人此时过来,看起来像是要背主求荣的样子。 “学生来,只因见陛下愤怒,怕陛下误会了祥甫公,因此来分说一下。” 陈东升恭敬的说着,头都不敢抬起来。 不要看皇帝年龄小,可这手段与心智,远超常人,在他面前还是安分一点的好。 “求同存异,不过是讨论而已,朕没那么小气。” 赵昰心中的怒火降下不少,柔声说道。 陈东升的头更加低了,能这么快压下怒火,心智当真成熟。 “军中将校多受过刘家庄人救助,扬州地界,刘家庄是最好的伤口医者。” 这句解释让赵昰有些释怀,难怪李庭芝三番五次上谏,原来是被下面的军士鼓动的。 有了这个了解,他也明白了李挺芝的固执来源于哪里,所谓民心是假,军心是真。 无论多么坚强的人,参加过一场战斗后都是身心疲惫的,被刘家人救治后,难免心怀感恩。 积少成多,想来刘家人在军中应该有不少关系。 明了这一点,赵昰不由为张七八默哀起来,这家伙几乎惹了扬州大半高层,将来自己走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被阴了。 不过以张七八的性格,不至于吃亏。 这般想了一下,他不由的向北望去,张七八、张快腿如今,就在那个方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