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改行 (第1/2页)
第二日,那李家娘子跟冯家娘子就来了。 顾冬儿端了两碗茶给她们喝。 两个妇人坐在那里,略微有些拘谨。 杨氏笑着看看她们,同冯家娘子道,“原来我见过你呢,你们夫家是住在走马街,那个纸马铺西边的是不是” 走马街店铺极少,不过镇上仅有的两家纸马铺都是在那里的,杨氏每年都要去买几次纸钱,路过纸马铺的时候就会看到一户人家,门口种了两棵大枣树,树下总有个妇人在那里纳鞋底。要是纸马铺正好没有人在,她还会帮着看一会儿。 冯家娘子赵娥长得高高大大的,但极为安静,听了点点头,“是的。” 看上去话很少。 另外一个李家娘子邱庆梅就比较活络了,自我介绍道,“杨大姐,我是住在中心街尾的,大姐怕是没见过我,倒是我常见你们家儿子,女儿那会儿来摆摊那,做的东西可真好吃!我就说早晚得开铺子,果然呢。” 杨氏笑起来,“邱妹子往常是做什么的,要是以后来铺子,一整天得待在里头,方便不家里可还有孩子要看管” “我大女儿已经十一了,能看着她弟弟,要不是这样,我也不敢出来。大姐放心,我一定好好做,晚点儿回家没关系,我相公也能做饭,孩子不愁没吃的。” 听她表了决心,杨氏就看向赵娥。 赵娥小声道,“是婆婆叫我出来挣钱的。相公一个人不够呢。” 那也是家里支持的,应该都会用心。 杨氏说道,“一个月给五钱。中午管顿饭,要是晚了,晚饭也供,做得好,以后工钱还得往上加。” 后面那句是顾春芽叮嘱的,说要给她们一点希望,做事才会更加积极。 一个月五百文。一年就有六两银子的收入,按当时的生活水平来看已经很高,所以她们二人才会迫不及待的过来。 两人连连点头。 “倒是啥时候开始呢”邱庆梅问。 “在弄铺面呢。还等半个月差不多,等好了,自然会来告诉你们。”杨氏顿一顿,“现在定了。你们到时候可别跑去了别家呀。” “这哪能呢。你们给的工钱也不少。”邱庆梅笑道,“咱们一定等着,你们铺子开了就来。” 三人又说了会儿,那二人就告辞了。 “看着像是不错,先用着罢。”杨氏同顾春芽说,“反正我是找不到啥毛病,就是那赵娥话少了点儿,不过也不用叫她开口做生意。” “娘觉得行就好了。到时候要有问题再说。”顾春芽正忙着订菜单。 到时候柜台里放什么糕点,早点卖些什么。要在店里吃,又要做哪几样面食,都得想好了,等到铺子开了,每日都得按着这菜单去集市采办。 杨氏看她忙碌的样子,也不打搅,出去同顾应全道,“明儿我得去桃花那里一趟,光是写个信儿不成,还得我去了,桃花才有可能来。” 她了解自家meimei的性子,轻易不肯打搅别人,不肯得别人的好处。 “反正公爹跟婆婆那里,我才轮过的,也叫不到我。” 顾应全道,“那我同你一起去,路上安全些。” “不用了,家里大大小小事情,也得你照应着,我雇个车去,还能找不到路呢”杨氏摆摆手。 顾应全还是不放心,“要不叫明瑞陪你去,上回好歹春芽还去的。” 杨氏扑哧一声笑了,“真要有事,那会儿春芽能顶用” “多个人总是好的,你一个人出门在外,你叫家里几个孩子不担心”顾应全道,“算了,算了,还是我陪你去,反正好些事都是明瑞在跑,他现在能干呢,要他去,我留着,反而不好。” 杨氏见他坚持,也就罢了。 顾冬儿忽然在门口道,“三婶刚才来了,说叫爹跟娘去那儿呢,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商量,人都在。” 杨氏心里咯噔一声,生怕又是说大女儿的婚事。 可又一想,顾老爷子上回生了气,说不管了,这才没隔多久,应该不会又要给大女儿配什么人,再说,也不会叫上一大家子。 她连忙同顾应全去了。 顾春芽想菜单想的脑袋发胀,这里的条件有限,很多好吃的东西做不出来,她得一一挑选,便放了毛笔走出来,正好瞧见他们二人出门。 “爹跟娘去哪儿呢”她好奇的问。 “爷爷跟奶叫着去的,说有什么事儿相商,反正人都去了。” 顾春芽眉头一拧。 “咱们也去看看。” 顾冬儿摇头道,“我这还得看着灶呢,骨头汤差不多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