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马家丫头开秤了 (第1/2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马家丫头开秤了 一边收稻,一边收茧子,老马家如火如荼地忙了起来。 还不等苏京那些茧商赶至上家唐码头,甄‘肥’‘肥’就已开了秤。从村里请了几个机灵的小工,帮称称茧子抬抬货什么的。 在这之前,甄‘肥’‘肥’也曾做过葛藤丝的生意。凭其良好的信誉和为人厚道,在这一带也积攒了些名气,有点好名声。 有些信得过马家丫头的****,当天就将茧子卖给了甄‘肥’‘肥’。也有一部分****持观望的态度,待那苏京的商人前来收货,两\厢一对比,终于不再迟疑,将货卖给了甄‘肥’‘肥’。 前一天,甄‘肥’‘肥’便让老人将存在上家唐的银子取了来,并且兑换成了碎银。一小包碎银摆在案上,甄‘肥’‘肥’好似坐堂郎中安坐在桌后,等着人送货上‘门’。 甄‘肥’‘肥’收货很有一套,对茧质有极其‘精’准的把握。这收茧子就好比大夫给病人看病,望闻问切,可一道都不能少。 一革篓茧子送来,甄‘肥’‘肥’首先就是看这茧子的白度和个头,茧子白净、个头大者为佳。看完了,接下来就是‘摸’了,蚕茧是‘潮’是干,干度如何一‘摸’便知。若是‘摸’不出来,就得问问这茧中的蚕宝宝自个儿了。 但见甄‘肥’‘肥’伸出三只手指,钳着一颗茧子,轻轻地放在耳边摇了摇。茧子若干了,里面的蚕就会化成蛹,摇起来有声响。茧子干‘潮’与否,一摇就见分晓。 茧子收下后,由小工送至屋子最头那间房放好,等货足了,一起烘成干茧。 第一天坐在家中收茧。上‘门’的人虽不少,可总归有限。第二天甄‘肥’‘肥’便改变了策略,决定带着两个人上‘门’收茧。 甄‘肥’‘肥’为人厚道,办事干脆,价钱给的合理,加上嘴又甜,一下子就赢得了不少大婶们的好感。有时候到了一户人家,碰上茧子没摘的或是可以摘却还没摘的,就带着两个小工帮着人家一起摘茧子。 人多力量大,一两张蚕种‘花’上个把两个时辰就摘完了。人家乐得轻松。少摘点茧子省点工夫不说,也免得挑着大担小担的胆子跑到上家唐,跟那些脾气大得死人的老板老板娘讨价还价。 再说甄‘肥’‘肥’给出的价,上家唐的那些人怕是还给不到这个数,不卖的人就是傻子了。 一传十十传百,没过两天附近几个村子都知道马家丫头在收茧子,干脆也不去上家唐了,直接就将货送到了老马家来。 有时候甄‘肥’‘肥’不在家。就让老人代收。老人学东西上手很快,甄‘肥’‘肥’只教了他几次就掌握了要领。不过唯一不足的,就是老人太吝惜钱财了,一‘门’心思想替她省钱让她多赚点,在斤两和文把钱上常常和****们闹得不愉快。 所以甄‘肥’‘肥’每次出‘门’前都不忘提醒老人,老人也晓得自个儿的问题。满嘴答应。但到了人家送货上‘门’的时候又总是控制不住,‘毛’‘毛’在的时候还能帮着提醒一下。要是不在去了‘私’塾,也由得他自个儿了。 当然,老人这么做也并不能说他错。毕竟蚕茧生意差价并不大。还总是喜欢赊秤,要是不拐别人点秤或是扫扫尾子。想要赚点钱还真不容易。 不过打从她做生意的第一天起,就不想靠着这些法子赚钱。并不仅仅是因为什么所谓的原则。也是因为她清楚地明白这样做只能挣点小钱,绝不会‘弄’到什么大钱,‘弄’得过火了只会招人反感。 只有将生意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经过加工提高差价,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开拓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渠道,才是挣钱之道。 ****们渐渐‘摸’清了老马家的这一老一小,知道小的比老的出手要大方,所以总是挑着马家丫头在的时候来。就算甄‘肥’‘肥’出去收货了,等也要等着她回来才说卖货的事。 不过这马家丫头虽然比马老三出手大方,但为人实在太过‘精’明,眼睛比晚上的猫还要利,两只手就像是灵活的铁钳。藏在革篓中间几个个头小的坏茧子,也能被她三两下于谈笑风生中不动声‘色’地‘摸’出来。 心有戚戚焉,那些想趁着量多浑水‘摸’鱼的****们便将心思打到了老人身上,想着吃点小亏,将次货一起卖了得了。哪晓得这马老三眼力没她闺‘女’好使,收货的水平也没她‘女’儿那么高,可人家‘性’子慢、有的是工夫,做么事都一副不疾不徐的样子。 一革篓茧子到了他手里,慢慢翻慢慢‘摸’,‘摸’完了还学着他闺‘女’慢慢摇。从上一直看到下,有时干脆将货倒下来瞧,这么个‘弄’法,次货藏在哪儿还不都得被他挨着顺儿的翻出来? 后来****们总算是明白了,这马家的一老一小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有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