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5节大赦 (第2/2页)
三年之久,回去之后就联系了另外一位叔祖父,推翻了也莲父亲的汗国。 这一点而言,化名叫做紫薇的汗国公主,倒是有几分傲骨。 东瑗听着盛修颐说,也是惊讶不已。 她对紫薇身份怀疑,充其量以为她是落魄贵族的女儿,或者是曾经被青楼妓院从西北弄来驯养过,所以她认识些字,也懂几分武艺。 不成想,她居然是汗国的公主。 “这件事,我回头想告诉蔷薇。”东瑗对盛修颐道“这些年,她虽然不说,却总是惦记着紫薇。知道紫薇没事,她和她的家人也放心。” “我只是隐隐约约见过,不曾瞧得仔细。”盛修颐说道“新的可汗派了使者前来,倘若有了机遇,我打听打听再说。” 东瑗轻轻嗯了一声。 她对紫薇没有太多的感情。可想起她,却想起了曾经的薛家的日。 盛修颐吹了灯躺下,东瑗毫无睡意,睁着眼睛回想起当初在老夫人的荣德阁的日。 盛修颐察觉到她并未入睡。以为她还在担心孩的事,安慰她:“你不用劳心多想,好好歇着才是。劳神太多,反而不好。” 东瑗笑了笑:“我的预感一向很准。虽然不知这孩什么时候来的。可我感觉和她有缘分,肯定能保住,而且是个女孩。我是在想。当初做女儿时候的事……” 盛修颐听她说起女儿,又说自己做女儿时候的事,就接口问她什么事。 “我总能想起五姐。”东瑗感叹道“一家姊妹,我总是佩服五姐。她为了嫁给五姐夫,连名节都不顾。而我,总是没有勇气多跨出一步。” 这话。盛修颐就不好评价了。 他并不欣赏薛东蓉的行为。 他还是喜欢东瑗这样的,事事谨慎些,盛修颐不用为她担心。薛东蓉那种孤注一掷的性格,并不适合内宅的女。 至少盛修颐不会想要那样的妻。 东瑗着实累了,依偎在盛修颐怀里就睡着了。 次日。盛家众人去哭丧,盛昌侯让人去内务府说了东瑗的事,倒也没有遇到有人刁难。 可看的不是盛家的面,而是东瑗是薛皇后的堂妹。 老夫人等人知道东瑗出事,也纷纷来看望。 秦太医更是每次来就诊。 过了三日,东瑗落红终于止住。又过了七日,秦太医终于肯松口,说孩保住了,母平安。 盛家上下和薛家老夫人都松了口气。 东瑗生病这些日。盛家和薛家都要去哭丧,东瑗的大舅母韩大太太就时常来府里陪着东瑗。 “等明年三月,老太太就上路,兴许到了端阳节,瑗姐儿就能见着外祖母了。”韩大太太跟东瑗说起韩家老太太要上京之事。 韩家宅已经修葺得差不多,韩大太太给安庆府去了信。那边已经在动身赶路了。 东瑗听着也舒心:“我总念着外祖母……” 韩大太太笑:“老太太更是总念着你呢。” 韩家过年时从安庆府送了些药材和补品,韩大太太给东瑗拿了不少来。 这期间,薛家五夫人也来瞧过一次东瑗。 她大约被家里人说过才来的,语气淡淡的,带着几分不耐烦。 韩大太太被她气得半死,等五夫人走后,直在背后骂她:“……你们家老夫人事事精明,偏偏着了杨家的道儿,娶了这么个媳妇!当年你那么小,真不该把你丢给杨氏……” 说着,想起曾经有人告诉她,东瑗在杨氏手下吃过很多苦,韩大太太气的哽咽:“我们家三娘自幼得老爷和老太太喜欢,我们做兄嫂的,也是当她亲生女儿般疼爱。她落得那样下场,家里没人不伤心。留了你一根独苗,当年若不是形势所逼,老爷和老太太绝对不会丢下来,去了安庆府的。你吃了苦了瑗姐儿,都是韩家的不是……” 提起伤心事,居然在东瑗面前抹眼泪。 这倒不是装的,东瑗的母亲在娘家很会做人,韩大太太嫁入韩家,跟东瑗的母亲最是亲近。 提起亲人被人欺负,难免伤心。 五夫人来看望东瑗,惹得韩大太太哭一场,东瑗还要安慰韩大太太:“你莫要伤心,她不曾对我不好。” 而后,就低声把当初五夫人杨氏派丫鬟给东瑗,被东瑗借老夫人的手收拾掉之事,告诉了韩大太太。 韩大太太听着这话,才破涕为笑。 后来东瑗身好了,胎位安稳下来,哭丧也结束了。 原本以为可以歇歇的,接着宫里又传来消息,元昌帝驾崩了。 最快更新,请收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