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3节风波(1)粉红630+ (第2/2页)
去静摄院报信的小丫鬟回来,盛乐郝然跟着一起过来了。 他应该是从静摄院来的。 看到他来,东瑗和盛夫人都微讶。 盛乐郝给东瑗和盛夫人行礼,道:“祖母、母亲,孩听说爹爹和祖父、三叔去了宫里没回来,孩想着来看看,祖母和母亲可有吩咐。” 盛夫人听着这话,很是感动。 她冲盛乐郝招手,让他坐到自己身边的炕上,轻轻搂了他,道:“好孩,你有心了……” 盛乐郝表情有些不自然,显然对盛夫人这般亲昵不习惯。 盛夫人就放开了他,只拉着他的手,问他:“外院的管事们可说了什么不曾?你知道你祖父和爹爹怎么还不回来吗?” 盛乐郝摇头,道:“祖母放心,祖父和爹爹定是在宫里看贵妃娘娘和皇们,误了宵禁,才宿在宫里的……” 这么小的孩专门过来安慰祖母和母亲,盛夫人岂有不感动的?当即隐了担忧,笑着称盛乐郝说得对,又问他外院念如何、丫鬟们服侍可尽心、生活上是否顺心,可有什么趣事。 盛乐郝一一仔细回答了。没有敷衍。 从前盛夫人问他话,他总是说好,从来不愿跟盛夫人多言。此刻见他这样,好似回到了童年、盗窃之事没有发生之前的日。 盛夫人眼里不禁有泪。注意力却被分散了。 说了半晌的话,东瑗道:“郝哥儿,你明日不用念吗?” 盛乐郝说要。 “哎唷,那快回去歇了。”盛夫人看了眼墙上的自鸣钟,虽不舍,还是放开了盛乐郝的手。 盛乐郝又安慰盛夫人和东瑗几句,起身告辞。 东瑗笑道:“娘。我送送郝哥儿……” 盛夫人含笑点头。 已经快到了初,夜深静谧,空气里有些寒,东瑗送盛乐郝出了元阳阁,盛乐郝脚步微顿,对东瑗道:“母亲,今日不仅仅是父亲和祖父、三叔没有出宫,镇显侯府的老侯爷。还有好几位大臣,都在宫里。太医院的人也都在深宫待命。母亲,怕是宫里有贵人出了事……” 看着孩一言一句说的齐整。东瑗心里猛然一突。压了压心绪,她低声笑道:“我知道了,你回去歇了吧。” 盛乐郝见东瑗没有深问,看了她一眼,这才道是,带着他的小厮烟雨走了出去。 回到元阳阁的东次间,盛夫人跟东瑗感叹:“郝哥儿今年才十二岁,怕我们娘俩着急,深夜进了内宅来安慰咱们。倒是整日在家的人,不见登门说句贴心的话。” 整日在家的人…….应该是指二爷盛修海。 盛修颐和盛昌侯父三人连夜不归。可能盛修海不知道;可内院到了亥正才落钥,他应该是清楚的。 这样反常,他不会打听吗? 只要一问,就会打听出盛修颐父三人不归的事啊。 十几岁的孩都知道盛夫人和东瑗会担心,二爷难道不知? 他这样装聋作哑,盛夫人原先着急。倒是没有想到他。如今有了对比,心里就有几分不快。 “阿瑗,你也知道,海哥儿不是我肚里养的,原本就隔了一层。”盛夫人叹气,“我也不曾像颐哥儿和沐哥儿那样严厉教养他,对他到底少了些责骂和苛求,多些宽容。他却只当我一味的羸弱好欺……” 话题和心思就转到了二爷盛修海头上。 自从去年被盛昌侯打了一顿,二爷盛修海好像就丢了差事,再也没有正经任差,整日里外头、家里闲逛。 他从前是在都尉府做校尉,从五品的官职。 婆婆抱怨小叔,不管是不是婆婆亲生的,东瑗这个做大嫂的都不好接口,她只是赔笑着坐在一旁,听盛夫人说二爷的事。 “……先去的袁提举那个女儿,建昭侯府原先想管,怎奈袁三太太哭着说已经是三服的兄弟,不想让袁家插手。”盛夫人提起二爷,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去年袁家那桩事,低声和东瑗道,“而后袁三太太就带着袁小姐和孩,离了京师。建昭侯府也跟她们断绝了来往。” 袁提举的女儿,就是说袁璞瑛,那个怀了二爷盛修海的孩,二爷想让盛昌侯帮着娶进门做贵妾的姑娘。 怎奈她们是建昭侯袁家的族人。 虽然早已不亲近,可出了这等事,别人提起,还是会把流言蜚语落在建昭侯府头上。建昭侯自然不同意袁璞瑛进盛家做妾。 而且建昭侯是站在镇显侯薛家那边的。 虽然东瑗嫁到了盛家为媳,可朝中政坛上,从来不认为盛家和薛家是一派势力。 “那孩……”东瑗有些吃惊。 她还以为袁小姐和那孩已经没了……. 不成想,竟然是离了京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