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秘传_第六十七章 坤元剑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坤元剑法 (第2/2页)

正想领教。”说罢,袖袍微动,手中已然多了一支寸许来长的尖锥。那尖锥通体泛白,似兽牙一般,明晃晃的,正是名动江湖的暗器——破浪锥。

    沈风浪指扣暗器,突然进步抢攻,接连刺出十数下,招招攻敌所必救,端的是迅快无伦,刁钻无比。

    白鹤灵虽惊不乱,左遮右挡,进退趋避,竟然也一一躲了过去。两人你来我往,片刻间又近身斗过十余招,堪堪斗到分际,沈风浪蓦然间退后半步,左腿微曲,右手三根手指紧扣暗器,手中破浪锥自右向左,从白鹤灵面前迅疾划过。

    白鹤灵但见锥芒闪烁,耳畔只闻“呜”的一声风响,急忙将头向后一仰,躲过这惊险一击,但饶是如此,身上也已惊出了一身冷汗,心头骇异之余,不禁对眼前这个年轻后辈又增添了几分戒惧之感,眼神也益发变得凝重起来。

    他紧了紧手中长剑,终于决定施展出他苦心钻研数十载的坤元剑法。

    这坤元剑法本是昆仑派历代掌门所修习的一套精妙剑术,并非白鹤灵所自创,白鹤灵只是在历代掌门的基础上稍加改进,将原有的不足和破绽逐渐加以完善而已。

    昆仑派中向来有个说法,就是这坤元剑法内中暗合阴阳五行,据说修习者假以本门的混元真气作为导引,便可发挥出巨大威力,绝不比江湖中其他各大门派,帮派的绝技逊色多少。例如:武当派的太极功,少林派的七十二绝技,以及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

    然而时至今日,昆仑派历代掌门却无一人真正将这套坤元剑法练到极致,至于个中原因,却也难下定论。当然,其中有几种最为普遍的说法,也无非就是些修习不得法,昆仑派未出武学奇才之类的猜测,但最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那只不过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谣传而已,当不得真,谁当真了,谁便是傻子。

    这种说法影响深远,尤其是在昆仑派面对大敌的时候,往往会成为敌人口中的笑柄,这种情况,曾一度让昆仑派中人感到惭愧而又愤怒。

    然而,这也正是昆仑派的地位在江湖上难与少林,武当两大翘楚比肩齐名的重要原因之一。

    白鹤灵是昆仑派第四十一代掌门,身肩光大门派的重任,不管旁人如何讥刺嘲讽,他都始终如一的坚信,坤元剑法是可以发挥出它巨大的威力的,尽管,他现在仍未发现其中的秘密所在。

    此刻,白鹤灵面色凝重,正与沈风浪四目相对。两人静静地站在圈中,谁也没有说话。

    周边的昆仑弟子也是静静地站着,凝神以待。相比之下,圈外的娄,段两人可就不那么安静了,只听得兵刃交击声乒乒乓乓的一阵连响,间中不时夹杂着几声怒吼,听来颇有些威势。

    某一刻,圈中的两人同时一动,各自向对方扑了过去,在一声清亮的金属鸣响过后,两人又各自迅速退开,随即便见白鹤灵脚踏乾坤步法,手拈五行剑诀,绕着沈风浪开始慢慢转动起来。

    沈风浪目光低垂,缓缓闭上眼睛,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山岳一般,只有微风拂过时,掀起他的袖袍衣角在空中轻轻的飘荡。

    时间在一点一滴地流逝。白鹤灵的步法越来越快,直到某一刻,白鹤灵身形猛然一滞,长剑如匹练一般,向沈风浪后心急袭而来。

    沈风浪听声辨位,待长剑将要及体的时候,豁然转过身来,右手轻扣破浪锥,在剑身上只轻轻一刺,长剑便即偏了准头。

    大凡江湖中人,多半都是极好面子的,更何况白鹤灵较之沈风浪又年长颇多,此番见这年轻后辈在自己面前竟然如此托大,简直是未将自己放在眼里,他心中又如何能够不恼羞成怒。

    手腕转处,一剑横扫,狠狠地向沈风浪拦腰斩来。

    沈风浪顺势向后飘身一纵,与此同时,手中破浪锥脱手飞出。视野中,但见那锥尖寒光闪闪,耀人眼目,裹挟着一股劲风顷刻而至。

    白鹤灵只因一时愤怒,以致用力太过,来不及收转长剑,猝不及防之下,竟被那破浪锥刺中左肩肩骨,登时痛彻心扉。

    锥身深入肌骨,伤口处已是殷红一片。白鹤灵痛得慘呼一声,几欲晕厥。

    众昆仑弟子见掌门受伤,亦是吃惊不小,纷纷涌上前来,圈子登时缩小了一倍有余。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