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4 洪门 (第2/2页)
并住,人往后倒!" 红绸停止了移动.边峰又叫道,"一二三!一二三!" 东边的人随着口令整齐的用力,红绸开始往东边移动.西边那拨人脚步有些零乱了.小乙也喊道,"别慌,并住脚!" 可是,东边这拨人乘他们乱的时候,一鼓作气,把红绸拉到了自己的划线内.小甲大声裁定,"东组胜!" 东边的人立刻大声叫嚷道,"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西边的人不服气,也嚷道,"再来一次,再来一次." 这时,有人注意到了一旁站着的众人.叶惟世带着七个孩子,跪到了老人面前行大礼,"张爷爷."他们这样称呼老人. 其实,当他们进来时,边峰已经注意到了.这时他把保安队整队,十四个人站齐了一排. 边峰喊着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向前三步正步走.立定.敬礼!" 保安队把右手抬到自己的眉稍. 这是什么礼来人第一次看到,不认识,但是对于这些人整齐划一的动作,影响十分深刻. 老人赞道,"好,好,你们再走几步让我看看." 边峰喊口令,把队伍调了方向,和客人站的方向垂直.那七个孩子也排到了队伍里,精神的站着.边峰的口令下,二十一个人整齐的走着. 虽然只有一排人,可是他们的划一动作让客人们印象很深. 林永青他们完全知道,那七个孩子一个月前是什么样,可是这会儿,他们已经和这只队伍协调了. 队伍向后转,又走了过来,这次他们喊道,"提高警惕,保卫家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老人直点头.对林永青他们说,"虎狼之师." 梅兰妮请了客人们去厅堂里坐.老人拉着边峰的手,带他一起去了. 梅兰妮把老人让到了主座上,梅香把准备好的茶送了进来.老人头上的草帽并没有脱下来. 老人对梅兰妮说,"今天我看见孩子这样的生活,我彻底放心了,我也算不负叶老的托孤了,也能对得起我洪门的英烈." 梅兰妮自然客气几句. 老人又说,"永青他们讲了你对叶,屈两孩子的打算,我看就很好,他们非要请示我.这等事都不能自己决定.你们哪里象能干大事"那三人赶紧站起来,低头认错. 老人转向梅兰妮,"你这孩子就好得很.我喜欢.听说你也想入我洪门"他问边峰. 边峰立刻站直,"如果祖师爷爷同意洪门收下我,我将深感荣幸." "好,好,这孩子我要了."他对那三人说. 边峰立刻跪下,"谢谢师祖!" 林永青纠正道,"应该叫师父." 原来是给老人当徒儿!边峰心里高兴,"谢谢师父." 收徒总要有个仪式吧. 大家讲好,后天的中午,老人过来,就在华家宜稼草庐举行. 边峰告诉水妮去把秦炼接回来.水妮立刻带着小乙出发了. 梅兰妮很无语,什么好事啊,非得再拉上一个.怎么就不能消停些呢. 第二日,林永青过来,帮着布置厅堂. 梅兰妮问他,那老人究竟是什么来历. 林永青说,"他是我们的掌门,是张煌言的后人." 张煌言是何许人也,历史小白梅兰妮是全无感觉. 可是家里的男孩们都知道. 边峰道,"他是民族英雄,带人抗击清兵,后来被捕,被清人杀害于杭州.是西湖三杰之一." 齐逸说,"他唯一的儿子张万祺和他的夫人董氏也在镇江遇难了." 梅兰妮奇怪道,"那他哪来的后人" 齐逸道,"他的二侄儿承嗣,为他传承香火." 原来是这样啊. 楚濂也说,"那他应该就是张敬之了,是张煌言的孙辈,是个出家人.法号莱山.是洪门这个时期的总舵主." 梅兰妮想到他头上那顶没有脱下过的草帽.原来这些人史书上都留名号的. 秦炼是在中午时分到的,随船带来了李义生.让梅香安顿了他,自此,李义生便成了保安队的一员.秦炼听了边峰的讲述,也很兴奋.两人又嘀嘀咕咕的商量了一阵子.一起去了教堂. 这次回来,秦炼告诉梅兰妮,蚕豆和油菜都收下来了,种上了玉米和芝麻.小麦正在收割.今年的油菜籽平均亩产是三百十五斤,一共是六千三百斤.家里的食用油是解决了.蚕豆因为是零星的种,所以有三百斤.自家吃是足够了.因为去年灾年,农作物都涨的很高,梅朵听从老农的建议,趁现在油菜籽二十二文一斤的时候,卖了六千斤.自家留了三百斤下来.得了一百三十多两银子.这是庄子上的第一笔收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