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4节长子 (第1/2页)
第384节长子 顺天九年,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 京里有几件大事,却跟普通百姓的生活没大多关系。 大家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头一件,顺天九年的四月,顾家除服,顾延韬归朝。很凑巧,顾家刚刚除服,吏部尚书丧母,回浙江奔丧。吏部乃是六部之首,吏部尚书更有“天官”之称,多少人眼馋那个位置? 皇帝为了抬举顾家,让顾延韬兼任吏部尚书。 顾延韬韬光养晦两年半,一腔雄心壮志,欣然接受了。 到了六月,皇帝封了谭贵妃为后。 谭后执掌后宫不久,到了七月初十,早有身孕却故意隐瞒的顾氏德妃诞下皇子。 除了谭家,满朝欢喜。 谭氏新登后位,为显贤良,亲自为三皇子举行洗三礼。她甚至向皇帝进言,封三皇子为雍王。 雍是指京城。 雍王的封地,是京城及附近的土地,是所有王爷里最尊贵的。自古以来,雍王都是嫡子。皇后诞下的嫡子,选一个为太子;剩下的诸位嫡子,皇帝再从中选一个喜欢的儿子,封为“雍王”。 这份尊贵,是顾德妃的儿子无法享有的。 消息传开后,众人皆非常吃惊。 皇帝却很高兴,和内阁众阁老商议:“朕将近而立之年,膝下一直子嗣单薄。如今添了三皇子,属实大喜事。宫廷人丁兴旺。预示天下兴旺。皇后厚德,进谏封三皇子为雍王,朕怀欣慰。只是,雍王素来封赐嫡子,三皇子非嫡出,不知诸位如何看?” 夏首辅沉默。 其他几位阁老也不语。 顾延韬犹豫了下,才道:“陛下,微臣窃以为不好。民间有个说法,孩子年幼,应当贱养。贱养积福。太过于尊贵。反而折了孩子的福气。这么些年,宫中子嗣单薄,三皇子又生的怯弱,微臣以为。不如等三皇子成年。再封王......” 夏首辅和其他几位阁老都错愕。纷纷抬头看着顾延韬。 他们原以为,顾延韬是非常高兴,极力促成这件事的。 不成想。他居然拒绝了。 夏首辅看顾延韬的目光,带了几分探究。 皇帝却面露不悦。 顾氏德妃怀孕第四个月,皇帝才知晓。是太后帮着顾德妃隐瞒的。事情被皇帝知晓后,太后解释说:孩子刚刚上身,最是娇贵。民间的说法,不宜广而告之,需得隐瞒,这样孩子才健康。 皇帝也接受了太后的解释,只有喜欢,没有深究顾德妃隐瞒。 后来,太后对顾德妃的胎,很是用心。 顾德妃身子骨一直就好,没病没灾到了孩子足月落地。 是个皇子。 别说皇帝,太后也喜极而泣。 这个孩子,承载了皇帝太多的希望,能封孩子为雍王,实属皇帝所愿。他想要这个孩子平安、尊贵。 新封的皇后很想讨好皇帝,不知从哪里窥探到了皇帝的心思,居然主动提出让三皇子封为雍王。雍王只能是皇后的次子,皇帝心里也担心谭氏不乐意,弄出些是非来。 皇帝不希望谭氏一上位就闹事的。 如今谭氏主动提了,皇帝心里的担忧也去了一半,正是兴头上。 只有顾延韬泼冷水。顾延韬这瓢冷水,泼得突然又莫名其妙,皇帝也懵了半晌。 皇子们有出生就封王的,有成年再封王的,情况不同,封赏也不同。 顾延韬的请求,合情合理。 皇帝看他的目光,却暗噙了几分雷霆:难道顾延韬看不出,皇帝极力抬举顾德妃和三皇子,不仅仅是因为爱三皇子,也顺便抬举了顾家,抬举了顾延韬吗? 怎么不在朝这几年,顾延韬变得如此短视? “三皇子到底不同寻常......”皇帝道,“况且,这也是皇后慈爱之心意,进言封三皇子为雍王。依朕看,还是定下日子,早日封赏为佳。” “陛下,幼子不足以承厚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求陛下疼爱三皇子,暂缓封赏之事......”顾延韬道。 他坚持不松口。 几位阁老都回神,纷纷为顾延韬说话。 他们要么是谭家的门生,要么看不惯顾家,自然不希望顾德妃的儿子得此重封。 夏首辅最后才开口,劝说皇帝先不用着急封赏三皇子。 皇帝气得甩袖而去。 他满心欢喜,却惹了一肚子气。 可朝臣的话,也不能全然不听。 封亲王乃是大事,皇帝一人之计不听也不行。 他很不高兴,回了内宫。 他先去了三皇子那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