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十章 白高兴 (第1/2页)
第二百零十章白高兴 第二日,上书房的先生觉得弘暄特别亢奋。\。qb5.cOM/象喝了鸡血似的,屁股是一刻也没沾在凳子上,真不知道他到底累不累,经屡次提醒,弘暄依旧不知悔改,于是,上课不到半个时辰,弘暄便被罚站了。 课间休息时,弘春和弘曦跑过去安慰他,熟料,弘暄却一点也不在意,反而神秘兮兮的叫弘春和弘曦放学后去九阿哥家玩,弘春诧异道:“九伯府上有什么好玩的?” 弘暄笑眯眯的道:“你们去了就知道了。” 弘曦小声问道:“可我们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去吧?” 弘暄想了想,好像是没登门的理由,便略带为难的说:“呆会儿我问问我阿玛,但愿他同意带你们一起去。” 弘春更好奇了,敦促着弘暄别再卖关子了,可弘暄却闭紧了嘴巴,但笑不语,惹得弘春和弘曦心痒痒的,先生教的是一句也没听进去。 好容易挨到放学。弘暄撒腿就朝乾清宫跑去,急得弘春在后面大叫:“弘曦先上我家玩,你记得来通知我们啊…” 乾清宫中,康熙正忙得不可开交,上午的时间全耗在不可救药的老十身上了,军国大事是一件也没办,因此从晌午开始,康熙的屁股就没离开过御座。 见了弘暄,康熙也没心思多问,摆摆手就叫弘暄去厢房做作业。 大约过了三刻钟,弘暄便出来交差了,而此时,太子、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和十四全来了,好像正在商议什么大事情,气氛有些严肃。 弘暄虽然急着走人,可也不敢突兀的去干扰康熙办公,虽然心急火燎,但也只好无奈的准备退下去,熟料十四却看见了他,忙叫道:“弘暄,你过来。” 弘暄心中一喜,忙跑过去给康熙和老十的一帮兄弟见礼,道:“皇玛法,我的功课做完了,您今儿这么忙,明日再一起检查吧?” 康熙点点头,看向十四。问道:“你叫弘暄干嘛?” 十四面色不豫的说道:“回皇阿玛,蒙古雪灾,儿子还是觉得不能放任不管,这道理连小孩子也知道,儿子叫弘暄就是想证明这点。” 八阿哥轻声呵斥道:“十四弟,别胡闹。” 康熙冷笑了声,道:“看来朕的混账儿子还不少。” 弘暄早已不是当初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屁孩了,见形势不妙,虽然很好奇,但还是闭紧了嘴巴,等着康熙发话。 半响,康熙才道:“胤禩,你给弘暄说说。” 看来康熙担心十四会误导弘暄,便叫八阿哥来做调查。 三阿哥笑道:“皇阿玛,这事压根就不用问弘暄,十弟妹是蒙古人,弘暄自然会对蒙古偏心的。” 弘暄虽然觉得有点不对,但因为搞不清状况,还是打定主意沉默是金。 康熙对弘暄的安静很满意,就凭这点,就比老十强多了。便问道:“弘暄,你三伯说的可对?” 弘暄想了想,道:“皇玛法,不管额娘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孙儿都是大清的子民,只要为大清好,偏心蒙古也无妨的。” 太子面无表情,悄悄摩挲扳指的拇指却停了下来。 四阿哥轻轻皱了皱眉头,旋即又一脸的平静。 八阿哥也不露声色的打量了一眼弘暄。 十四只有一个想法,这小子比弘春反应快。 三阿哥不想自己适得其反的又让弘暄表现了一把,很是懊恼。 康熙则甚是满意,对弘暄道:“嗯,是先生教你的?”康熙想当然的认为是学校教育的功劳,至于家庭教育,不提也罢,老十不祸害孩子就不错了! 弘暄摇摇头,道:“不是,是额娘说的。” 乾清宫中一片沉默,半响三阿哥才笑着问道:“你额娘是不是告诉你,只要偏心蒙古都是为大清好啊?” 这次康熙觉得三阿哥甚得他心,康熙也怀疑其木格有给弘暄洗脑的嫌疑。 弘暄继续摇摇头,无辜的说道:“没有,额娘只是说各个族人都是大清子民,虽然满人比汉人少,也没什么大碍,没专门提蒙古人。” 三阿哥一下抓住了弘暄话中的把柄,忙问道:“喔,这么说来,弘暄也认为汉人不足为虑。不必防范了?” 十四怕弘暄上了套,给老十带来麻烦,忙插话道:“三哥,你这是什么话,弘暄小小年纪,怎知这些?” 三阿哥笑道:“就象十四弟说的,好些道理,小孩子其实都懂的,是吧,弘暄?” 弘暄急着要走,没心情老实回答三阿哥的问题,便答道:“三伯,我还小,不懂许多大道理,要不我干嘛上学啊?” 三阿哥讪讪的脸一红,眼珠一转,笑道:“弘暄,你阿玛就没告诉你,天下汉人太多了,咱们满人可不能有一丝松懈?” 弘暄很不耐烦的瘪了瘪嘴,撒谎道:“阿玛教过。” 三阿哥笑了,坏坏的问道:“那怎么先前我问你,你说不知道啊?” 弘暄没好气道:“我又不知道阿玛说的对不对。” 三阿哥可算找着机会破坏弘暄在康熙心中的印象了。心中大喜,但脸色却严肃起来,教训道:“弘暄,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怎么能质疑父母之言?先生没教你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