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26 房地产 (第2/2页)
傅来做,是做不来的。后来,他为此对那些师傅们生了很大的气。 这顿饭的菜怎样,没有人会真正在乎了。大家的心思都在房子上了。 由这几个人带了头,县里很多富人都找到华记贸易栈,要求在宾阳门附近建房子。 给富人建房子,可不用贷款。 由于他们建房速度快,在年底就交了一部分。原来打算把房子交给关家建的人,纷纷找华记建房了。 使得关家的客户少了一大半,他们在房地产上赚到的钱不比关家少。这是后话了。 八月十五前,陈大民来了,贸易栈的人没找到惟世就把秦炼介绍给他。 秦炼知道他会看云识天气,就让人把梅朵找来。一面看人收他的山货。换米换食盐给他。一面还问了他山里的情况。 陈大民说的是闽南话,虽然秦炼这几年已经会说些简单句了,但是听力还是不行。店里的伙计便做了翻译。 秦炼听说山里有时也打到野物,皮毛没人收,便告诉他下次拿来贸易栈,这里收皮毛。 陈大民听了很高兴。这样山里的猎户就能赚到钱了。他把这消息带回去,乡亲们一定高兴。 说了一些时间的话,见惟世没来,就拿出了两盆兰花交给秦炼,让他转交给惟世,文人雅士喜欢个花花草草的。 陈大民看看天色不早,准备离开了。 这时梅朵来了,见了这两盆兰花,知道是建兰了。戴云山的建兰是很有名气的。 心里想到苏州的唐风茶苑,便问道,山里这样的兰花多吗 陈大民听了伙计的翻译,就对活计说,这花山里很多。 梅朵说,“你下次带这花来,我们收,每盆收你二百文。” “二百文”陈大民问伙计。 “是的。”梅朵肯定的回答。 陈大民高兴的想,今天不知遇见了什么贵人了。 梅朵接着就问他有关天气的事情,陈大民并没有保留,一一解说给她听。梅朵拿着纸笔,把他说的记下来。 陈大民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话,没什么好记的。” 梅朵说,“这祖传的经验比那珠宝都贵重。怎么能不好好记下来。” 说完,还让人拿来两盒火柴作为报答。 山里人淳朴,忙推辞道,“这几句话,我们那里人人都知道,姐儿喜欢听。说给你听就是了。不值什么。” 梅朵说,“这两盒火柴你先拿去用,也不值多少。下次到了收割季节,如果发现天气异常,还希望来通报一声。” 说完,示范给他看如何划两火柴。陈大民见了大喜。千谢万谢的方告辞去了。 秦炼又要开设皮毛收购鞣制项目,和凌掌柜商量着细节。 凌掌柜这两个多月来,在秦炼的亲自调教下长进了不少,做事细致很多。 梅朵见没什么事情,拿上兰花,想顺道替和娘他们送去。 刚要离开时,见边峰进来了。生生下了一大跳。 猛的见到了他,秦炼和梅朵还以为是做梦,两人都眨着眼睛。 边峰是过来接人的。听说秦炼在德化,就特地弯过来,他有许多事情要和秦炼当面说。 平日虽然有电报和船来往,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边峰趁着过来接人的机会,就亲自过来一趟。 秦炼也有许多的事情告诉边峰,就和边峰,梅朵一起出了贸易栈。往鹞山去了。 路过惟世家里,顺路去看望惟世。梅朵把两盆兰花送了过去。 文伯见是梅朵和秦炼,高兴的大声把惟世叫下来。 惟世下来见到弟弟meimei,让进书房里,又让李忠去请了和娘过来相见。 和娘来了后,自然有一番问候,寒喧。和娘让他们兄妹几个在书房说话,自己带这两丫头到厨房里去安排饭菜,留三人在家用晚餐。 边峰取出一个沉香和犀牛角相送。这个年头,这两种东西都是作为珍贵的药材的。 惟世看着这些东西,也不和边峰客套,就收下了。 边峰笑道,“自家兄弟,我就送些实惠的.岭南湿瘴,这些药材正好派上用场。比送宝石要有用的多。” “说到宝石,这次还多亏了家里送我的那两枚宝石戒子。”说这,把永春知州派人来问灾情的事情说了一遍。 秦炼和边峰听了,相对一笑,都说是送的好。 秦炼道,“下回我和娘说,再给你送几个来,到时候紧要关头,你又好送出去。” 惟世有些不解.边峰他们也不做解释,几句话就带过了这事,“如今南洋的宝石好弄,我还带了暹罗国的工匠来,日后,自家就能做这些。” 边峰却和他说了另外一件事情。这件事使他激动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