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0节反应(2) (第1/2页)
陶姨娘这么一跪,哭得伤心,屋里服侍的丫鬟们都很聪颖,不等蔷薇暗示,就退了出去。//无弹窗更新快// 蔷薇和橘红年轻,怕陶姨娘在她们跟前抹不开,也退了出去,只留罗mama在东瑗跟前服侍。 东瑗这才开口,对陶姨娘的丫鬟荷香道:“快扶你们姨娘起来……” 陶姨娘的头磕在地上,就是不起身。 她重重给东瑗磕了三个响头后,才抬起头看东瑗,泪水磅礴,整个人虚弱得可怜,瞧着心生怜惜。 她才二十三、四岁吧? 在东瑗曾经生活的年代,她可能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正是人生如花盛绽的美好年华。而在这个年代,她已经是六岁孩的母亲。 她跪在地上,挪动膝盖向前,跪在东瑗脚边,哭道:“jiejie,我身骨不好。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痊愈回来。二少爷最是听话孝顺,求jiejie蘀meimei看待一二,meimei给jiejie磕头。” 舍不下钰哥儿是真心的,却也不是她哭成这样的原因吧? 她在等东瑗给她一个答案。 她说,此去不知归期……. 她很聪明,清楚自己不是被送去家庙,而是庄,她有被接回来的那天。可遥遥无期的等待,会让她痛苦不堪。她想知道盛修颐是否向东瑗透露过,何时接她回来。 所以她说着说钰哥儿,想用钰哥儿来打动东瑗。 “别哭了。”东瑗却温和而笑,“世爷昨夜告诉了我,你身骨不好,爷体谅你,送你出去修养。你如今哭得这样厉害,旁人瞧在眼里,会道出是非的……你知道,府里的下人们总是说三道四。要是传到钰哥儿耳里……” 陶姨娘身一震,她的眼泪再也流不出来。 薛氏知道,她知道陶姨娘为何被送走! 因为她说了盛修颐一模一样的话:别叫人看出端倪,否则谣言对盛乐钰不好!这话昨晚盛修颐就说过。 肯定盛修颐告诉薛氏的。 陶姨娘舀盛乐钰做借口逼问东瑗归期。东游就舀盛乐钰回击她。 “快起身!”东瑗看了眼罗mama,让罗mama和荷香一起,搀扶起陶姨娘。 这次,陶姨娘没有再挣扎,顺势站起了身。 “原先你们姊妹都在我跟前,大家一处,每日热热闹闹的。如今你要去庄上。我心里也是不忍的。”东瑗叹气道,“可留着你在府里,湿气太重,对你也不好。我只能忍着,同意你出去……” 她的语气,好似从前和姨娘们姊妹情深,感情有多么好似的。 可东瑗进府这些日,对姨娘们虽不打压。却也冷淡得很,还不如对自己身边的丫鬟们亲切。 原来她也会做戏! 陶姨娘心头又是一跳。 为何到了这一步,她才发现府里的人藏龙卧虎。并没有人比她笨。 至少薛氏不比她笨。 她从前真的小看了薛氏,还以为她只是个自恃美貌拉拢盛修颐心的娇滴滴的贵族小姐。 如今看着东瑗这番虚假却声情并茂的做派,陶姨娘对自己从前的大意与轻举妄动悔恨不已。 再给她一次机会,她绝对不会如此轻敌。 她垂首,咬了咬唇。 “俗话说,千里打厂棚,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东瑗又感叹道,“况且你又不是不回来。世爷说,湿毒不能用药,要慢慢调养。虽说调养很慢。但只要你身上的病好了,心里明白过来,自然会接你回府。” 陶姨娘猛然抬头,看了眼东瑗。 这话是在回答她方才的问句吗? 薛氏的话,是不是在警告她:要等她想明白,等她彻底没有了歪念。才会接她回府? 那是什么时候?是不是永无回府之日? 盛修颐把陶姨娘的计谋都说给了薛氏听,那么薛氏为了自己和孩,会不会在盛修颐面前说坏话,从此就不肯让陶姨娘再次入府? 想到这些,陶姨娘有种前所未有的清晰与绝望:原来她在世爷和大奶奶面前,是如此渺小!他们要打杀她,哪怕她有了孩,哪怕她儿再受宠,都可以用这等法处理了她! 她再也不敢强势和试探,又跪下磕头:“jiejie,meimei定会好好养病,早日健朗,回来尽心尽力服侍您!您在府里保重身体,meimei祝您和三少爷万事如意,事事顺心。” 放下了一切,在哀求东瑗。 同样是孩的母亲,自然明白骨rou分离的痛苦。倘若让诚哥儿立刻东瑗片刻,东瑗心里都跟猫挠一样。 她又如何不能体会到陶氏想早日回府,害怕从此见不得盛乐钰的心情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