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素手拨星_第四章 帝都的考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帝都的考试 (第2/2页)

,快步上楼了。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在自助式餐厅,看到了她。

    想来她还是成功了吧。

    终于还是到了考试这一天。

    一共有三场,初试复试三试。

    考试这天,不能化妆。素素只觉得走去学校的路上,一片阴风灿灿。用手指摸摸小脸,幸好她的长相是属于清丽型的,浓妆艳抹反而不好看。

    将来的同学们已经井然有序地等待在候考室中,一试是朗诵,要求自己准备题材。虽然说是朗诵,可是需要背诵的。

    素素坐在教室里,很多人的面前都摊着一张纸,显然还在做最后的准备。

    素素安泰地坐着,沉静的。

    “俞素素——”突然叫到她的名字。

    她浑身一颤,准备好了吗?

    进入考场,面前坐着三位考官。

    素素深呼吸了一下,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大声说:“老师好。”

    素净的少女让三位考官的眼前突然亮了一下,不施脂粉,却很亲和,有感染力的笑容。像路边的小花,青青的刚刚萌芽的叶子,充满让人接近的感觉。

    “俞素素吧,你好,第一试是朗诵,准备开始了。”中间的女老师忍不住放柔了声音。

    素素清清喉咙:“我准备的是屈原的《离sao》。”

    教室里,静声。

    只有少女的声音,缓缓地响起。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这是《离sao》的第一段,作为非高中课本必修文,人们通常将其忽略。但是一般演绎的时候,此段必读的了然正气,慷慨陈词。

    《离sao》通篇,如果从屈原写作这首诗篇的时间、内容及其所欲达成的目的来分析,他是在遭受小人谗陷,被楚怀王冷淡、疏远之际撰写的,是要写给楚怀王听的,意思是“我内心很挣扎,不得重用,便想回老家干活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屈原用“离sao”作为篇名,取意为“陈述自己躁动不安的心情”。

    而这第一段屈原在《离sao》开篇第一句就自述自己的出身高贵“帝高阳之苗裔兮”,这里的高阳指太昊、少昊。我们知道,屈原出身楚国的少数民族巴族,巴族的祖先为太昊、少昊;与楚王、楚人、楚国贵族的祖先颛顼相比,少昊曾孺帝颛顼,事见《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因此,屈原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楚王和楚国的贵族,你们不要瞧不起我,我的祖先比你们的祖先更高贵。屈原再述自己出生在虎年虎月虎日的大吉日子(巴人崇尚虎),天赋聪慧、重视自身修养、志向高远,以及只争朝夕、变法图强、敢为天下先的政治抱负“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素素在朗诵的时候,突出的是他的哀愁。先抑后扬,再激昂长叹。

    《离sao》我国古典文学中最早最长的抒情诗。

    那抒情诗的表达不一定要咆哮,慷慨,这一段,虽然屈原表明自己的出生高贵,但并不能改变他不被重用的事实。出生的高贵和不能一展长才的现状让矛盾更加突出。

    素素表现地委婉哀怨,却不失骄傲。表现比较新颖,也有自己想法,又不显突兀。

    众评委相互看了眼,还是中间的女老师提问:“俞素素,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选这篇?”

    因为不管是今年还是往年,选毛主席的诗《沁园春.雪》都是最多的,然后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离sao》偶尔会有,但是不是第一段。

    “因为我希望能够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并且通过这个平台一展抱负。”回答的很中规中矩,这却倒是素素内心真实的想法。

    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再有天赋也只是野狐禅。

    “好,那你回去准备复试吧。”女老师微笑着摆摆手,让她过了。

    素素退出去的时候,隐约听到老师在里面讨论,这孩子还挺不错的。她忍不住勾勾嘴角,偷笑了一下,得到表扬了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