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7 姐弟联合,医术无敌 (第1/3页)
已改过来 倪超轻轻一笑,两个手指继续把玩着白玉瓷碗,笑道:“在下量信阳侯必不敢抓在下。你们且去告诉他,他不怕他所做的坏事遭泄露,就请随意抓。” 倪超认定了杨明曦不敢。 果然,杨明曦在听闻这话之后,竟是让手下们都退下去了,不要再去惹事。 “看来这个敢勾引朱青妍的男人,是倪超无疑了。”杨明曦恨得拳头捏成一团,差点要将手指给捏碎了,“倪超,本侯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杨明曦决定,先缓缓这事,等过了这阵势头,趁倪超没有防备之时,一举将他拿下。 “娘娘,外面的雨停了。”侍女推开朱红色的窗户,一阵清新扑鼻而来。窗外的树叶,在雨水的滋润下,鲜嫩滴。 “难得这么好的空气,你陪我出去走走吧。”谢贵妃心中惦记着自己亲生所种的夏荷,她披上外,便走出了门。 细心的侍女也紧紧地跟了上去,还不忘随手拿了一把纸伞。初夏的天气,这雨是来去不定的。 越过一片竹林,一池清澈的湖水跃然纸上,湖边的石榴树上,红花锦簇。 谢贵妃站在湖边,微微闭上眼睛,尽地呼吸着这雨后清新的空气。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燃。”谢贵妃望着一池的荷叶,轻声吟诗道。 “娘娘好意境。”侍女也不免被谢贵妃的诗句所感染。 池中的嫩荷初长成,小怜人,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 谢贵妃挽起裙摆,想池边又走近了一步。她很想摸摸这些自己亲生所种的荷叶。 “娘娘。您慢点,小心路滑。”侍女见谢贵妃这举动,不免担心地提醒着她。 谢贵妃拉住一片荷叶,轻轻一摇,荷叶上的水珠如珍珠般滚落到谢贵妃的手掌心。 “好美!”谢贵妃不自地赞叹着。 正当谢贵妃想伸手去拉另外一片荷叶的时候,忽然脚下一滑,整个人摔倒在了池边。 “娘娘,你没事吧。”侍女见娘娘摔倒,惊慌失措,急忙将谢贵妃扶起来。 “没事、没事。”谢贵妃刚说完这话,便突然眉头一皱,站立不稳。一下子扑到在侍女上。 “娘娘,你的脚?”侍女看出谢贵妃脚上受伤了,便更紧紧地扶住她。 “我的脚扭伤了,你先把我扶回去吧。”谢贵妃咬着嘴唇说。 侍女不敢大意,安排谢贵妃躺下后。便急忙请来了林太医。 “林太医,我家小姐的脚扭伤了。”侍女站在一边,焦急地说。 林太医也看到了,谢贵妃右脚的脚踝,明显的红肿着。 “想必是扭伤了脚踝,在上静养几天。就没事了。”林太医语气温和地安慰谢贵妃。 “要几天呢?”谢贵妃神紧张地问林太医,过几娘家有亲戚要来看她,她可不能躺在上迎接他们。 “最好养一个月的时间吧。这样可以养的好些。”对这种病,林太医还是比较保守的。毕竟是皇上的宠妃,万一治出个什么意外,可就不好收拾了。 “一个月也太久了吧。”谢贵妃显然想早点好,她现在甚至后悔为什么自己那么不小心了。 念兮知道。依林太医的医术,的确是要一个月。如果她行医,根本三天内必可好。 不过,她知道林太医不喜欢有人抢走了他的风头,便也不说什么,只静立一边。 “不用一个月的。”跟着林太医一起来的朱世显突然开口讲话了。 “小孩子,不要乱讲话。”林太医急忙打断朱世显,“这里可不是太医院!” “你是谁?”谢贵妃好奇地问朱世显,“你也会治病?” “回娘娘,我叫倪越,我有把握让娘娘七内痊愈。”朱世显一脸坚定地说。 “七,你确定?”谢贵妃刚还紧蹙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 “倪越,不要放肆。”林太医的脸上闪过一丝愤怒,自己的学生,说话怎么可以这么狂妄。 “是的,我确定。”朱世显微笑地对谢贵妃说。 而在一边静静旁观的念兮,眼见朱世显竟在谢贵妃面前,毛遂自荐,虽然也暗自为他捏了一把汗,可她对朱世显的医术是有把握的。谢贵妃这种小伤,绝对不在他的话下。 所以,竟也不出声拦阻他。 林太医不满地看了念兮一眼,朱世显是个新人,不懂事,难道,念兮也不懂事吗?这可真是胡闹,万一看出不好来,看念兮如何收场。 “好的,那就让你来治疗本宫的脚伤。”谢贵妃见朱世显有这等魄力,也想试试他的医术。 当朱世显小的时候,曾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他父亲的照看下,当时,他的脚伤就只花了五天的时间。 “去拿一桶冰块过来。”朱世显对边的侍女说:“将冰块用布包好,敷在谢贵妃的脚踝上。” 侍女疑惑地看着谢贵妃,谢贵妃对侍女说:“去拿冰块,一切照办。” 虽然时值初夏,但湿冷的冰块,还是让谢贵妃全颤抖了一下。 第二一早,朱世显跟念兮便来到谢贵妃 “娘娘,请您忍着点,”朱世显向谢贵妃解释说:“娘娘您已扭伤脚踝,血溢脉外,故局部红肿疼痛明显。此时,用冰块冰敷,可让血脉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镇痛。” 谢贵妃咬着牙点点头,为了早康复,冰敷就算不得什么了。 冰敷患处的做法,林太医也曾在古籍中见过。可自己并没有在学堂中教过这个内容,怎么朱世显也会呢?”他虽然生气,但对朱世显也有了更多的好奇。 “用冰块敷患处一个时辰后,便可以取掉。”朱世显对边上的侍女说:“但晚上就寝的时候。需要将娘娘的脚垫高。” “为何要将我的脚垫高?”谢贵妃好奇地问。 朱世显缓缓地解释说:“人体血脉,从口发出,流贯全。脚踝离口最远,血液回流最慢。如不垫高,恐怕明更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