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5 过问婚事 (第1/2页)
乔妈提着灯笼进来,见状便问了缘由. "我说你们就是灯下黑,自家的点心,偏又不记得了."乔妈道. 梅兰妮一想,可不就是灯下黑嘛.家里的羊羹,萨其玛,都是可以考虑的. 再有,羽绢想不到,但是自己是知道,除了苏州,中国还有一个地方的人能理直气壮的说,"吃在广州"啊. 广式点心可以搬些过来. 梅兰妮说,"乔妈倒是提醒我了,我还忘了有一些苏州人没吃过的点心." 羽绢来了精神,"你真知道" "当然." 梅兰妮讲了萝卜糕,芋头糕,鸡籽饼,烧麦,叉烧包,马蹄糕等点心的做法.刚来的那几年,大家都省着钱用,所以并不多买点心等吃食,为了给孩子们解谗,这些点心都自己动手做过,很有心得. 乔妈和羽绢听的津津有味. 乔妈说,"明日里我就试着做." 羽绢已经从经营的角度想问题了,"不急,我还要务色一个做点心的人选." 这世上的有些事情还真是不好说,平日里,做衣煮饭这样的事情,都是女人的事,可是要考虑职业人选时,大家又习惯优先考虑男人. 身边的一个个都排了一遍. 选了现在正在茶馆当茶的方小二.还缺了一个,教徒弟总不能只教一个,万一他玩起跳槽,这里只好干瞪眼. 梅兰妮问,"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小蛾" "小蛾是个女孩子."羽绢脱口而出. 梅兰妮似笑非笑的盯着她看. 羽绢方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这两年,她都不把自己当做女人. 她说,"小蛾才十三岁,行吗" 梅兰妮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梅香帮我的时候才只有十二岁." 乔妈听了梅兰妮的话,很有自己的感触,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乡里十来岁的女孩,谁不是带弟妹煮饭洗衣." 梅兰妮说,"问问小蛾自己愿不愿意." 乔妈说,"哪会不愿意的人有本事傍身,终归是好事." 到底还是把正跟着梅朵学习的小蛾叫过来,说明了这事情. 解决了一个问题,羽绢心里轻松了. 帮着梅兰妮在纬丝上画稿. 乔妈坐在那里纳着鞋底,用针刮着头发,说道,"奶奶,我看你就是个劳碌命,如今少爷们都出息了,还要做工.也不学学做起太太来." 梅兰妮笑笑,没有答话.她虽然来自大城市,但是骨子里就是井市女子.让她学做这个时代的贵夫人都学不象的.她想起李和娘的做派,那只是个穷官僚的后代,她那套,自己都学不来,别说学<红楼梦>里的贾母,王夫人之流.人当然还是能做自己最自在. 这时代的妇女有谁不是劳碌的不但劳碌,还特别讲经济. 家里每晚分给了各处的蜡烛,.可是,乔妈经常在主屋里借光.一个人用灯光也是用,多几个人用灯光也是用.能省就要会省. 乔妈看看正在画稿的羽绢,欲语又止. 席羽绢察觉了,立起身,要避出去. 乔妈又忙忙的止住了她,"我并没有什么要避你的事情.只是刚才提到了梅香,我想起那日鲁妈说起,梅香如今也大了,至今奶奶也没个打算." 说起这事,梅兰妮还真有点闷了.她压根没想到梅香的婚事要她来决定.在她看来,二十岁的女孩正当年华.正好过单身贵族的生活.可是,这个年代,二十岁就要成剩女了. "我倒是忘了这事,‘梅兰妮谦虚地,‘不知应该如何做才好." 乔妈热心了,"说起来梅香还真是不错的,可惜,破了相,家里男孩多,小甲,小乙他们中间找个合适的就行." 这又不是青菜萝卜可以胡乱搭配.梅兰妮决定道,"这事我还是要问问梅香再说." "哪有把婚姻大事去问一个女孩子家家的."乔妈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有一点,这两人有共识,梅香的婚事不能去问鲁妈. 讲起了梅香的事,梅兰妮抽了时间到庄子上. 老农他们见了梅兰妮自然很高兴.梅兰妮给她的助手们都带了小礼品.不是别的,就是火柴. 乡里人见到这东西希奇的不行. 梅兰妮记得过去有人说过,小礼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上的润滑剂.有了它们,这些个关系就润滑起来了. 老农,申mama自然是告诉梅兰妮今年的各项收入是多少.如今,庄子上不用交税了.他们更是省心. 申mama说,"今年的梅子都制成了乌梅.那边说,我们的乌梅好,有多少,要多少.一斤要四十文呢." 梅兰妮知道,她讲的'那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